现在的中国人道德沦丧 中国人的道德是怎样“炼”成的(上)



 很显然,中国既然有部《道德经》,那么中国人几千年来所倡导的道德,应该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尽管人们一般认为,儒家思想才是中国人的正统思想,似乎中国人的道德观都是从儒家来的。然而,这是偏面的。事实上,老子可以算得上是孔子的老师。据说,老子比孔子大20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载,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听了老子一席话后,孔子盛赞老子是一条龙!(“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同时,老子、孔子思想,不管后来有多少分歧,但是肯定均来源于《易经》。孔子读《易经》,首先是读懂了一个“中”字,因为儒家倡导“中庸之道”,这是尽人皆知的;而老子也尚“中”,认为说一千,道一万,作为常人,机关算尽;作为统治者,政令烦苛,都不如守定一个“中”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见《道德经·五章》)。而这个“中”正是从“一阴一阳之谓道”体悟而来的。简单地说,因为一阴一阳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所以最好是守定一个“中”。因此,老子、孔子的祖师爷,都是我们现在都还不能确定为何许人的《易经》的作者。通读《道德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深受着《易经》哲学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中国人的道德观,必须从《易经》里先找到一些理论基据,然后才能从老子的《道德经》里去理清中国人修炼道德的踪迹,去看看中国人的道德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有人说,要研究老子,要研究《道德经》,必须进入“老子状态”,这是很有见地的。依我看来,所谓进入“老子状态”,就是不仅要进入他所处的时代,更应该进入他的思维状态,他的逻辑状态,然后才能准确解读老子及其思想。老子写《道德经》是处于一种怎样的逻辑状态呢?因为老子显然深受《易经》哲学的影响,所以,看懂老子以及老子的逻辑,就必须从《易经》说起。

  简单地说,我们认为,《易经》就是“运动经”,就是讲一阴一阳对立统一、互推互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易经》这个“易”就有变易、变化等意思。《易经》总体上认为,万事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息地运动,是因为内部蕴藏着错综复杂的力,且不管这里边的力是如何的种类繁多,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抽象为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两股力。这种抽象有好多人可能不同意。现代人承认事物内部蕴含着对立统一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是不太愿意承认和接受中国古人所说的阴阳也是一种“矛盾”。对于中国古人所讲的阴阳,抱迷信态度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一些人认为讲阴阳就是讲迷信,却实在不敢苟同。中国古人所讲的阴阳显然是一门哲学;然而,一旦我们说古人讲阴阳是在讲哲学,有些人便会评论说,古人所讲的阴阳,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为“朴素”的,也就是“原始”的、“粗糙”的,所以过时了。

  如果我们能放下一点现代主义自昂的架子,客观些,再平心静气点,我们就可以发现,讲阴阳还是有讲阴阳的一些优点的。表现为:中国古人讲阴阳,譬如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把有无、大小、高下、多少、远近、厚薄、轻重、静躁、黑白、寒热、歙张、壮老、正反、生死、美丑、善恶、强弱、利害、祸福、荣辱、智愚、兴废、进退、是非、巧拙、辩讷、公私、难易、柔刚、贵贱、贫富、治乱等,统统纳入了阴阳的思维和语言框架内。这说明,阴阳这个思维框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可以无限地拓展和延伸,只要你愿意去填空。这样,就可以帮助那些勤于思考的人,通过不断地去填充这个框架而展开有效的思维。实际上,阴、阳均只是个符号。诗人吴晓认为,几千年来,人类创造了多种形式的符号,最基本的符号有两类:一类是“推理性”符号,这是“直接表征抽象意义”的符号;另一类是“表象性”符号,这是“表征具象意义”的符号。前者是一般语言符号,后者则是艺术符号。阴、阳从符号形式来说,当然是属于前者;然而,由于它的强大的再生能力,似乎又使它成为了一种艺术符号,一个“艺术的空框”。吴晓进一步指出,“艺术的‘空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诗人讲求清空、剔除质实的一种艺术结构。在这种结构里,诗人不仅以自身情感的丰富性、普遍性来涵盖读者,而且提供一个开阔的空间,接纳读者对情感的填充、替换。这是一种高度概括与简化的意象组合而形成的结构,是具有极大再生能力的灵动的情感空间场。”[1]由此看来,阴、阳正是对事物内对立统一的“矛”与“盾”的性质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这就使得“阴阳”比“矛盾”具有更大的“再生能力”,进而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思维艺术的“空框”。老子在《道德经》里正是依凭这个思维框架,“艺术”地展开他的思维和逻辑的,你还不能不承认他做得很好。以上就算是中国古人讲阴阳的第一大优点。

  第二大优点则在于,正是因为阴阳这个“空筐”比矛盾这个空框更大,更富有包容性,具有更强的再生能力,所以,用这个“空筐”讲起辩证法来,也就显得更灵便。因而,也就更有利于进行“辩证法”的教育。因为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一些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存在的“矛盾”,来展开前面所说的辩证思考,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些实例来讲解什么叫“辩证”,什么叫“对立统一”等问题。这显然不象我们现在,大体上只是通过“矛”与“盾”来讲解“矛盾”。

