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许多悖论,用普通分析方法无法解释清楚,让许多经济学家,外国投行的经济学家、分析师大跌眼镜,每每预测都会出现偏差。现在,国民经济依旧火车轰隆隆,快步向前。我想,他可以称得上是“有中国特色”的增长,令无数人看得透彻。
1,200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182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长9.9%。但经济总量的提升,并没有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总收入的同等提升。200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实际分别比上年增长9.6%、6.2%,均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而农民纯收入增幅甚至回落0.6个百分点。城乡贫富差距,比去年又有所扩大。
其它研究机构的另一组数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中国在2000年的人均财富为9387美元,仅为同期美国的2%。这不得不让人升起疑问: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国民财富增加没有体现出来,大部分的财富到哪里去?
2,目前,中国内部贫富不均,两极差距日益扩大;而经济高速增长,但消费不足,去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消费率一降再降,去年只有45%。在去年对外实现双顺差,特别是外贸顺差高达110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达百分值六七十,对外依存度高企的情况下,内需不足又成为矛头所指。可是,同期国内消费零售总额近年来保持着增幅超过12%,远高于同期GDP8%~9%的经济增长速度。
3,“十一五”计划至今,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已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并且,多年税收增长超过20%,去年更是增收超过5000亿,但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案,总是作出赤字3000亿的预算,而超收部分使用方向不明。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公共品提供严重匮乏,医疗市场改革失败,社保基金连年亏空,后继补充严重不足,对城市公共建设尚且投入不足,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投入更加不足,农村至今无法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4,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许多人看来,是民营企业的急速发展推动的,还有外商投资企业,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不断地扩大,可见,他们应该是获利不小的。
它们凭借巨大的低成本优势,制造财富,这些低成本优势建立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基础上。但另一边,这些财富并没有体现出来,而工人、农民工只领着低工资,这事现金流向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造成富者恒富,弱者积贫积弱,形成隐性富翁。
5,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在年增长20%以上的高位运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银行收紧银根,控制信贷规模,而银行存款的持续增加,造成银行“存贷差”一直扩大,达到9。2万亿,银行资金苦无出路,再加上高达8000亿外汇储备造成近7万亿的外汇占款,导致货币政策无法施展,传导机制不灵。面对如此多的货币,银行又不得不贷,资金运用不佳,进退维谷。国家还要拼命引进外资,企业拼命往海外去上市,“走出去”投资变成“走出去”要投资。
6,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国家综合国力已提升至全球第三,但人均收入与国家财富增长不成比例,而在资本市场,股市无法成为经济的“晴雨表”无法反映经济增长状况,无法与之形成正相关联动,反而是负相关。而这中间大量的“财富差”为谁所获得?值得深究!国家没有强大资本市场,没有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企业却依旧“快活”,值得深思!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统计数据,今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0.9%,与1月份的1.9%相比,大幅滑落了1个百分点。这也结束了2005年9月份以来CPI逐月递增的态势。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
2月份CPI增速开始走低,甚至突破了此前2003年9月CPI增速为1.0%的最低水平,创近30个月的新低,也似乎为“中国经济通缩论”提供了最新依据。自去年8月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月度增幅一直在下降。2月份PPI比去年同月上涨3%,为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月度增幅。
这种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给许多人以期待,可是,这中间又充满无数变数,不确定性。以上这种经济增长的表面现象,表现出许多悖论,令人担忧的是,在深层次内部,经济、政治等的矛盾交互作用,为发展添上阴影。
愿中国经济一路走好!
作于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