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华社杭州2004年9月27日电,浙江省产品出口进入国际贸易争端多发期,其中技术贸易壁垒是最大的障碍。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浙江省至少有1/3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遭遇国外技术贸易壁垒限制,直接影响产品出口额高达200多亿元,相当于去年该省出口额的6%,超过反倾销涉案金额180亿元。据了解,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采用率高达80%以上,且产品主要集中在动物源性食品、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三大领域。在动物源性食品方面,早在2002年日本等国就制定了冷冻蔬菜入境农药残留检验目录,提高进口农产品和水产品的检验标准。这使浙江省冷冻蔬菜和水产品出口量下降30%。同年4月,欧盟以“抗生素超标”为由,对我国出口蜂蜜进行强制检测,继而美国、日本、加拿大纷纷效法,导致浙江省蜂蜜出口报价从以前的900美元/吨降至600美元/吨。2003年欧盟发布禁令要求自今年起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我国的有60余种,浙江省占22种。在机电产品方面,2003年2月欧盟以“保护环境、保护健康”为由,发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这两项《指令》规定了十类产品的电压新标准,并禁止销售含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的电器电子产品,同时生产者必须承担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费用。这必然给浙江省产品向欧盟出口造成阻力,仅宁波地区受影响企业就高达500多家,涉及年销售产品80多亿元。明年欧美国家将取消纺织进口配额,但占全国行业出口额70%左右的浙江省纺织服装将面临“绿色技术壁垒”。为保护本地区产业,欧盟去年颁布《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和《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预示着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必须进行注册、评估和检测。专家预测,今后技术贸易壁垒将成为欧美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药物,要想进入美国市场,必须通过FDA的严格检验,而我国中药的药效真正按科学标准进行测试的较少,主要是靠口碑和传统来延续。由于美国医药界只强调严格的科学鉴定,因而对中药基本上持怀疑态度。1991年FDA提出估计约有700-1l00种中药具有不安全性,1992年宣布了20种含有毒素的亚洲成药,1994年宣布了一批中药中含有禁控成分,1996年列出100多种“受到管制的中草药”。可见,仅对美国的中药出口我们就已大受限制。对其它国家的中药出口也差不多。我国中药出口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以后,就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甚至徘徊不前(表1)。
表1 1950年—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表(单位:万美元)
三、2003年6月10日《国际商报》发布的商务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170多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5.2%。而2000年相关数字分别为66%、25%和110亿美元。其中,食品土畜产受损最为严重,近90%的食品土畜类出口企业受限,损失约90亿美元,具体表现为禽肉类产品出口下降32.9%,畜产品出口下降4.1%,蜂蜜出口下降16.7%;67.4%的轻工企业、64.7%的机电企业受到了影响,受损额分别为4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另外,有70.6%的医保企业、67.2%的纺织企业和60.1%的五矿化工企业受到了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贸易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2)欧盟、美国、日本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所占比例达95%。其中欧盟所占份额最大,为41%;日本和美国分别占30%和24%。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并有不断调高技术要求的趋势。(3)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困难是什么?36%的企业认为是“信息不灵”,38%的企业认为主要是“缺乏可以达到对方指标要求的解决方案”,37%的企业称“资金短缺阻碍了技术改造和获得国际认证”。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原料供应企业、加工企业、出口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间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实现全程控制,造成出口产品质量不稳定。
以上资料告诉我们,技术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简称TBT)已经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