  第三个优点则更为重要。正是因为阴阳这个思维框架,是可以通过活生生的生活实例来感知的,并且一“阴”一“阳”,是对事物内部矛盾性的更高层次的概括,所以,在我们看来,显然要比矛盾更富“质感”。而正是因为这种“质感”更强,所以,能够使中国古人比较顺利地进入“有”与“无”的思考和探索。根据中国古人的思维,既然“阴阳”是明显地可感知,甚至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是有“质感”的,因此,显然就是一种“有”的状态。进一步,既然宇宙万物在“有”后包涵着一阴一阳,那么,这两样东西又从何而来?或者说,没有这两样东西之前,这个宇宙又是什么样的?中国古人肯定是在苦思冥想了不知其多少年,大体上是在无法理解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情形下,便推出了“无”这么个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无”的意念和意境。在我们看来,“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意念或意境,有了这个“无”,中国自然哲学思想和艺术创造等便由此开启,并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在世界文明史上早熟的民族之一。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所能体验最美的事,便是无法理解的事,它激发出好奇心,它是所有真正艺术与科学的来源。”[2]中国古圣人有了“无”这个概念,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长河中,就不知激发了多少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的好奇心。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孔子读《易经》,读懂了一个“中”字,那么老子读《易经》则正是读懂了一个“无”字。据统计,《道德经》全文共有5298字,总用不同的汉字数792字,其中“无”字的出现频率为100次,位居第7位。出现频率居于前6位的是:“之”(248次)、“不”(238次)、“以”(164次)、“其”(139次)、“而”(117次)、“为”(114次),这些字几乎全是虚词或者是起过虚词作用,而“无”出现时却基本上都起着实词作用,大多有空灵、静虚等意思。由此可以见得老子对于“无”的推崇。

  从前述关于《易经》讲阴阳的三大优点来看,中国古人讲阴阳,不仅使中国文化早熟地进入了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而且五千年来,对于激发中国人的思考力、创造力,实际上起到了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作用。尽管《易经》在后人的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一些江湖术士用来算命等以糊口度日,但这不是《易经》的错。正如一把锋利的匕手,在善良人的手里至多是用来自卫,而在恶人手中却成为了凶器。但这不是匕手的错,也不是造匕手的人的错。在中国历史上,学习《易经》,并且运用得好的人很多,我们不能因为那些用错了的人,而把《易经》哲学思想予以否定。显然,我们在下面还要继续讲到的老子,就是一位对于《易经》活学活用得相当成功的一位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我们总算大体上是有了“无”这么一个概念。有了这么一个概念或者是意念后,我们其实就可以从容地跟着周敦颐来解读《易经》这一部“运动经”了。他在《廉溪集·太极图说》是这样描述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万象的最初始、最极点,即“无极”处就是一种“无”的状态。——本质上,是因为实在没有更好的字或词来描述这种状态。“无”中生“有”后,那最初的“有”便是一种“太极”状态;“太极”便是一种最初始的“有”。问题在于,“无”的状态虽然可以不管它,然则对于“有”可实在不能马虎了事,再掉以轻心。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即使“无”可以生“有”,那么,“有”之后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因为万事、万物、万象“有”之后便开始动了起来,所以,这个“有”内就必然蕴藏着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两股力之类的东西;也正因为有了这两股力,才导致了万事万物万象的不息运动。(“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见周敦颐《廉溪集·太极图说》)所以《易经》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宇宙万象“无”中生“有”后,这个“有”内就有“一阴一阳”的有机互动,这就是“道”(即规律);宇宙万象也必然遵循一阴一阳这一条对立统一的“道”。天下人都要走的路就是“道”,“道”就是道路,也就是“规律”。[3]

  老子的确是深受《易经》的影响的。《道德经》中的“道”字就出现了75次,用字频率高居全书第13位,他所讲的“道”,正是《易经》里所讲的“道”。可惜,他在《道德经》的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等章节中,把“道”解释得恍恍惚惚、玄之又玄。其实,无非就是在说,这是一条大家都应该要走的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道”。什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什么“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天地之根”,什么“惚兮恍兮,恍兮惚兮”,这些在《道德经》中“恍”来“惚”去的“道”,就都是指从无中生有,从无极而至太极,宇宙万物所必然要走的一阴一阳对立统一地有机互动的“道”。

