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的出路在于:走向结盟



 摘要]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日益严峻的挑战和越来越大的威胁。目前中国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已经过时,对确保国家安全来说,存在着不可靠性甚至危险性。因此必须对目前中国外交政策的方向和重点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自身强大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对外结成更加强大的同盟,是克敌制胜的又一大法宝。对外结盟是外交之上策,独立自主实乃外交之下策。走向结盟,实施对外结盟的和平外交战略,是2 1 世纪中国外交政策的惟一正确方向、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在整个2 1 世纪内,中国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一外交战略。

[ 关键词] 中国外交;出路;走向结盟

〔摘要〕Since the cold war ende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ve happened a series of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change.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fierce gradually.under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e and world multipolarization,China is facing with increasingly rigorous gauntlet and gradually serious threat that comes from within and external.It is already obsolete that the policy of peace diplomacy of maintaining independence and keeping the intiative about China pursues at the moment,exists nonrelibility but so far as to dangerous nature for the state safety.So we must be inprogress weighty strategic regulation for the now direction and stress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elf-powerful is a big Buddhism the sutras of vanquishing the enemy and winning victory.It is another big one tha forming an more powerful alliance externally.Forming an alliance externally is the best plan of foreign policy ,to maintain independence and keep the initiative is indeed a bad plan of it.It was to move towards alliance, to put into effect the strategy of peace diplomacy about alling externally that the only correct direction,root outlet and inevitable selection of China’s policy of diplomacy during 21 century. China throughout should put into effect this one foreign policy strategy undwervingly during whole 21 century.

〔关键词〕C h i n a’ s f o r e i g n p o l i c y ; m o v e t o w a r d s o u t l e t ; a l l i a n c e .

E —m a i l : [email protected]

新中国成立5 0 多年来,外交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虽然也曾有过失误和挫折,但总的来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形象。目前中国已同世界上1 6 0 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和印度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既不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也决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地支持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正义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从过去和现在来看,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从未来角度看则不尽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仅有这一块基石还不能够、也不足以确保中国越过急流险滩,顺利到达彼岸,因为这块基石仅仅代表过去和现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 ,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打造并且铺垫另一块基石,这块基石就是“结盟”,因为它代表未来,只有踏到这块基石上,我们才能顺利登上彼岸,否则我们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因此,走向结盟,实施对外结盟的和平外交战略,便是2 1 世纪中国外交政策的惟一正确方向、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一、新中国的外交脉胳及其特征

纵观新中国的外交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脉胳,这条脉胳弯弯曲曲,有粗有细;从横向看,则是高低起伏,从一个高峰到达另一个高峰。这条脉胳大致上可以分为5 个阶段,①“准同盟”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到2 0 世纪5 0 年代末中苏论战、6 0 年代初中苏“兄弟”关系破裂。新中国虽然不是“华约”的一员,但是新中国与苏联曾经有过一段军事政治同盟关系,在重大问题上都要听“苏联老大哥”的。②相对封闭阶段,即从中苏关系破裂到7 0 年代初中美开展“乒乓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这一阶段,中国在处理国与国(除了苏联)之间的关系上,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划限,既反帝又反修,对苏联和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关闭了大门,从而基本上陷入了孤立的境地。③复苏阶段,即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到1 9 7 9 年。这个阶段,中国外交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复苏走向发展。④大发展阶段,即从实行改革开放到2 0 世纪9 0 年代初。这一阶段,中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⑤调整巩固提高阶段,即从2 0 世纪9 0 年代初到现在。2 0 世纪90 年代初,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失败、“华约”解散,美苏两极对抗的格局被打破;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谋求称霸全球;以大国为主的国际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初露端倪并日趋明朗、逐步发展。中国在这个国际大背景下,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形式不同、内涵各异的伙伴关系,尤其注重与大国的关系并大力加强和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二、中国外交政策评析

从过去和现在来看,新中国的外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中国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未来角度看,这一外交政策却是陈旧的、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落后的、消极的、被动的、不可靠的、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

