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智慧:从制衡到一体



实力均衡是欧洲能够免于战争的必要条件,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是因为德国力图打破这种均衡。但问题是,如何能做到各国发展同步?欧洲找到了根本的解决之道

二战前夕法国士兵在修筑马奇诺防线时不会想到,60多年后德国人可以随意进出法国而不会受到任何阻拦;二战结束后法国人在向德国人索赔时,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人会和德国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他们谈论的是欧洲而不是法国或者德国。

和中国一样,从一个满目疮痍的欧洲到一个繁荣统一的欧洲,过去的100年中欧洲的经历比以往任何一个百年都要坎坷。 

今年5月即将见证中欧建交30周年,回顾欧洲的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理解欧洲的现状,有助于理解欧洲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何制衡

一个世纪的欧洲历史表明,实力均衡是欧洲能够免于战争的必要条件。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是因为德国力图打破这种均衡。

二战给欧洲各国留下的惨痛教训让他们惧怕再次卷入全球战争,欧洲认为,国家之间互相制衡的欧洲才能使欧洲免于战争。问题是,如何确保做到这一点?

二战后战胜国通过实施四国占领再次肢解德国,并且使德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一分为二。德国已经没有力量再挑起另一场战争。但是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法国对德国仍心有余悸。

法国的政客费尽心思想要解决这个忧虑,1950年春天,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德总理阿登纳提议,将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并将该机构向其他国家开放,这项建议得到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历史学家们相信:财富会生出野心,钢铁最终会被铸成炮舰。法国通过将法德煤钢产业联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做法,既确保了德国不会将煤钢这样的战略物资用于军队建设,又可以发展经济。这一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大陆的大国开始和解。

德国积极响应法国的建议,因为战后除了发展经济,德国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欧洲煤钢共同体对于6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6国决定将合作的范围扩大。后来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直至欧盟一体化。

 欧洲的智慧:从制衡到一体

欧元的诞生是欧盟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约瑟夫·乔菲认为,欧元首先是一种政治货币,是重新强大起来的德国为了让邻国放弃对自己的担心而采取的自我牺牲。“德国的实力不足以我行我素,却足以让他们对它严加防范。每当实力约束的德国自行其是时,便招致更大的灾难;而每当德国被牢牢套进一个集体体系中时,结果就是空前的繁荣。自我克制是自主的代价,参加一个集体是发挥领导作用的条件。”当时任总理的科尔提出把德国马克作为欧元的基础时,法国人不禁喜出望外。德国主动建议用欧元来约束自己。

西欧的经济一体化政策让其成员国受益匪浅,除了英国和欧共体(欧盟)的关系一直磕磕绊绊。在英法德三国中,德国是欧盟扩大的最积极支持者,这个欧洲最大的贸易国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更容易地进入与它为邻的东欧市场。法国则更希望欧盟能够在它拥有更大话语权的西欧范围内加深一体化。

 

                    让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提到欧盟的发展就不得不提美国,可以说欧盟前进的每一步都受到美国的影响。

战后的欧洲经济百废待兴,美国看准时机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恢复生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让美国有了充足的理由插足欧洲事务,充当起了欧洲的监护人。英国和德国都乐于接受这种保护,法国却对此非常反感。强大的美国对欧洲的颐指气使让法国很不舒服。法国始终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由美国人掌握,戴高乐将军曾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

如此则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仍然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的1968年,法国不顾美国等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直到现在法国也还是欧盟中对美国的政策抵触最多的一个国家。

欧共体的两大核心政策——工业产品的自由贸易和对农业的保护——成了法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根据戴高乐的构想,虽然欧共体由美国的“卫星国”组成,但它可以减轻或抵制美国在经济上施加的压力。

法国将这种意愿带进了欧共体。欧共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促进其成员国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政治合作。当时正值冷战时期,欧共体迫切希望能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而不是做两个超级大国互相争斗的牺牲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希望德国重整军备,法国则提出了欧洲防御共同体的设想,把它作为德国重整军备的一种方式,既可以避免有一支纯粹的德国军队和统帅部,又可以让欧洲拥有更为独立的防卫权,避免过分依赖美国。不过,法国只实现了它的第一个目标,因为这一建议后来被修改,由美国主导的北约成立,欧洲的防御更加依赖美国。

深受冷战之害,欧盟倡导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欧盟理所当然要成为世界的一极。经济共荣与政治共谋的共识推动着欧盟一次次地扩大。到2004年5月1日,欧盟已经由最初的6国扩大为25国,人口4.5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