  只是在二十五章、四十二章中,他对“道”的解释才显得思路清楚些,也符合“老子逻辑”。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一些人可能一下又被这里的话搞糊涂了。其实,所谓“道生一”,意思是这世间所有的道道,都是从这“一”里边生出来的。所以,这里的“一”首先可以理解为就是“道”,就是“规律”。在三十九章中说,天地自然万物懂得这个“一”并依照这个“一”,即“规律”行事,所以能五谷丰登,生生不息;有机社会的人事,如果能懂得这个“一”,并依照这个“一”,即“规律”行事,同样也会安泰平宁,走上正途。如反其道而行,不依照规律行事,天会崩,地会裂,万物也会寂灭,社会就会纷乱。(“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我们不禁要说,既然“道”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道”应该可以非常骄傲,可以四处炫耀,甚至可以去招摇撞骗嘛,可是“道”并不是这样,它滋养万物,润物无声,无声无息,在老子看来是一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东西,就好象是“无”一样。“道”或者说是“规律”这个东西,是靠人去发现的。你发现了,知道它在起着作用;你没有发现它,它同样会默默地奉献它的作用。你颂扬它,它在起作用;你不颂扬它甚至反对它、诬蔑它,它也无誉无悔地起着它应有的作用。所以,这里的“一”虽然是“道”,也可以理解为是“无”。“道”就是“一”,“一”就是“无”,这就叫“道生一”。

  何谓“一生二”?首先,“一生二”不是指一分为二,而是指曾仁强他们说的“一内涵二”的意思。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分水岭。老子所说的“一生二”,是指宇宙万象“无”中生“有”后,必然内涵有机互动的“一阴一阳”这两样东西。何谓“有机互动”?是指“阴”与“阳”不可能阴是阴,阳是阳截然分开的,它们是有机交融在一起的,这才叫做有机互动。要不然,如若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就不是东方文化,而是西方文化了。这可是很关键的。没有搞懂,请先别往下看。

  何谓“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一阴一阳这两样东西经过有机互动后会生出第三样新的东西,这一样新东西,陈国庆、张爱东认为是“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4]。这个见解是非常精当的。在老子看来,宇宙从一生二的“有”后,在“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中,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统一体”,这便是第三样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紧接着,宇宙既然能够从“无”中生出“有”后,再生出一个“新的统一体”,那就是说,“生”终于开始了!只要我们还没有能力对宇宙实行“计划生育”,它当然还会紧接着“生”,并且还会放开“生”,于是便会生成万物。这就叫“二生三,三生万物”。[5]宇宙万物正是在一阴一阳这两样东西的有机互动中,遵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而演生的。因为这是一种“规律”,自然界要遵守,人同样也应该遵守。所以,老子在二十章中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道要效法地道,地道要效法天道,天道就是自然之道。说到底,在老子看来,人道要效法自然之道。于是,他在二十一章明确指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意思是圣人大“德”,从“道”中体悟而来的,所以也必然遵循“道”的规律。老子也正是用这句话给“道德经”破题的。即认为遵循了“道”去为人处事便会有“德”,所以把“道”与“德”合称之为“道德”,并把他的书,命名为《道德经》。而自然之道就是一阴一阳这条道,就是无中生有这条道。这条道到底好在哪里呢?这条“道”又是怎样“炼”出“德”来的呢?这正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道德经》中,老子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至少“炼”出了五“炉”道德。下文分述之:

  第一“炉”道德:虚静空灵清纯如婴

  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首先坚信这样一点,即“有生于无”。在四十章,他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无”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老子在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在第十二章则生动地说明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以及“无”的重要功用。他说,由三十根木条支撑一个车毂,只有车毂中间是空虚,即“无”,才能让车轮转动,才能发挥出三十根木条以及车与毂等的作用;陶土制作的器具,只有器具中心是空虚的,即“无”,才能发挥出器具的作用;建造房屋时,必须凿出门窗,有门窗这样的空虚部分,即“无”,房子才能发挥它的居住功能。所以,老子认为,马车、器具、房子这些都是人们所追逐的“有”之利,却往往忽略了“无”所发挥的那种“有”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如果把“无”再引申一下,则可以理解为是一张白纸,一汪静湖,一片未开恳的处女地。因为,相对于宇宙自然来说,在“有”后就会有阴与阳的不息互动;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在“有”后就会有善与恶等的不息纷争。所以,老子非常崇尚“无”得如一张白纸的状态。而且,在老子看来,人之初之性,在“人性”的“无”中生“有”前,同样是既非善亦非恶,而是“无”,是白纸。所以,他非常崇尚“婴”、“孩”、“朴”、“素”“赤子”等接近于“无”和虚空、质朴的境界。他在二十章说,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们兴高采烈,就象是去参加盛宴,又如同春天里登高眺美景,而我却独宁静淡泊,无动于衷,混混沌沌,懵懵懂懂,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在四十九章又说,天下人都专注耳目声色,精明强干,而圣人却纯朴得象个孩童(“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在十九章说,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装腔作势的装饰品,反而会使人心为物役,所有这些对于整治这个纷乱的病态的社会是无效的,还不如让世俗的人回归到象没有染过色的丝(即“素”),如没有雕琢过的木(即“朴”)的状态,使人保持自然本真,象个婴儿般,少私寡欲,才能免于忧患。崇尚“无”,这就是老子的“绝学”。懂得这门绝学,就可以“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正是因为“无”的这种重要功用,在五十五章,他干脆就将道德涵养浑厚的人,比作如“无”状态的初生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样,在“无”的引领下,我们的老子就“炼”出了第一“炉”道德:静虚空灵,清纯如婴。