说它是陈旧的、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落后的,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是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下来、至今仍然坚持的。当今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却依然我行我素,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这是外交思维定势所致,是外交思想不解放的表现,是不合时宜的。我们一定要克服教条主义,不要总认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们没有倡导结盟,中国就不应当、也不能够与别国结盟。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不与他国结盟,是因为毛泽东打了半辈子仗,他是打天下打出来的大英雄、真豪杰、他具有“天胆”、“天才”和“神威”,他敢目空一切,敢不结盟;他自认为没必要结盟,他甚至不屑于与他国结盟;他把美帝、苏修等一切反动派都看作纸老虎,他敢与来犯之敌美国、苏联、印度打仗并战胜了它们。邓小平也敢于不结盟,这是因为他跟随毛泽东打天下几十年,南征北战,胆识过人,他同样不惧怕美国、苏联,甚至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在战略上藐视它们。如今我们还有毛泽东、邓小平那样的大智大勇吗?还敢说美国是纸老虎吗?还敢把美国当作纸老虎吗?1 9 9 9 年5 月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轰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方死亡3 人、伤2 0 多人的惨剧;2 0 0 1 年4 月1 日,美国E P - 3 侦察机撞击我军用飞机,致使我方机毁人亡,并且擅自闯入我领空,降落我军用机场。这两个事件表明,美国已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但是中国却没有进行武力还击,为什么?不就因为中国还不够强大?不就因为中国心慈手软?不就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盟国作后盾?从某种程度或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因为中国弱小和软弱。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受到的国内国际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挑战日益严峻、威胁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尽快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早日实行对外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因为结盟是2 1 世纪谋求和确保国家安全的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说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是消极的、被动的,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安全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不利因素有增无减,但是中国的决策层却还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的局限性,仍然以为它是完全正确的、十分可靠的,仍然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开展外交活动,在外交战略上没有实质性的重大突破。殊不知,从根本上来说,“以不变”是不能、也不可能“应万变”的。

说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是不可靠的、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是因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结盟的大趋势 ,中国仍然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是极不明智的。独立自主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说,独立自主就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就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就是自我孤立、孤军奋战。一个人,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武艺再高强,如果同众多武林高手组成的群体对打,恐怕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如果发展中国家都奉行不结盟政策,那么当某国与北约之类的盟国中的一员发生战争时,必被该盟国群起而攻之,最终必败。美国肯定坚决支持不结盟运动,因为美国最害怕的就是再出现一个与自己势力抗衡的国家特别是再出现一个与北约匹敌的军事同盟。如果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奉行不结盟政策,各自严守中立,那么最终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个击破。

目前中国正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威胁,中国在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中国外交正在走向死胡同,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外交政策并不能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不受侵犯,或者在受到侵犯时能够毫不妥协忍让地对敌国予以还击并打败侵略者,因此中国要生存、要发展、要最大限度地确保国家安全,就必须调整外交政策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走向结盟。

三、结盟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和客观要求

不结盟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前途,这是总结古今中外经验教训得出的惟一正确的结论。

1 、理论依据

关于结盟的理论依据, 我们没必要去马列经典或教科书中引经据典,堆砌一系列的观点和论述;我们只需要重复两句几乎人人皆知的老话就足够了。这两句老话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团结就是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与其他国家结盟的根本目的就是联合自强,共同防务,集体安全,而不针对任何第三国,更不是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结盟是积极主动的、防御性的、攻防兼备的外交政策,它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把本国和其他成员国面临的威胁、危险和受到的侵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换句话说就是,结盟的保险系数要比独立自主的保险系数大得多,对外结盟比独立自主更可靠。在对待结盟问题的认识上,我们不要陷入误区,不要怕任何人说三道四。任何关于一国不应当、也没必要与他国结盟的想法都是幼稚的和愚蠢的。

