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是发现新机会,掌控新技术与驾御新市场的能力。
智造是一种自信与超乎寻常的专注。智造就是要夺取行业话语权的并获得品牌的高附加值。
当太多的头颅过热的钟情于快速获利的机会的时候,商业文明的进化往往比自然的进化更难于健康发展。
曾几何时,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满足于贴牌代工做“世界工厂”;曾几何时,中国的许多企业满足于用廉价的成本与价格去撬开世界市场;曾几何时,中国的许多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长期停留在“微笑曲线”的谷底。
MADE IN CHINA被蒙上了廉价与低端影子,变得不那么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自豪。事实上,低端、无序、缺乏核心技术与现代商业智慧的盲目制造只能让更多的人与企业陷入微利低价的同制化竞争泥沼。
许多企业拥挤在制造的小路上,一些昔日名优公司风光不在,甚至相继死掉。而关于多元化、关于国际化的争吵,更是让许多企业与企业领导者失去方向与感觉,显然,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单纯依靠“制造”的路并不好走。
但新世纪的中国显然不会停止其前进的步伐,一部分眼光、胆识、智慧与魄力独到的企业与企业家,依靠新技术,捕捉新市场,并整合行业资源,在新的环境中摄取行业的高利润区。中国的企业正在由“制造向智造”转化。
从研发不被人看好的移动固话,到将小灵通用户接近一个亿,吴鹰与UT斯达康用了8年。吴鹰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坦言:“当初我也没有想到小灵通可以做到这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论内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从进军数字医疗在市场上击退日立、东芝,到联手飞利浦与GE和西门子抗衡,刘积仁与东软用了6年。“中国缺油、缺森林、缺水、缺富铁矿,就是不缺人,过去企业总是在拼人的体力劳动,但今天的中国拥有大量的高级人才,我们的最大资源就是人才资源,人是产业的主导,是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能动因素,我们必须用智慧去劳动,用智慧去创造的企业现在与未来。”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积仁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说,“东软正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人才资源的优势,去创造我们的核心技术实现高附加值的智造。”
从第一个U盘上市到打败三星、不让联想,冯军与华旗将U盘作到世界第一只用了两年。冯军认为“华旗是凭借着企业的“六赢理念”与“国际象棋加大炮”的战术智取了世界U盘市场。
仿佛看一场拼搏竟胜的比赛,我们对强身与“强心”的需求同等重要。在一个更尊重经济发展与商业智慧、更理性与更追求现实利益的时代,我们似乎依然不能没有智慧溢涌的激情、不能没有信念燃烧的梦想。
在为这些“智造者”喝彩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拥有绝对资本实力与人才实力的中国IT“巨人与旗手”们为什么偏偏在“智造中国”这样一个重大的话题前集体失语?或许正是因为“智造者”既没有并吞IBM PC业务那样足以让世人惊骇的实力,也没有某种政策层面的壁垒,不甘心被逼到“微笑的谷底”,才不得不专注于对新机会的发现,对新技术的掌控,对新市场的驾御。实实在在地用他们的科技智慧与商业智慧创造中国的硬品牌。事实上,才能只有“智造者”才能商战中呼风唤雨,那些庞大的“ 制造巨人”根本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他们永远是市场上没有安全感的被动者。
智造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成功企业都具备的素质,是企业良好发展的核心保障。智造就是发现新机会,掌握新技术与驾御新市场的能力,是一种自信与超乎寻常的专注,是别人能探讨但永远无法企及的核心竞争力,智造就是要夺取行业话语权的并获得品牌的高附加值。
或许,我们今天还无法估量“智造”对于中国的价值与意义,“智造”在成就一个又一个高速增长的企业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亮点。中国企业需要“智造”,今日的中国更需要“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