  第二炉道德:中正立身,柔以致胜

  天下万事、万物、万象都是从“无”中生“有”的。这个“有”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道德经》中这个“有”字出现了82次,出现频率在792个总用字中位居第12位,出现频率几可与“无”字相比,是很高的。可见老子对这个“有”字也是很钟爱的。老子在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宇宙万“有”中的一阴一阳总是背负在一起、拥抱在一块,不分不离的。阴阳二气相交感、相激相荡,有机互动后,将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因为“有”是“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一章》),而万物在“有”后总是“负阴而抱阳”的,就人事而言,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说,“事实上,人在道德上是善恶并存的:善恶面对面地存在于人‘最初场境’(primaryscene)的中心。”[6]推而广之,万事、万物、万象总是善恶并存的,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总是永恒地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的,也即是并立、并行、并存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见《道德经·二章》)。面对万事、万物、万象“负阴抱阳”、善恶并存的状况,老子提出了三个对策:一是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二章、五十七章》);二是认为“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要“以正治国”(《道德经·五十七章》);三是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五章》)。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前述三点,那就是说,圣人要效法“道”的精神,中正立身,无事弗为,则“无不治矣”(《道德经·三章》)。如果进入老子逻辑,他大抵上是这样推理的:万事万物都是负阴抱阳和谐有机的统一体,所以遵循“道”的规律运行着的任一个“活”的有机系统,最好是不用人力去干预,这就叫“万物作而弗始”(《道德经·二章》)。这个“始”有开端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万物都处于过程之中,遵循它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所以人最好是不要对万物的运行指指点点,指东道西,给它人为生造一个新的开端,人为地予以干预。这是其一;其二,由于“道”生万物时,“功成而弗居”,“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道”所拥有的“玄德”(《道德经·二章、十章》)。“玄德”就是玄妙深邃的道德。在六十五章中又指出,“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里的“反”,可以理解为反朴归真的“反”。因为,老子这里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过程之中,所以纷纷纭纭,林林总总。如果做到“与物反矣”,即对运动着的万物进行追本溯源,就可以看出,“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道”,是“道”对万事万物在起着作用。“道”的最大美德就是“功成而弗居”,即“道”生万物,而不自居其功。(《道德经·三十七章》)圣人效法道的“玄德”就是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样,就可以“至大顺”。所以三十七章继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就是“无为”的功能和作用。老子所说的“无为”,目的在于要“无不为”,而绝不是“无所作为”。这是必须纠正的。《道德经》中“无为”二字出现了13次,他所说的“无为”,都是要通过“无为”而达致“无不为”的目的。现代人把老子的“无为”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任一个有机系统,当处于不断增强的环路,且遇到“成长上限”时,最拙劣的办法,就是尝试努力推动这个增强的环路,希望其继续成长。当你这样做时,“起初你确实看到改善,因此想要以相同的方式做得更多,因为它的效果这么好。当改善的速度慢下来,你会更加努力地去改善。但渐渐的,你愈是用力推动你所熟悉的做法,调节环路的反作用愈是强烈,使你的努力愈是徒劳无功。到了最后,最常有的反应是放弃他们原来的目标。”[7]因此,对待一个不断成长着的有机系统,最好的办法就是“无为”。如果一定要有所作为,要加以干预,那也要谨慎,要在调节环路上做做文章,因为圣吉指出,此时的“杠杆解”在调节环路,必须在调节环路上找出并改善那些限制成长的各种因素。这就好比人体这个有机系统,当一个人从婴儿开始,不断成长,成长到一定时期,也即指成年了,你再无论怎样推动其继续成长,都是不可能的。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对自身这个有机系统进行精心调养,也就是在人体的各种调节环路上,细心呵护保养,你才有可能贻养天年,得以善终。即使处于成长阶段,也必须遵循人类成长的规律,不能拨苗助长。这其实正是“无为”思想的一种运用。老子所说的无为是指遵循“道”的“无为”,在“道”面前的不妄作。有人或许会说,在调节环路中,不是也在有所作为吗?要知道,调节环路中不是去推动系统成长,而是要削弱限制成长的因素,这实际上是“用柔”思想的一种体现,我们下文再来谈这个问题。