2 、实践基础

古今中外,国与国之间因结盟而胜利和一国因未与他国结盟而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战国时苏秦游说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合纵”。“合纵”的本质即联盟或结盟。三国时期,孙刘联军齐心协力抵御曹操的大规模进攻,以5 万兵力打败了曹操的2 0 万军队。1 9 5 0 年6 月2 5 日,美国出兵朝鲜,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接着又以武力侵占了中国台湾省。9 月又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中国派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和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3 年,最终迫使美国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打掉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等2 6 个国家建立了强大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打败了以反共同盟为招牌的德、意、日轴心国。

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运用“连横”之计,分化瓦解了六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连横”在形式上是联盟,其本质却是欺骗六国并最终将六国各个消灭。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使大清王朝遭受了巨大损失。伊拉克、南联盟都不与他国结盟,然而结果如何呢?它们分别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遭受了大规模、长时期的狂轰滥炸,伤亡众多,损失惨重。 当年“华约”和北约长期对峙,但谁也不敢对对方轻举妄动,就因为它们都是强大的军事集团,且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综上所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确保国家安全,仅靠本国强大还不够,还必须与他国结盟。美国既是老牌帝国主义,也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军事、政治和科技大国;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但没有解散北约,反而不断加强和扩充北约的实力,成员国不断增加,地盘不断东扩;美国尚且高度重视结盟;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核武库,尚且与白俄罗斯结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仅仅排在世界第七位,国防实力与美、俄相差甚远,有什么理由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而不与他国结盟?美、英、法、德、意、日等国好比虎狼,中国、朝鲜、利比亚、伊拉克、南联盟等国只不过是猫兔;虎狼们尚且懂得团结一致,猫兔们却只知道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猫兔们不也太幼稚、太愚蠢了吗?对国家安全来讲,结盟有百利而无一害。在通往结盟的道路上,中国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没必要管那些强盗们怎么说。

3 、客观要求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天下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战火连绵不断,世界上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美国一直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用4 0 年时间颠覆了苏联和东欧的共产党政权,搞垮了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美国早已开始研制、现在正加紧部署和建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不但挤占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且逐步缩小了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包围圈。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和平演变的最大目标。美国布什新政府将美中关系从克林顿执政时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改变、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美国对台湾出售大批先进武器;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复苏;最近美国又将军事战略重点从欧洲转向东亚。这些都对中国未来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在2 1 世纪初,中国应当走上结盟之路;在整个2 1 世纪里,中国都要坚持对外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军队与国防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内国际日益复杂而严峻的形势所迫。

从国内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存在许多显在的和潜在的风险和威胁。例如:下岗职工增多、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农民负担过重、贫富两极分化加剧、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普遍而且严重,道德失衡、理想信念丧失、拜金主义成风、官僚主义盛行、极少数反动党组织暗中成立并活动、台独、藏独、蒙独、疆独、私有制经济日益发展壮大、金融风险、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制假售假、走私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严重问题。内忧必招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干涉中国内政。

从周边安全形势看,虽然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不存在战争的条件,但是中国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一部分岛屿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些岛屿之争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外之战的直接诱因。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军国主义抬头;日本某些政要野心勃勃,对亚洲各国虎视眈眈;日本不但想称霸亚洲,而且梦想有朝一日称霸全球。印度、俄罗斯一些政要也对中国心存芥蒂。俄、中、日、印等国,谁不想称雄亚洲乃至称雄世界?未来5 0 年内,中国能在综合国力方面超过俄、日、印吗?俄、中、日、印等国竞争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从全球角度讲,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大国之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都是“双刃剑”,既带来良好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美国仍将俄罗期和中国视为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美国建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其矛头直指俄罗斯和中国;除了北约盟国之外,美国与日本、菲律宾、韩国等也属于同盟关系,甚至与中国台湾也是一种盟友关系。苏联鼎盛时期的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然而美国最终对苏联不战而胜。当今中国的综合国力要比苏联鼎盛时期的要小得多,中

