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注:2006年2月2日第4版《参考消息》转载了彭博新闻社一篇题为《中印赛跑,我赌印度赢》的文章(作者小威廉·佩塞克),笔者通过“百度”搜索该文,倘未能搜索到该篇文章。故现将该文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供参考。
如果说,20年以后,印度的崛起将比中国更激动人心,肯定会让商界人士大吃一惊。因为在谈到两国的竞争时,人们通常认为高效而受到严格控制的中国,会领先于不稳定、速度缓慢的印度。2006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也持这样的观点。但20年以后,亚洲的这两个新兴超级大国,可能会出现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尽管粗略地研究亚洲第二大和第四经济实体(也就是中国和印度)[1],占上风的是中国——中国世界级的基础设施、熠熠生辉的摩天大楼、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将资源投入所需部门的能力,使它看起来像一只敏捷的兔子。
比较之下,印度则是亚洲的乌龟——在中国带着全世界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飞速前进时,印度正缓慢地和前爬行。其基础设施是一大障碍,官僚机构是主要的经济阻力,极度贫困则让人想起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所面临的挑战。
在这里,龟兔赛跑的故事可能带来一些启示:在赛跑时最有希望获胜的兔子起跑快,但在到最终点前丧失了动力;行动不那么敏捷的乌龟稳步前进,取得最终胜利。
尽管存在各种缺陷,但印度拥有一个从基层起家的企业家阶层,这是中国自上而下的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它产生了世界级、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和真正的股票市场,而中国的股市更像一个金融赌场。印度还拥有流动性很好的债券市场,其银行系统没有背负坏帐。
与此同时,印度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多说英语的人、人口趋势和政治稳定也是优势。印度社会稳定,而中国从中央管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蕴含风险。
再次,印度迅速发展的消费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正在超过中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学家们注意到,印度经济看上去更像西方经济而不是东亚经济。这样的景象,让摩根士丹利公司的斯蒂芬·罗奇等经济学家发出这样的感慨:“印度处于大变革之中。”
最后,印度的经济增长并不依靠单一的发动机。其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但国内和国外投资都远小于中国。印度在创造活跃的、生气勃勃的经济方面,做得更好。它已经拥有像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这样全球知名的、有竞争力的公司。而中国似乎更热衷于收购品牌而不是创造本土品牌。
与印度相比较,我们有三个理由怀疑到2026年中国是否仍能领先于印度:
一是创业精神。尽管中国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但创新不是经济的核心。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外国投资和大量的政府支出,而不是创新思想或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兴企业。
二是侵犯知识产权。印度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比中国做得好。在中国,侵权往往只被认为是跨国公司的问题,这种现象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
三是中国崛起本身。中国跻身全球经济强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最突然的叫醒电话。它也许可以刺激印度振作精神,加快经济增长。
当然,印度没有时间骄傲自满,它必须利用当前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机会。
注:[1]亚洲第三大经济实体,现为韩国,参见本人文章《2004年世界GDP和人均GDP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