 现在的中国人道德沦丧 中国人的道德是怎样“炼”成的(上)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总体上认为,万事万物作为一种有机系统,都是负阴而抱阳、善恶并存的。如若人为地加以干预,往往要么偏左,要么偏右,所以不如效法道生万物“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学习道生万物“功成而弗居”的玄妙德性。由于老子深怕人们还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又指出要居“正”,要“守中”。不偏不倚叫“正”,也叫“中”。不中则不正,不正也就不中。所以“中”与“正”,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道德经》里,“正”字出现7次,“中”字只出现1次。但这并不是说,老子对中与正不重视,而是因为,中与正的思想,在老子的思想里,都让“无为”的意思表达了。——这也正是我们在这里讲中、正之前,必须先把“无为”的思想讲清楚的原因。要知道,在老子看来,为人处事,一旦“有为”,就可能要么偏左,要么偏右,做到既中又正其实很难,所以不如“无为”。也只有“无为”,才有可能做到不偏不倚的中且正。无为也是一种清虚静定的修养境界,因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所以在第五章中进一步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四十五章中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显然是在强调“以正治国”的前提下,才敢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大话(见《道德经·五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如果能做到清虚静定,中正立身,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达致无为而治,当然能使“治大国如烹小鲜”。

  因为纷纷纭纭的人事系统中,做到中且正的确很难。所以老子在二十章中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唯唯诺诺与阿臾奉承之间,能有多少区别?美善与丑恶之间,能有多少距离?在负阴抱阳、善恶并存的人事系统中,美与丑,善与恶,吉与凶之间其实都没多少间隔,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道德经·五十八章》),祸与福都是值得畏惧的。要在这些对立统一的运作系统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确很困难。于是,老子认为,要用“柔”,这也正是《周易》里的观点。如果我们把“右”理解为柔弱的一面,那么,老子的意思是,面对负阴抱阳、善恶并存的人事系统,不妨偏右些。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反动的思想。就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领域而言,或许可以这么认为,然而,就为人处世来说,偏右些,特别是大家都偏右些,显然有利于人事系统的和谐稳定。所以,老子在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善恶各有所报,所以,不如用显示柔弱的办法来运用“道”对我们的启示。柔弱之所以能够胜刚强,是基于于两个原因:一是用刚不用柔,往往会导致亢进、过火,很可能会导致恶的结果和不可收拾的局面,也不利于人事系统的和谐稳定;二是由于至柔则至刚。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四十三章》)。关于柔的功用,老子还想到了“水”。在第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因为“用柔”有这两大好处,所以老子在三十六章中明确指出“柔弱胜刚强”,在七十六章中坚定地认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在五十二章中指出“守柔曰强”。

  归结起来说,老子认为,在负阴抱阳、善恶并存的人事有机系统里,为人处世必须做到中正立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达致无为而治的目标;做到用柔不用刚,才既有利于自身不至于处事过火、妄作亢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立身中正,柔以致胜,这就是老子炼出的第二炉道德。

  第三炉道德:上善若水,不争无忧

  老子在提出“用柔”思想时,联想到了“水”。所以,在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这里,“水”就成为了“善”,甚至是“上善”的象征。由此推之,在老子看来,如“水”一般地“用柔”,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永立不败的有效措施,也是一种美德。那么“水”有什么美德呢?在第八章中,他描述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的美德就在于,她滋养万物,润物无声,又甘居于最低洼、最肮脏、最不显眼的处所,富有“不争之德”(《道德经·六十八章》)。水的美德也是“道”的象征。在老子看来,得“道”者若水,富有“水”的美德,为“上善”。也即是说,老子的“道”在这里又炼成了“水”。一个人知“道”愈深,“水”性愈强。“水”性不仅富有“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德,即富有“不争之德”;而且,“水”性以其“无以易之”的品质,成为“柔以致胜”的法宝。由此看来,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绝不是随意说说的,实际上既是一种工具理性,也是一种价值理性,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就此而论,老子实际上已很好地回答了康德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我所能知者为何?我所应为者为何?我所可期望者为何?[8]老子所砺练的道德就既是思辨的,也是实践的。亦即老子已将一个人安身立命所需的德性修养,内在于实践之中。这就使得他所倡导的道德,在理论上富有思辨性,在实践上富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种德性,正是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在利益”,也即是内在于实践的。[9]如此看来,我所能知者为何?当然是“道”。知“道”愈深,愈能遵道而行,愈知得“道”若“水”,坚守似“水”柔性,永葆“水”的“不争之德”。

  我所应为者为何?当然是应该在处世上坚守“用柔”原则,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道德经·八章》)。我能期待什么?富有“不争之德”的“水”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六十六章》),就既能实现“柔以致胜”的理想目标,又能因为“不争”而“无忧”。因此,老子所阐述并倡导的道德,就既是本体论的,亦是方法论的,是“本体—方法论”的。[10]如果这个宇宙物质世界是不息地运动的,且是由时空阴阳的相长相消、互基互推作为原动力的,那么,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一种宇宙本体论的;就方法论言,遵道而行就必须“用柔”,如若凡事亢进妄作,“强梁”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道德经·四十二章》)。

