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时间来,笔者经常打开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浏览一些文章和意见,从中可以总结一些特点,其中主要就是以指导思想为主,并反映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指明许多经济行为的危害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重要的影响,以及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问题的认知来改变不合理经济行为,敦促地方各政府,以及社会各单位就解决实际问题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以引导和规范。 至于在网站中收集许多来自地方各界的建议性文章中过多见到的词语就是加快、扩大、完善、大力、进一步、强化、稳步、均衡、有序、深入调研、认真、务必等等,让人感觉到就象喊口号一般。遗憾的就是没有一篇能让人看得清楚的可操作性程序理论来作为逻辑推理的文章。比如中央创导经济体制改革,但没有交给各地方区域一个有效改革的程序指引,那么中央不断的呼吁改革,地方区域也照样在附和,但结果改没改谁也不知道,谁也看不见。
比如说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怎样调整,以怎样的模式进行模仿,至今仍然是一个迷。没有具体的模式进行模拟,谁都会感到无处下手、无所适从。换了几个人、撤了几个人的职也是改革,不断的中饱私囊、监守自盗、贪污腐败也是在改革,地方各单位负责人为了显示政绩工程,也就一个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的创导了改革、改革取得了丰硕的经验、改革很成功“等等鼓吹个不停,而事实上还是老模老样。 在网站中,有很多带有建议性的文章,遗憾的就是各种建议大多建立在尚未成熟的条件上面,从而缺乏可操作性。 例如在《保护生态环境须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一文中,言及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必须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文中提到:“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林草植被的依赖。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和薪炭林等替代能源,改善生活能源结构,降低对薪柴和林草植被的依赖。据调查,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可解决四口之家的生活用能,平均每年可节约2.5吨左右的薪柴,相当于保护3-4亩林地免遭砍伐。特别要通过把农作物秸杆过腹增值、发展沼气后转变为肥料,解决生活用能,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养殖业和庭院经济发展。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开发农村新型取暖方式,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据调查,改造后的省柴灶、省柴炕均可节省薪柴40%左右”。对于这样的建议缺乏的是什么呢? 第一、“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林草植被的依赖”一言中就缺乏怎样来“调整能源结构”,这是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不具备,那么后面“降低对林草植被的依赖”的设想就是空想。
第二、“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和薪炭林等替代能源,改善生活能源结构,降低对薪柴和林草植被的依赖”一言中就缺乏怎样来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的过程。这也是前提条件,作为建言者,必须将假设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有效条件上面,这个有效条件还未成立,也就是说“因地制宜的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的条件还未能成熟,就设想可以“降低对薪柴和林草植被的依赖”,显然又是一个失败的假设。
第三、“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可解决四口之家的生活用能,平均每年可节约2.5吨左右的薪柴,相当于保护3-4亩林地免遭砍伐”一言中,我们可以相信6-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以解决四口自家的生活用能,问题在于6-8立方米的沼气池需要老百姓多少钱去搞?对于“太阳能、风能”,老百姓是否拥有这方面的技术,是否具有这方面的经济能力?这就是前提条件,如果老百姓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修建沼气池、以及太阳能、风能的技术和设备,那么这一假设又是失败的。 第四、“特别要通过把农作物秸杆过腹增值、发展沼气后转变为肥料,解决生活用能,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养殖业和庭院经济发展。据调查,改造后的省柴灶、省柴炕均可节省薪柴40%左右”这一言,这是后话,前面的各项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后面联想得再好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五、“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开发农村新型取暖方式,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一言中,就缺乏由谁来推广节能技术?如果是地方政府的话,那么地方政府可否具有这样的推广条件?如果是老百姓自己推广的话,那么老百姓是否具备推广的条件? 不难看出,现在太多的人总是把各种建议和假设建立在尚未成熟的条件上面,完全缺乏可操作性,那么事实将会证明每一次缺乏成熟条件的改革都是失败的。例如张维迎教授说,“假设前面有一座桥,我就会走过去”,对于这种逻辑,我觉得近似于幻想,这同写武侠小说的作者没有本质区别,他的这种逻辑已经完全脱离了各种现实条件,不与理会眼前的、脚下的遍地地雷,想闭上眼睛走过去,不难想像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结果。 还有网上评论的张维迎教授的拍脑袋主义:“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因为学费太低”。开始的时候许多网友没领会过来,就开始谩骂,随后看了后面的解释,才感觉到是误会了。后面的解释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低学费的办法实际上补贴的是富人,而不是补给穷人。那我们把学费适当地提高,然后规定学费多少比例必须用于助学金,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随后,许多网友通过琢磨,发现这一假设不成立,就封了个“拍脑袋主义”的代号送给了张维迎教授。 对于张维迎教授的这种建议,我的看法是完全脱离了现实条件的假设。 第一、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的话,那么富人的子女马上会变质,他们甚至装得比穷人更穷,因为在富人的身上没有挂上“我是富人”的牌子,其结果可能会出现所有的学生都是穷人学生,都需要助学金赞助而得不偿失。 第二、在贪污腐败、监守自盗、中饱私囊严重的社会里,谁能保证助学金能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的帮助穷人? 第三、首先交纳“高学费”是否一事动人?如果是,那么穷人学生就只能打道回府了,因为穷人学生无法交纳“高学费”,那么就连领取助学金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四、富人的标准是什么?多少家底才能称得上富人?是不是要教师们首先当侦探、进行暗访,或者是动员公安进行配合,把每一个学生的背景摸清楚? 第五、谁对学生背景摸底的成本埋单?可否还是来自“高学费”?摸底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可否会高过“高学费”? 以上仅仅五条,就足以否定张维迎教授的假设,我不知道,现在许多经济学家的假设怎么总是无条件的,如果真正的去实现“高学费”主义,那么等待我们的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帮到穷人,反而成为许多人的免费午餐。中国的改革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实际上就是每一次的改革都缺乏必要的条件因素,并且会导致每一次改革的效果都是适得其反。国企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笔者今天写下这篇文章的用意在于,希望每一个建言献策者在建言的前提下,留多一点时间考虑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