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是指一个企业履行自身承诺的意愿与能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未来是否履约,我们不得而知。但其有没有履约能力,我们可通过资信状况来了解;其是否有履约意愿,我们可以通过企业历史的履约记录来了解。因此,信用的基本载体是企业履行承诺的历史记录。具体而言,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内部职工之间相互的信用行为。无论时间与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企业信用中流砥柱的地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拥有良好信用的诚信企业,才会成为长盛不衰、屹立百年的“老字号”。
现代企业信用是指企业能够履行与客户、员工、消费者以及社会约定的职责而取得的信任。企业信用不仅仅是信贷信用,它还包括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信用、服务道德信用、贸易合同信用、内部管理信用、信息信用、卫生环保信用等诸多方面。
企业信用根据企业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信用关系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区分为4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时间差引起的。合作双方往往是一方承诺在先,兑现在后。有了时间差,就存在不履约风险。
第二种类型是不确定性引起的。社会经济现象多数属随机现象,其结果带有不确定性,对合作双方来讲,都存在不履约风险。
第三种类型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合作一方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条件来判断另一方是否可以信任,存在不履约风险。
第四种类型是目标差异引起的。即相关双方因目标差异而导致一方行为的结果达不到另一方要求的最低水平。如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则要求所有利益主体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经济伦理,双方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容易使企业行为的结果达不到社会所要求的最低道德规范和经济伦理水平,对社会而言,企业就是失信。
在市场条件下,企业信用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在商业往来中,企业信用对交易的影响很大,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取得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会比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更高。第二,在银行贷款方面,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就有可能获得比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更多的有利政策,这些政策可能是决定贷款或不贷款,贷款的金额有多大,以及利率不上浮和商业汇票承兑优先权等。第三,在企业投标、赊销过程中,信用状况是对方最终决策的重要指标。信用状况的优劣,在企业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仅仅因企业信用状况的微弱差异,就可能导致失标。在赊销业务中信用状况不同的企业得到的额度完全不同,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赊销额度往往会比信用等级低的同行高出很多。
从信用的内容看,由表及里,包括以下七个层次:
1.宣传信用:企业在广告及宣传中是否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勇于把企业的真实状况予以披露,这是企业信用最浅显的反映,是企业是否具有信用意识或信用意识强弱的表象之一。
2.资金信用:企业的资产状况是企业是否具备信用能力的基础。如果企业仅有信用理念,而没有与其相称的资产以及资产的可流动性做基础,诺守信用只是空谈。
3.合同信用:履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主要是指企业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在事前,企业履行合同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考察其资产状况来了解;而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则主要是通过考察其信用历史--查阅其信用档案来了解。
4.用工及薪酬信用:一般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履约(包括履约意识和履约能力)是指企业对本企业之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合约履行状况。其实,在对内部职工的使用以及薪酬方面是否履约,可以更直接地反映一个企业信用状况。与对外履约相比更进一步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甚至反映企业的运作状态。
5.制度信用:企业内部的制度体系,是企业信用意识的外在载体,是企业信用理念的直接反映,如果在制度方面没有与信用管理、信用控制等相关的条文,该企业的信用状况就值得商榷。
6.理念信用:主要是指企业的相关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间对待信用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态度。制度自身不会发挥效力,即便是有相关的信用制度,还要依靠执行来发挥它的效力,如果制度对企业相关人员特别是企业核心领导层而言,仅仅是给上级、客户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看的挂在墙上的一张纸,那么,这个的企业的承诺不会比那张纸的分量重多少。因此,“有法可依”还要执法必严。
7.信用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软件”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信用理念,进一步决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信用行为,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