法国想通过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来抵制美国对欧洲特别是对法国的干预,戴高乐曾设想将欧洲的联合仅仅限于西欧这片自己拥有更大话语权的地方,然而法国加入了这个自己倡导的联盟后却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不完全由自己掌握。

法国一方面想要制衡再度崛起的德国,另一方面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但是德国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赞成将欧盟东扩。2004年欧盟东扩后还引出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著名的“老欧洲”和“新欧洲”的言论。

不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想要摆脱美国的影响。在德法两国的推动下,欧盟改善了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还积极开展和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合作。随着欧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政策受美国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伊拉克战争、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等方面,欧盟和美国的分歧越来越显性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欧美之间的分歧会因为欧盟实力的增强而更多。

希特勒曾梦想通过武力征服来建立一个欧洲帝国,在此之前,拿破仑也有过这样的梦想。他们最终都毁在了自己的梦想的手里。二战后欧洲各国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却让他们首先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并且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2004年10月29日,欧洲联盟25国领导人齐聚意大利首都罗马,共同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目前这一宪法正在各成员国审议,并且有望在今年成为欧盟各国共同的宪法。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

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谁能比欧盟对中国更友好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独家专访新任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

新任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是法国人,从197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为欧共体(欧盟)工作。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的欧盟的旗帜而不是法国国旗,在接受《经济》记者专访的过程中,使用的是英语,谈论的是欧洲。

《经济》:您认为过去30年中,中欧关系取得的最主要的成就有哪些?

赛日·安博:首先,中欧建立了定期的对话机制并且中欧首脑每年都会进行会晤。中欧的定期对话不仅包括政治领域,还包括经贸、环境等诸多领域,这一对话机制的建立加强了双方的沟通,有助于开展合作、减少分歧。

其次,中欧贸易成绩斐然。中国现在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1000亿美元。在直接投资方面,如果不计算香港的话,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地。

第三,在科研领域双方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例如,中国是欧盟“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伙伴,这也是中欧之间最大的科研合作项目,中国在其中承担了7%的份额。第二大项目是ITER(热核聚变反应堆),这是一个对未来的能源供给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项目。中欧的这两项合作都是长期合作项目,有可能会持续20年到30年。除此之外,中欧还有200多个不为人们所熟悉但同样重要的合作项目。

合作是与中欧关系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点从我们使馆的人员组成上就能看出来:一半的工作人员都在合作处工作。合作范围从科技、环保、教育到律师培训再到WTO,无所不包。

《经济》:在西方世界三极(欧、美、日)中,为什么现在看来只有欧盟对中国比较友好?

赛日·安博: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再问一下另外两方。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大舞台的两个新演员。虽然中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当代中国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仅仅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从欧洲煤钢联盟算起,欧盟成立也才50多年,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仍在进行中,所以欧盟和中国都是新生儿。

中欧有很多共同之处:都经历过战争的伤痛,都爱好和平,首要注重经济发展,都关心节能、环保,都倡导多极化世界……所以双方在很多领域都有共同的利益,进而双方有很多合作机会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双边的友好关系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经济》:您所提到的这些共同点绝大部分也是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要面对的,为什么中欧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比中日、中美要更紧密呢?

赛日·安博:对,是这样,但是问题在于优先程度,其他国家未必能够把这些问题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比如,美国就没有批准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从人口上讲,欧盟的总人口排世界第三位(4.5亿),中国是第一位,人口数量也是一个国家或者联盟在做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经济》:有些人认为美国更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欧盟更强调经济利益,所以中欧合作比中美合作要顺畅得多。

赛日·安博:在价值观、人权和民主等问题上,欧美有很多共识,不同的地方还是“优先程度”。欧盟的很多国家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他们需要重建家园,渴望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所以这些国家才会联合起来。欧盟的公民希望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不愿看到有一两个超级大国来操纵这个世界,他们需要和平,和平是第一要义。如果出现分歧,欧盟总是首先考虑对话解决问题。

《经济》:欧盟的成员国如何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中获益?

