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使中国经济实现长久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然而在中国经济良好发展之际,政府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之时,广大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失学率升高的现象,其势之猛甚于当年“知识无用论”时期。本文是作者对农村地区进行调查并结合相关的新闻报道所写出的的详细原因分析。 英语:基础教育的“杀手”
在笔者调查走访中发现一致反映的问题是英语难学,因为英语学不会或成绩不过关而产生厌学心理以致最后放弃学习的是所有失学原因中最主要的一个。据了解,目前农村大多数小学在三年级已经开设英语课程。而开课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有设备上的落后,更重要的是师资上的局限。农村多数中小学刚刚能够勉强足额按时发放教师工资,根本不可能再有余额资金去配备相应英语教学设备。同时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师资不能保证,据调查了解许多稍有教学经验的中学教师都被调到城市里或者辞职另寻出路,因为目前农村中学教师工资仍比较低,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中学情况尚且如此,小学更是雪上加霜。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英语难学问题根源不难寻找,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没有必要开展全民大跃进式的学习,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
打工潮的冲击由于部分地区用工紧张和这几年农民工权益逐年得到保障,当年“百万民工下珠江”的景象再现,不同的是民工流中多出更多的是明显稚嫩的面孔。根据笔者了解民工流向较大的广东东莞惠州浙江温州温岭江苏苏州等地均存在使用童工现象。受出外打工挣钱影响最大的不是家长,而是儿童本身。其中一个极端例子是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上学竟然每吃一顿饭上一天学就给多少钱的激励,但是最终孩子还是自动放弃上学,出外打工。之所以如此,他们在受已经辍学而出去打工的同龄人的影响的同时受以电视媒体为主要广告宣传工具的社会影响更大。电视媒体宣传对新一轮的“失学潮”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媒体目前仍然是国家主导主管垄断的情况下应该重点在民众意识形态的培养,而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忘却了社会利益。
教育支出依然较高虽然国家在部分贫困地区已经率先推行一费制,甚至已经明确提出到2007年实行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实际费用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即使是实行一费制的收费也同比增长幅度远高于同期农民的收入水平。个中原因不一而足。最为典型和突出的是资料书的问题,还有各种名目的额外收费,关于补课收费问题由于人们的过于关注而使情况有所缓解但依然存在。在大部分地方财政资金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如果中央财政资金不能保证完全到位,则谈论实行完全免费义务教育只能是奢望。
家长封建意识仍然起着作用据2月9日张越《半边天》转摘自新华社的一条消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一个月的时间连续纵火四十余起,原因就是“重男轻女”。上面打出这样一句字幕“现在还有这种事么?”据笔者实际调查了解这种事不仅有而且还很多。在多数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有些家长还是抱有女孩再怎么终究还是人家的人,女孩读书多了没有用,白浪费钱的思想.一方面这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贻害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养儿防老"思想比较普遍.据笔者了解女孩上学的主观意愿明显强于男孩,但是很少有能够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的,也只是有少数走向了张越所说的“极端”,大部分往往是屈从于父母的意愿弃学在家或出去打工。张越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很是记得:“女孩也是人!”要真正实现女孩的受教育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强制措施是必要的。
毕业证的易获得性根据目前民工用功的学历要求,一般初中毕业即可,即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在大学毕业证管理尚且不完善的情况下,中学毕业证的管理更是混乱。很普遍的一种情况是不论你是否真正上完或者真正上过初中,只要交数十元钱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因此这也就促使一部分人没有去真正读完义务教育的动力。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毕业证的认证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