  在康德看来,他所提出的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纯为思辨”的,第二个问题是“纯为实践”的,也即在他看来,思辨与实践、理性与存在是有明显距离的,是相分离的。第三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延伸,即“我如为我所应为者,则所期望者为何?”康德认为,人类的一切期望皆在“幸福”而已。而幸福有两种:一种是经验的、后天的:“吾人如欲到达幸福则应为何事”,也即经验劝告我们,要达致某种幸福你应该如何去做;一种是先天的、纯粹理性的:“吾人为具有享此幸福之价值起见,必须如何行动”,也即,要达致某种幸福你就必须如何去做。在康德看来,这种幸福价值完全是先天规定的,是没有理由的,这是一种“绝对命令”。然而,在老子的逻辑里,所谓“先天”的,肯定是“无”的;康德对“无”缺乏研究,当然摸不到“有”的脉络。在我们看来,天下有其事无其理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经验还不足,智力还不够,还不足以顺利进入康德所谓的“纯粹理性”之范围。世界本无所谓超越一切经验之上的纯粹理性存在。康德的思辨与实践、理性与存在、身(生)与心的二元分裂主义,是绝对悟不到“一阴一阳”之“道”的,所以也绝对提不出“用柔”原则。在老子看来,“用柔”才是一种“绝对命令”。他在六十八章中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在七十三章中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两章所谈论的都是“柔”的妙用,是“配天之极”的妙用,而用“刚”、走“亢”,使天下没有“不敢”为、不该做的事,那是“天之所恶”,虽然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绝对命令”。

  再进一步说,我们还可以发现,老子所谓的“无忧”,实际上也是康德意义上的“幸福”。而康德所说的幸福,乃是满足人的一切愿望,“就愿望之杂多而言,扩大的满足之,就愿望之程度而言,则增强的满足之,就愿望之延续而言,则历久的满足之”,总之,是要实现一种“足值幸福”。由此看来,如果我们把幸福区分为积极的幸福与消极的幸福,那么,康德所追求的幸福,是一种积极的、企图追求“足值”的幸福;而老子所强调的“不争无忧”,以让代争,则是一种“消极”的幸福。“无忧”之所以是一种幸福,是因为无忧就能做到心气平和、清虚安宁,这正是道家修炼所期望达致的境界。因此,这种“消极”并非就是不好的、反动的、必须批判的。很多时候,不奢求“足值幸福”,不妄作亢进,惟图心之所安,不失为安身立命之本。这也正是老子所传教的绝学。我们认为,老子所说的“绝学无忧”,正由此而发。

  上善若水,不争无忧,正是老子练出的第三炉道德。

  第四炉道德:知几察微,宠辱若惊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四十二章》),一阴一阳始终处于相长相消、互基互推的不息运动和变易之中,不是阴胜阳,就是阳胜阴。就人事而言,“冲气以为和”的和谐境界,是很难达致的。所以,阴与阳、吉与凶、祸与福等是始终值得畏惧的。于是,老子认为除了“用柔”、“不争”以外,还有一个对治的策略就是要善于知几察微。“几”即几微,即事物显示出来的细微变化趋势或倾向等,犹如说“苗头”,即现代人所说的“苗头性”倾向。所以要善于察知苗头,知几察微,以不断提高自我的决策和应变能力。这一层意思,老子在《道德经·六十四章》里讲得非常透彻。他说:谋于未兆,动于脆微,作于未有,治于未乱,这是上策。这就好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于察知苗头,勤于知几察微,才能在阴阳吉凶不息的运动中始终握主动权。老子还指出,不仅要慎微、慎几、慎始,而且要慎终。因为人事往往在快成功时,功亏一篑,“常于几成而败之”,所以,必须“慎终如始”,才能“无败事”(“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从知几察微,慎终如始这一层意思,再往前推一步,那就是要做到“宠辱若惊”。因为,得“宠”一般处于人事终极态,也即是做了某些为别人所称道的事后才得到的;受“辱”则显然是某种苗头性倾向。从慎终如始的角度看,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都是值得警惕的。因为受辱若惊,这是理应察知,一般人也是能够察知的;而受宠若惊,则是非常人所能察明。所以老子特别强调了受宠若惊这一点:“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道德经·十三章》)。无论“宠”与“辱”,无论“终”与“始”,就为人处世、安身立命而言,都必须学会知几察微。老子认为这就叫“见小曰明”(《道德经·五十二章》)。从“简单思维”的角度看,任何一件“小”事、简单的事,都是阴阳规则支撑下产生的必然与唯一,所以学会以“小”见大,这是明智、知“道”的体现,而知几察微,宠辱若惊,也一种“本体—方法论”的德性历练,即既是一种实用的处世规则,也是一种道德律令。如若不然,则无异于自取其辱,自惹其祸,自成其败。