赛日·安博:欧盟的一体化合作为欧盟整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例如,爱尔兰过去比英国贫穷得多,不过加入欧盟后,现在的爱尔兰人均国民收入已经比英国高。

《经济》:您所提到的基本上都是经济方面的,在政治上呢?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盟的联合是为了摆脱美国的影响。

赛日·安博:二战让欧洲倒退了很多年,在二战中遭受创伤的国家特别是德、法需要联合起来取长补短来恢复经济,经济合作是联合的初衷,自然也是最主要的。

二战后的欧洲各国是朋友,我们强调联合国、WTO等国际机构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欧盟和美国是朋友和合伙,存在意见分歧是正常的,欧盟有25个成员国,即使达成内部意见的统一有时候也要费周折。

《经济》:欧盟的各成员国正在审议通过新宪法,欧盟的政治一体化会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什么变化?

赛日·安博:我希望欧盟的新宪法能够通过,这样欧盟的一体化程度会更高。欧盟只是想通过集中话语权来维护世界和平,欧盟不会去干涉另外一个地区的事务。欧盟主导的维和行动,一次是在巴尔干地区的波斯尼亚,一次是在非洲的刚果东部地区,都是为了维护和平。

《经济》:欧盟的版图一直在扩大,有没有扩张的极限?

赛日·安博:这个极限恐怕就是欧洲版图的地理极限。欧盟虽然已经有25个成员国,但是仍然不够,仍有一些欧洲国家没有加入欧盟,比如北欧的挪威,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国家、东欧的土耳其,当然还有中欧的瑞士。

《经济》:您一直在说欧盟所取得的成绩,那么欧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赛日·安博:社会保障问题是欧盟各国政府考虑得比较多的。欧盟成员国基本都是高福利国家,政府每年都要从口袋里掏出比其他地区的国家更多的钱用在社会保障上,在OECD国家中,政府每年要掏出25%--35%的财政收入用在社保上,但是在欧盟成员国中,这一数字达到了50%。

政府的高支出只能通过高税收来填补,税负过重又迫使企业裁员,提高生产率,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人失业,社保支出就更高。人口老龄化也是欧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降低社保支出的成本,从而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欧盟成员国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经济》:在欧盟的全球政策中,中国处在什么位置?

赛日·安博:中国不仅仅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演员,它还是主角之一,是欧盟的亲密朋友。欧盟希望中国能够发展得更好。

中国已经在影响世界了,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中国。欧盟希望中国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事务,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影响力。欧盟还希望能够和中国在知识产权、环保等领域更广泛更深入地合作。

《经济》:那中国能从与欧盟的合作中得到什么呢?

赛日·安博:主要大国中谁比欧盟对中国友好?除了欧盟,谁还愿意提供中国所急需的援助、先进设备以及技术?日本?美国?还是印度?考察一下中欧的合作项目,就会知道欧盟一直在帮助中国发展。

《经济》:有没有一些关键问题能够对中欧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比如,中美关系经常会受到台湾问题的影响,中日关系则受到历史问题的困扰。

赛日·安博:只要中国一直坚持发展经济、维护世界和平,欧盟和中国就不会发生重大冲突,中欧关系就不会受到影响。中欧关系的天空没有阴云。台湾问题不会影响中欧关系,现在也看不到会有什么问题会对中欧关系产生致命影响,纺织品贸易、市场经济地位等基本都是技术问题,不会影响中欧关系的大环境。美国动不动就威胁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欧盟则强调对话与合作。今天(4月1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还给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写了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6078.html

更多阅读

最牛B的火车:从“东方红”开到“太阳升”

最牛B的火车:从“东方红”开到“太阳升”王散木又到春运繁忙时,突然想起以前下载的两张奇巧的火车票上有这么两个奇巧的地名——东方红、太阳升。这可是国庆60周年那天的车票!而且是有座号的这是两张真实的火

升级的改革:从“体改委”到“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的两个新机构,备受各界瞩目。如果说“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全新的,那么“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只能说是半新的。事实上,一直有人提议设立这样一个机构,而其因缘,则与对“体改委”的深刻记忆有关。  从

勾起客户的欲望:从满足客户需求,到制造客户需求

     勾起客户的欲望:从满足客户需求,到制造客户需求  在推销过程中,大部分客户都会以“不需要”为借口拒绝,这也说明,对于客户的需求一味地满足客户并不总能获得青睐。换个思路想一下,与其被动地满足对方的需求不如主动地去激发。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文/姜朝霞王瑞民是典型的儒商,国学造诣深厚,言行举止温文尔雅,对下属永远和风细雨。他经常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文人。然而与所有的商人和企业管理者一样,儒商也要处理企

声明:《欧洲的智慧:从制衡到一体》为网友幸福持有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