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至本月中旬飙升迅猛,纽约价格突破46美元/桶,创下20年来最高纪录,已近世人瞩目的50美元/桶这一“不可思议”价格!专家预测,油价将在一段时间内高位徘徊,因造成油价高涨的因素如供求矛盾、市场投机炒作、造成“风险溢价”的恐怖活动等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如果高价延至冬季,欧美发达国家的采暖用油会增加需求,价格更难回落。此外,涨价造成的不安全感等心理因素也会助长油价攀升。因此有人认为,油价高涨趋势大有酿成一场新世纪石油危机的可能。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需求一直呈现不断增长势头,且1/3靠进口。供需缺口增大和油价波动,势必对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及时谋划和实施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首先,从近期看,必须尽快建设完善的原油期货市场。石油危机总的表现是供求关系的尖锐冲突,面对这种庞大战略资源的供求矛盾,应建立起能够及时反映国际市场变化且能应对其偶然性、投机性并具可预见性的价格机制,以分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而这种价格机制运行的最佳平台,则非期货市场莫属。不少人抱怨国际石油期货及其涨价中的投机因素,认为投机行为扭曲了正常的供求关系。但客观地看,石油作为攸关国运民生的特殊商品,其自由交易市场难免是国际投机商插手渔利的领域;从期货交易本身来说,价值和诱惑力恰在于其投机性。因此我们应把市场中的投机作为制定对策的正常变数考虑,其应对之策就是要建设和培育完善的期货市场。拥有期货市场,油价才能通过公开透明的竞价机制形成,才会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免遭国际投机资本的 “愚弄”和“欺骗”,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其次,应不失时机地加大能源领域体制改革。有许多体制弊端,在市场平和时期往往难于显露并下决心加以改革,而市场风波反倒带来化解矛盾冲突的难得机遇。石化企业应抓住时机加快结构调整,改变炼厂多、装置多、规模小、能耗大、成本高的资源浪费局面,提高炼油产业集中度,形成经济规模,提高竞争力。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大集团,在深化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无论是政府或企业,都可把那些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危机带来的机遇中解决,“以毒攻毒”,变坏事为好事。从国家层面看,应认真研究和总结多次石油危机以及近期油价飚升不下的原因和经验,探讨更加合理有效的能源管理模式,同时尽快制订国家战略储备方案并着手实施。
第三,在世纪之初的和平发展时期,应加快国内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减少进口依赖。据专家测算,2005和2010年我国原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8和3.28亿吨,而同期国内产量将只有1.6-1.8亿吨;2010和2020年,我国原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5-3.8亿吨和4.8-5.2亿吨,而同期国内产量将只有1.7-1.9亿吨和1.8-2.0亿吨。因此未来15年中,我国原油产量与需求之间差距会继续拉大。如不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和开发力度,则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此外,政府也应力所能及地提供相应经济、政治和外交条件,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进行勘探、开发和生产,积极利用国外资源,采取多元化石油进口战略,分散进口过分集中于一地、一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第四,大力加强能源替代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油价高涨为其他替代能源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因此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先进可再生能源,逐步形成结构多元、优化的局面。有专家建议,未来20年中国应将节能提到基本国策高度,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这是深谋远虑的好倡议,有赖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企业到消费者达成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风气,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方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和长期的能源紧张局面,确保石油支撑的经济部门和生活领域能够平稳地运转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