  知几察微,宠辱若惊,正是老子炼出的第四炉道德。

  第五炉道德:天道无亲,大同秉公

  我们说过,在老子看来,“道”有着巨大的作用。“道”本可以非常骄傲,可以四处炫耀的,但是“道”并不是这样,它滋养万物,润物无声,无声无息,在老子看来是一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东西,就好象是“无”一样。“道”或者说是“规律”这个东西,是靠人去发现的。你发现了,知道它在起着作用;你没有发现它,它同样会默默地奉献它的作用。你颂扬它,它在起作用;你不颂扬它甚至反对它、诬蔑它,它也无怨无悔地起着它应有的作用。由此观之,“道”至少有三大德性:一是“至誉无誉”(《道德经·三十九章》)。意思是因为“道”太值得人们赞誉了,以至于不知道如何去赞誉,或者甚至是看上去不值得去赞誉。然而,“道”却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它的作用。“道”在这里扮演着康德“最高善之理想”。康德认为,理性并不知道,即并不能解释,当你做能使你成为“足值幸福者”之事,能不能让你真的获得幸福。亦即“所谓‘幸福之期望’与‘锐意致力自身足值幸福’二者间之必然的联结,不能由理性知之。”只有当“最完善之道德意志”与“最高福祉”联成一体,联结成一种理念,使“幸福”与“道德(即足值幸福)”有精密关系,只有在此前提下,最高善才能实现。这既是世界一切幸福的原因,也是一种“最高善之理想”。理性仅在“本源”的最高善之理想中,才能发现二者间联结的根据。也即在理性范围内(而不在最高善的理想中),你为你所应为,即行道德(足值幸福)之事,并不能保证你就能获得幸福,更不必说是“足值幸福”。所以人们行道德之事,最终或者说是在最本源上只能听命于道德世界的“绝对命令”。而道德世界是一个“未来世界”,在“感官世界”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康德最终求助于“神”与“来生”。[11]这种理性与存在、心与身(生)的二元分裂主义,在老子逻辑以及中国自然哲学里是绝不会出现的。中国哲学中,天人都合一了,更不必说理性与存在、心与身(生)的合一。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便是最好的明证。所以在中国哲学里,处处可见“抱一”之范式:仁智合一、知性合一、性命合一、心性合一、理气合一、理事合一、有无合一。[12]老子认为,“道”以“一”生万事万物,“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三十九章》)。所以,只要遵道而行,就不仅能读懂万物,也能磨练出“道”的德性。老子的“道”(即康德的“理性”)与“德”(即康德的“存在”与“足值幸福”)也是合一的,所以名之为“道德”。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说:万事万物的“道”与“德”不仅是合一的,而且“道”与“德”的尊贵正在于,她们都“常自然”,而且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道”的“玄德”,即玄妙的道德。康德是怎么也悟不出“道”本身就有“德”这个“道”理的。现在我们可以说,老子的“道”正是康德“最高善之理想”,它“常自然”地发生着作用,是“至誉无誉”的东西。而这正是道的“玄德”之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的第二大德性是:“公”而“无亲”。在老子看来,“道”以“一”生万物,不仅无怨无悔,而且是非常公正、公平、公开的。这一点是怎么悟出来的呢?老子在《道德经·十六章》中说:当你把心灵修练到极其空灵清虚的境界,并坚守淡泊宁静的生活,这时你再去观察纷纷纭纭、杂乱繁多的万物,你或许就可以反观回溯到万物的根本。这就叫“万物静观皆自得”。你将“得”到什么呢?你将体悟到万物的“根本”,是某种“常”规在起着作用,这个“常”就是“道”。你懂得了“道”,就会变得明白且智慧起来,你就不会轻举妄作。——那是很凶险的事。同时,由于“道”对万物都公平地发挥它的作用,是不会搞亲亲疏疏的,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五章》)。意思是,从某种角度看,天地和圣人是最没有“仁”德的,因为他把万物都当成了古时候祭祀时,用干草扎成的无血无肉的狗,即“刍狗”,不用便抛弃掉。这里指的是天地与圣人都遵道而行,把万事万物都当作没有情感的东西,也绝不对万事万物发生情感,也即不搞亲疏远近,始终一视同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道德经·七十九章》)。这从另一个角度看,天道是最宽容、最大度、最公“道”的。所以天“道”富有最健全的人格魅力,人若具有这样健全的道德与人格魅力,那么,即使陷于绝境,也就不会有危险了。《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中国古人所构想的“大同”社会。这里明确提出,他们所构想的“大同”社会,是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体悟而来的,也即是从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体悟而来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见《道德经·十六章》)。