国能最终成功地抵御和粉碎美国和平演变的阴谋吗?美国与其盟国和盟友们早已对中国形成了包围之势,中国已经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阵营的重重包围之中。假如有一天中国大陆与台湾发生了战争,美国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管吗?假如现在朝鲜半岛发生了战争,美国再次出兵朝鲜,中国还会、还敢派志愿军抗美援朝吗?假如有一天美国与中国发生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日本、菲律宾、韩国、台湾等同时攻打中国,中国必被打得措手不及,顾还击谁?又有谁会出兵中国并全力支援中国呢?难道中国不会遭受灭顶之灾吗?如果中国等到陷入战争的火海之后、面临失败甚至灭亡的危险时才后悔未早日与他国结盟,那就为时太晚太晚了,那就只有等待失败甚至灭亡的命运了。谁把中国引向失败甚至灭亡,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走向结盟都是惟一正确的方向和必然选择。自身强大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与尽可能多的国家结为强大的同盟,这是克敌制胜的又一大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一个法宝比前一个法宝更重要,威力更大。由此可见,对外结盟确是外交之上策,独立自主实乃外交之下策。

四、结盟对象

确立了结盟战略之后,就要选择结盟对象。与谁结盟呢?选择结盟对象,理所当然要选择那些十分可靠的、与我关系亲密牢固、与其邻国无军事冲突并且与我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伙伴。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鲜、越南、蒙古、古巴以及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可以结为同盟。俄罗斯学术界和政界一些人士就主张俄罗斯与中国结盟。倒如: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研究人员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的副手、负责国家杜马地缘政治委员会的阿列克谢 ·米特罗法诺夫等。[1]现在究竟有哪些国家迫切希望或者有意向同中国结盟,我们还不知道。中国在短期内不能与印度、巴基斯坦结盟,因为印、巴之间存在克什米尔争端并经常因此而发生战争。将来,只有在克什米尔争端得到解决,印、巴两国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以后,中国才能与它们结盟。中国应当积极主动地在全球寻找结盟伙伴并与之结盟。美国把台湾视为安装在中国身边的一枚定时炸弹;如果中国与古巴结盟,同样可以在美国身边安上一枚定时炸弹。只要与他国结成了强大的同盟,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假如有一天美国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就能够和盟国协同作战,有效地防御、抵抗和报复美国及其盟国、盟友对中国的侵略进攻。

五、结盟原则

要结盟,就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有共同的战略利益,相互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2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成员国地位完全平等,主权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教等方面要全面合作。

3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限;

4 、坚持权利与义务平衡,各成员国依据自已的综合国力,按比例分担战争义务和责任。

5 、坚持自愿,入退自由,但是退出同盟的成员国必须为其他盟国对其进行的军事投入给予相应的赔偿。

 中国外交的出路在于:走向结盟
由此可见,调整外交战略,实行对外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一个重大的外交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既要慎重,又要大胆、坚决。究竟如何建立同盟,如何使该同盟发展壮大,要借鉴、吸取古今中外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逐步完善。我认为,实施对外结盟战略的重要意义决不亚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战略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我敢断言,这一外交战略总有一天会实施。我衷心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6069.html

更多阅读

从公孙衍五国伐秦战败试论外交的重要性作者:朱骥

从公孙衍五国伐秦战败试论外交的重要性作者:朱骥现在面对国际纠纷、领土纠纷,中国有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论调。而且这两种论调在我看来都是极端错误,于国于民有害无利的。一种论调叫唯武器论。一种论调叫唯战争论。战争最浅显的

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 药妆出路在于专业性与渠道的结合

     商超渠道适合较低端的产品,而百货专柜门槛又太高,药房又还不是主流渠道。药企做药妆的出路在哪里?记者采访发现,关键在于解决专业性和渠道的完美结合。药企做药妆有很多优势,一个是品质的保障,很多药企都以制药的生产标准来做化

声明:《中国外交的出路在于:走向结盟》为网友爱禁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