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神之路过度装备 从过度营销到科学营销—中国企业的营销进化之路



亚细亚倒了,春都ST了、红高粱连锁垮台了、郑百文停牌了、白鸽被兼并了、花园集团谢国胜被逮捕了,镇平吴天喜被检查机关公诉了、科迪奶业殇了、鑫旺铝业一蹶不振了、安彩李留恩被免除职务了、南街村被暴光了、汇通的郭号召等着兼并者收购了、未来农业非法集资领导层集体被拘留了……这是我们眼中亲见的河南企业倒闭现状

白加黑卖了,双汇大股东外资了,汇源果汁买了,大宝卖了,娃哈哈宗庆后出事了,水变油的陈金义跑了……这是全国企业近期见报比较多的趋死事实。

这几年负面的消息一直都在中国企业界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当前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是令人失望的,“各领风骚两三年,城头变换大王旗”,我们已经很少会奢望一个企业能够存在多少年,放眼整个偌大中国,除了垄断性行业的几个大个头国有企业,在竞争性产业领域,我们不得不面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毫不争气地活着或一个个死去(或彻底死去或另求新生)的现实,我们甚至直接可以怀疑,中国是否在根本就没有建立百年基业经营的可能性呢?

残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在失望气氛笼罩着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打造的从业人员和中国消费者的时间,我们不仅要问,除了中国的金融环境、政策背景而外,造成这种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短命的企业自身基因在哪里?企业自身根源在哪里?

本文试加分析:

 

一、中国企业和品牌垮台或趋死的主要现象是“过度营销”。

在世界上作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适度”更是十分简单的道理。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角度来看,“度”的掌控和把握显得特别重要,其中的一句名言就是:真理也是相对的,真理再往前一步可能就变成了谬误。我们的老祖宗更是深谙此道,一句最简单的话“过犹不及也”将这个度的把握问题揭示得浅显而透明,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如果事情办得过火侯了,即使作得过分的好,那与达不到效果是一样的不可取,则深刻揭示了度或者叫火候把握的重要性。

    然而生长于斯、浸淫于斯的现代中国企业家似乎往往忘记了“过犹不及”辩证法和祖宗遗训,似乎永远不知道进退行止,往往是过度营销--在超越自身驾驭能力及自身消化能力的基础上展开营销,于是乎中国的企业掌门人往往是在没有钱时间疯狂想钱,在有了钱之后疯狂花钱,寄托希望于疯狂赚钱,这样在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一大批企业快速成长、快速致富、快速垮台;一大批品牌快速崛起、快速引爆市场然后快速没落、快速寿终正寝;跟随的是一大批企业家前仆后继上演一夜暴富的神话并更多地上演快速灭亡地成长宿命悲剧,

发展而至今日,这种“过度营销”的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已经极大地投不信任票,尤其是对中国企业长远寿命报有彻底的怀疑,在每一个光辉闪耀的奇迹和新星诞生后,中国的消费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话:这个品牌能够兴盛多久?会不会再停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呢?或者会不会又被哪个外资买掉?甚至一些消费者和市场专家悲观地说:中国企业活着就是等死,死的办法要么是自己垮台而销声匿迹,要么就是又被外资兼并了……

   还真让中国消费者说对了--在中国过度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和企业家以及民族品牌的成长杀手,我们所熟悉的很多企业、很多品牌在快速成长之后都烟消云散,仅仅留下了失败的案例而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

君不见,中国第一广告酒秦池早已不留尸骨;君不见,名动天下的三株早已不听动静;君不见,中国最牛的爱多VCD掌门人早已锒铛入狱,更有健力宝的张海、科龙电器的顾总、德隆系唐万新家族、顺驰……等等,也许我们今天还看到这个企业在气势汹汹地牛B着,第二天早晨一醒来,一个新闻就出现了:“XX企业因为XX问题宣布倒闭,或者是:XX企业因为XX事情董事长贪污、行贿XX元被检查机关(或公安机关)控制,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

危害还不仅仅如此。在中国,任何一个大的品牌和企业垮台的同时,也整个地造成了中国一个产业、行业甚至区域经济的没落甚至一蹶不振,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标志性企业的垮台已经不单纯是该企业本身的失败,它直接造成中国消费者对其从事的代表性行业甚至区域经济体的整体不信任,给该行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造成灭顶之灾,为后来该行业的再发展造成极大地阴影:如山西朔州假酒案件直接导致山西白酒全国市场一蹶不振;三株口服液的营销失败直接导致中国肠道益生菌—双岐杆菌产业的整体滑坡乃至止步不前;红桃K的营销沉寂直接导致中国补血产业的整体萧条,健力宝的失败基本宣告中国碳酸饮料的民族品牌全军覆没,爱多的倒台则证明中国VCD产业已经江山不再……

  

二、中国企业和品牌的过度营销并非只局限在营销手段范畴,而是贯穿在整个营销全过程

   在中国企业等死或品牌等死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过度营销”或叫“超越自身驾驭能力及自身消化能力的营销”,中国企业普遍患了“营销过度症”,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

   然而,专家学者门往往对于中国企业的“营销过度症”很少给予深入研究,更多的论述中往往只归纳过度迷信广告、过度使用价格武器来低价倾销等,将过度营销限定在营销手段使用范畴里面

   那么,中国企业普遍患的“营销过度症”是仅仅营销手段使用过度那么简单吗?

   答案是:否。

中国企业的“营销过度症”不仅仅是营销手段使用过度那么简单,而是从根子到梢、从头到脚处处都充满“营销过度症”的患病细胞,

这种从根到梢、从头到脚而布满全身的“过度营销病细胞”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企业创始心态上,中国企业或企业家存在“营销过度症”或叫营销幻想症,突出表现为营销目标过大、过度,远远超越企业自身掌控能力。

表现在企业或企业掌门人往往存在摊大求洋、求快求新求奇等不切合实际的发展思想或叫幻想,在决策中仅仅相信趋势而不能依据自身能力有效整合资源、不能正确把握营销短板,特别是喜好制定伟大的计划但忽略对伟大计划的系统分解执行能力的正常评估,不能对企业核心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营销目标进行深度追踪,市场上机会主义操作思想严重,过度相信自身能力或过度依恋创造营销奇迹的心里和方法,忽视稳健发展观念,忽视长远战略管理和系统管理、结构管理,往往出现多路出击的目标不明和孤军深入的配置失衡,甚或交替触犯两种错误的通路。

这种疾病的实质实际上是企业或企业家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企业创立过程中的直接反映,这种营销过度实质是企业家心态膨胀过急的一个表现。带着这种心态经营,势必造成企业后续发展的节奏过急而出现车快而轴断

      案例:……

   第二:在企业整体营销中往往是无聚焦性产品开发战略,寄希望于单产品营销或跨越性非关联产品营销……

 

   (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630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弑神之路过度装备 从过度营销到科学营销—中国企业的营销进化之路》为网友坠似风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