  “道”的第三大德性是:玄同秉公。“玄同”不是《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大同”。“大同”是从“天道无亲”体悟而来的社会理想;“玄同”则是一种德性修养,虽然其终极目标也是要实现社会“大同”的理想,但是,如没有“玄同”这样一种德性修养,“大同”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老子在五十六章中很好阐述了这一点。他说:有智慧的圣人,也即得“道”之人,会如天道一样,默默无声地去发挥他的作用,而不会到处玄耀自已的作为,也不会到处去说自己得了“道”,反而会表现出自己对“道”的“无知”。习得“道”的精神,就闭塞内心欲念的门户,收敛身上欲拭的锋锐,解开心中纷乱的心魔,和合身上四射的光芒,变得似乎与尘俗常人一般,这就是玄妙的“同”的境界。习得“道”的精神,达到了“玄同”的境界,就不会搞亲亲疏疏,不会患得患失,不会欺贫爱富,以贵凌贱,一句话,就会超越亲疏、利害、得失、贵贱的世俗范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越,才使得“道”之人能成为普天下最值得推崇的“贵人”。因此,“玄同”是一种同于尘俗又超于尘俗的玄妙境界,“同”是为了不“同”,不“同”是为了“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玄同”思想正是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思想的最好注脚。只有小人才为了“同”而“同”,甚至明明“不和”、内心又没有一颗博大的宽容心,也表现出“同”;君子或者说圣人的“同”是为了“和”,即便面对不“同”者,也表现出宽容与大度,公“道”与和合。这样自然就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而这“和而不同”的世界就是一个“大同”世界,所以,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五十五章》),又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道德经·四十一章》)。显然,正是因为这一翻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听懂和神会的,所以老子干脆说这就叫“玄同”。所以老子的“玄同”境界,实际上正是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的境界,而“和而不同”境界又正是“大同”的境界。

  那么,“玄同”的境界又如何去修炼呢?那就要学习“天道无亲”、公而忘私的精神,超越世俗的亲疏、远近、利害、得失、贵贱等。大家都这样修练到“玄同”的境界,那么“和而不同”的“大同”世界才能真正实现。问题在于,人们往往难以习得天道精神,难以超越世道人情,特别是当人们进入公共领域时,更是如此,所以本文把“玄同”与“秉公”合在一起,意谓当我们进入公共领域,处理公共事务时,更需要“玄同”这样一种修养境界。

  天道无亲,玄同秉公,这就是老子炼出的第五炉道德。

  --------------------------------------------------------------------------------

  [1]吴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第195页。

  [2]转引自《第五项修炼》第328页。

  [3]关于这些道理的详细解说,请参见《与霍金对话——中国自然哲学之于新宇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陈国庆、张爱东注评:《道德经》,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5]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给我一粒霍金等新物理学家们所说光量子,我就可以给你创造一个宇宙!这一粒光量子,就是老子所说的“一”。

  [6]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第12页。

  [7]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第109页。

  [8]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4-555页。

  [9]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10]成中英认为:孔子解释并阐明人类的存在是本体—方法论的,而康德的理解方法是理性—方法论的。见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1]“最完善之道德意志与最高福祉在其中联结之一种智力之理念,乃世界中一切幸福之原因,在幸福与道德(足值幸福)有精密关系之限度内,我名之为最高善之理想。故理性仅在本源最高善之理想中,能发见引申的最高善之二要素(按即道德与幸福)间之联结根据(此种联结自实践的观点言之,乃必然的)——此种根据乃直悟的即道德世界之根据。今因理性必然的迫使吾人表现为属于此种道德世界,而感官所呈现于吾人者只为一现象世界,故吾人必须假定道德世界乃吾人在感官世界(其中并未展示价值与幸福间之联结)中行为之结果,因而道德世界之在吾人,成为一未来世界。由此观之,‘神’及‘来生’乃两种基本设想,依据纯粹理性之原理,此两种基本设想与此同一理性所加于吾人之责任,实不可分离。”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557-558页。

  [12]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5177.html

更多阅读

概念营销:整肠生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承认药品是特殊商品,我们承认药品要靠疗效说话,也承认药企需要肩负良好的使命,但一个良好的愿望和实现这个良好的愿望之间,必须靠一种叫做‘营销’的哲学和行为才会有结果。”《医药经理人》常务副社长谭勇在主持“2009年十大医药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6

 时 间:2010年8月7日地 点: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主 题: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主 讲 人:鲍鹏山非常高兴能够在这儿和大家做个交流,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的人,这也是有一点在意料之外。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他那个文章

科比图片 科比是怎样炼成的?经典!《转》 科比经典比赛录像

科比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科比?答案不会也不应该只有一个。球迷把他尊称为乔丹之后的新一代神,但这位“大神”毕竟也是从凡夫俗子的肉眼凡胎基础上得以升华而修炼成的。到底,科比是怎样炼成的?血和伤,或许是帮助他升华的最好良方。1、2008

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最近与剧作家李先生交谈关于电影剧本创作的有关问题时,李先生问我看过黄晖的《编剧攻略》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应该看一看,他的讲座有很多内容对你会有启示的。黄晖是著名编剧,“恰同学少年”与“血

转载 国网邱县供电公司《标杆是怎样炼成的》 邱县政府网

原文地址:国网邱县供电公司《标杆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新柳细絮羡芳华客户心中有标尺,我们服务在实处——记国网邱县供电公司《标杆是怎样炼成的》近期,国家电网公司印发文件,发布今年同业对标标杆县供电企业和乡镇供电所,国网河北邱县供

声明:《现在的中国人道德沦丧 中国人的道德是怎样“炼”成的(上)》为网友清风可相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