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唐朝中期身系唐朝安危,功勋卓著的名将,一生为唐朝屡立奇功,对外破吐番、平回纥,对内平定安史之乱与朔方节度使的叛乱,堪称中唐二十多年中最重要的大臣。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功高不震主,善始善终,一生福禄寿具全,同时与忠良和佞臣和平相处的名将。 郭子仪(697年-781年),又称郭令公,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将领,平定安史之乱与诸多乱事,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后封为汾阳王,是唐朝少数以真功绩而获异姓(皇族除外)封王之人。 郭子仪一生除战功彪炳外,其为人处事,也颇多可供学习之处,最为有名的故事之一为: 唐代宗为了拉拢郭子仪,把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郭子仪结为儿女亲家。一日,小两口吵架,公主不把郭子仪放在眼里,郭暧冲口回嘴“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我父亲只是不想做天子!”郭子仪听闻大怒,亲自捆了儿子,向皇帝请罪,希望严惩儿子治罪。唐代宗的表现也不遑多让,表示:“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两口在私房里吵嘴,咱们当亲家的,怎能当真呢!” 另一个值得学习的案例为:郭子仪有一次生病,朝廷百官到郭府探病慰安,郭子仪的家人出来,与来访的官员相见。但是等到一位名叫卢杞的大臣到的时候,郭子仪就把所有的家人屏退。 有人问为何?郭子仪说:“卢杞的相貌丑陋,心地阴险,家人们见到他,可能会笑他。哪天他若是掌权,那么我的家人可能会遭殃。”

后来卢杞果然当上了宰相,当年凡是曾经得罪过他的人,都被报复,只有郭子仪的家人竟然无恙。郭子仪并未因卢杞当时官小而轻视他,同样待之以礼,以致于当卢杞得势后,郭子仪成为少数未与之冲突的大臣之一。 以今日企业管理的观点观之,郭子仪对皇帝(老板)恪守本分,与对卢杞(同事)和睦相处,都是我们可以学习探讨的榜样。相较于历史上动辄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的功臣下场,郭子仪的智慧,值得大家思考学习。虽然不少鸟尽弓藏的案例来自于君主的猜忌,但也不乏功臣行为的欠缺智慧所致。而与卢杞的相处,更是有容乃大、防患于未然的胸襟与远虑。 “功盖天下”很难,因为需要天时、地利,同时加上本身的努力与专业;“善始善终”更难,因为还需要能“兼容并蓄”的人和。二者得兼,更是难上加难,但郭子仪得兼之后的福寿双全,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