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长期以来,其增长速度远超过GDP增长率。从外贸总额来看,已由1992年的1655.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底的6207.9亿美元。1983年中国的出口仅占世界总出口1.3%,居全球第15位,1998年占3.4%,居全球第9位;2002年出口额3256亿美元,2003年出口额4383.7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升至2002年5.07%、2003年的6%,居于全球第4位。2003年进出口总额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几乎与出口贸易总额8549亿美元的日本持平。2004年进出口总额又同比增长了35.7%,达到1154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又上升到1.42万亿美元(参见表1)
表1 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较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相关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公报》。2003-2004年数据系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直接表现为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4年估计已达到约6.4%,已超过日本所占份额。中国以低成本优势在全世界的大幅度出口,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是日本、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的首要因素。
2.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
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短暂调整,2001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3%,失业率也相对上升,以制造业为例,据美国劳工部2003年7月3日的报告,自2000-2003年6月,美国制造企业失业人数高达260多万人。由此出发,美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归之于巨额逆差,尤其是对中国的逆差。
资料显示,按照美国官方的统计,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盈余国。美中贸易差额从1990年的115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850亿美元,2002年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31亿美元,到2003年已达到1240亿美元,同年对日逆差仅为666亿美元,2004年中美贸易中,美方逆差又进一步上升到1619.8亿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1-7月,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达到了1077.44亿美元,又同比上涨了29.2%,全年对美贸易赤字则上升至2016亿美元。美国一个民意调查显示,71%的美国民众相信,来自中国的竞争是导致许多美国人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1]。
中国被视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落、失业率上升等严重问题的罪魁祸首。批评人士说,美国的就业机会正在逐渐被中国吞噬。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2003)称:“现在中国就是一个经济恶棍,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扮演的角色同出一辙。”[2]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副主席瓦尔哥认为,美国制造行业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来自中国。
2003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议员代表联合给财政部长斯诺给布什总统写信,要求人民币升值,其逻辑顺序为:首先,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到2003年6月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6.4%,其中90%的失业是制造业的失业;其次,美国的制造业失去了竞争优势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另一方面是人民币的过度低估;第三,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从1998年的570亿美元已经扩大到了2002年的1030亿美元,过去几年里中国积累了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第四,中国需要为美国的经济下滑和失业增多负责,必须给中国政府施加更大压力[3]。
2005年3月,美国国会下属的顶级“智囊团”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又跳出来对人民币发难,敦促美国国会采取有效措施,以逼迫中国在近期内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至少大幅上调25%。
3.日、美等国希望藉此改善国内的通货紧缩问题
在2004年之前,以日、美、欧为主各国,都或多或少地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沼。尤其是日本,除了要处理不良债权和推行企业私营化之外,便是根除通货紧缩。而此通货紧缩的祸根,不少日本人认为是来自中国货的“廉价输入”,因此他们迷信,只有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减中国货的廉价进口,才能解决国内通货紧缩问题。不过,2004年以来,全球出现了一定的通货膨胀趋势,这一理由已不太充分。
4.日、美希望藉此抑制国内企业对华投资
日美企业大量地对外投资,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失业率激增,对此问题,日本看得比美国严重。主要的原因是美国除了大量向海外投资之外,也同时吸引了大量的日欧资本来弥补国内的产业空缺。日本企业大举向海外进军时,未及时大量引进外资,顿时有“产业空洞化”之感,同时失业率激增至战后最高数字,为了解决此问题,希望人民币升值,减少企业对华投资,问题是,日本资本不去的话,美国资本就会去;欧洲资本不去的话,亚洲华人资本也会去,结果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地到中国投资。美国的经济从各项指标上看,均有不俗表现,但却无法降低国内的失业率,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又直接关系即将进行的美国大选,为应付选民及国内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美国政府不断对中国施压。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直徘徊于低谷,而小泉上台后实行的经济改革也陷入困境,小泉政府的支持率不断下降,为转嫁国内对其改革的失望,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转移视线的理由是最好不过的了。
我们曾经分析了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影响的理论基础,其中指出了开放经济下政治的三难选择问题,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民族国家和大众政治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在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过程中,我们的经济政策也一样面临着更多的约束。就长远来看,国外给人民币所施加的压力,也是我们难以回避的问题。
(刘建江 根据《机遇与挑战:中国直面世界金融一体化》整理。)
[1] 孙传炜(2004):《美商务部长埃文斯:中国保证将致力减少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联合早报》,5月15日。
[2] 华尔街日报(2004):《中美贸易日渐政治化》,7月31日;http://www.northeast.com.cn/gjnews/gjsp/ 80200308060485.htm.
[3] 覃东海、何 帆.(2003):《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工作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