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 国资委是经济改革的最大障碍



 正像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包括郎咸平所指出的那样,国企和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不彰管理问题百出的根源主要是政府部门,即各级国资委对企业董事长经理厂长的任命制。即政府的对企业董事长,经理和厂长的任命“提拔制”是国企问题的总根源。 

因此,国企和公司治理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重点改革国资委。

在笔者《国企问题根源是“提拔制”而非产权》(1)一文中也对提拔任命制所产生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归纳,“提拔制”对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公司治理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顾雏军的科隆公司灾难,到长虹集团2004年与APEX合作亏损37个亿,“酒鬼酒”老总的神秘失踪,眼下李荣融所说的三九集团给国资委留下的麻烦,等上市公司的重大案例,说明国企在这种制度下的即使走民营化道路,其公司治理依靠股东治理也难以建立。原因很简单,流通股散户股东对参与股东大会的兴趣不大,所以参与率通常在10%以下,多数情况下甚至是零,致使股东治理设想成空。

例如,金丰投资最近股东会投票表决股改,股东会议参与率奇低,投票过程中,流通股股东的参与人数更只有3609人,仅占公司三季度末51353名股东的约1/15,而高达93%的绝大多数A股股东竟都没有参与投票(2)。

  

主流经济学家在散户流通股股东治理不见效后,又把治理的希望放在了私人大股东上面,提出管理层MBO。可是没有规则,没有制度,当权者就利用手中权力侵吞国有资产,通过操作企业并购合股票操作等侵犯流通股股东利益(3)。民营化后的顾雏军已占公司股份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他还是非法贪污挪用34亿之巨,说明“大股东”治理也归于失败。大股东一方面资产来源有问题,又想暴富又想逃避被追查,注定了用短期行为来经营企业,这就是频频给上市公司带来灾难的主因。

“提拔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应该彻底摒弃。改革改什么?国资委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怎能领导全国的改革呢?改革的重点应是改国资委,把提拔任命董事长经理厂长的权利下放给企业,让企业自身能够监督董事成员,监督管理层,使企业能够有一个自我调节,自我约制的机制。只有企业自我约制机制建立起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发展,壮大。

既然严肃的资产流失教训已经说明,散户流通股股东选举监督机制由于股东参与率低而无法实现,大股东又在没有监督机制下有侵吞资产等短期行为,依靠企业的职工进行选举监督从而建立起职工为主的治理制度就是不可代替的改革措施。

职工治理在世界上不是无例可循,而是大量存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上市公司就是雇员治理的。德国更在立法上规定,上市公司至少一半监事会成员由雇员选举产生。日德两国都是公司治理区别于美国的典范国家,被称为“大陆法系”治理制度。德国的在资本主义上市公司中搞雇员过半治理,企业可以成功。我国当然应该参考德国制度,实行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治理的制度,以职工治理为基础,再去搞股份制上市才顺里成章,顺水推舟。

可惜的是,早在1980年代初期主流经济学家为讨好部分当权者不愿放权的心理,全面否定前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制度,不顾当时前南已是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的现实而简单地全面否定。主流经济学家对前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的否定前提是不对的,因为我国当时人均GDP仅在500美元左右,而前南已是工业化国家,二者经济本身是不可比的。也就是说,我国当时如果实行国企职工治理,不仅其发展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后来的股份制改革也是可以成功的。现在的股份制公司已成“瘸脚鸭”,丑闻频出,治理不彰,几乎成了大股东套取散户股东资金的工具。

我国原来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在经济改革中应多参考欧洲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部份,对我们可能有借鉴的意义。直接参考美国制度跨度太大,这个跨度不仅体现在经济基础上,同时在法制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文化上,法制体系上有着截然的不同。 

美国的靠股东治理制度,我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三其四。甚至对其“其一”的理解都是错误的。例如美国的散户股东对公司治理本身也不起多大作用,其参与股东大会的参与率已低于10%。难怪主流经济学家的股份制改革难以成功了。

美国公司治理在机构投资者上世纪四五十后蓬勃发展起来以后才见效,因为立法规定了机构可代表基金股东行使投票权利,机构投资者为使自己的基金得到客户的信赖对股东大会的参与非常积极。美国对上市公司和证券从业人员的管理极其严格,能做到对每一个投资者或相关人员的举报和投诉案例都能得到妥善处理。被告者若案情属实都会被严肃依法处理,其执法的公开性和严肃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例如美国著名电视持家主持人马沙斯丢沃特小姐去年因听到内部消息而卖出自己的股票,被控有罪,就被判处一年徒刑。美国涉及上市公司舞弊投诉案件的100%处理率与我国国情是差之千里的。

笔者提出的职工治理为主的制度是主张(4),主要由职工选举产生一个由各方面专家组组成的董事会来负责聘任总经理,监督管理层,负责企业日常重大事件决策。同时董事会受到一个同时由职工为主选举产生的监事会的日常监督,以防止董事会变成利益集团。监督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监督,监事会成员要数倍于董事会成员,监督才会有效。受监督的董事会由各方面专家民主决策,就是一个科学的决策机制,这与前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是不同的,既是“博取众长,为我所用”。 这种制度符合市场原则,因为职工对董事成员和监视成员的监督是以市场原则为导向的,也就是谁能把企业领导好监督好,谁就会有好的民意而可能当选或连任。监事会的成员对董事会的成员也主要以经济目的目标来进行监督。同时董事会对管理层的聘任也是以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主要导向的。企业就有了实现最大利润的行为动机,即可产生市场行为。董事会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聘请人才,也可以向企业外部聘请人才。许多的管理精英是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董事会专家集体鉴定选拔人才,使选拔人才更倾向于准确。这就有助于企业家人才市场的形成。避免了政府选拔任命的任人唯亲,主观臆断,少数人决定多数等的制度弊端。

市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的前提假设是企业在谋求实现最大利润,国资委提拔任命的制度是国企行政化,有驳与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点主流经济学家从不提及。因此改革的重点被主流经济学家所误导。

“2006年是改革攻坚年”,国资委的“提拔任命制 ”就是要攻坚的“堡垒”。 

(1) 国企问题根源是“提拔制”而非产权   经济学家网站 http://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7831

(2) 黄建中《三招提高流通股东参与率》中国证券报首页 (2005-12-05 )

 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 国资委是经济改革的最大障碍
http://www.cs.com.cn/jrbz/19/t20051205_814290.htm

(3) 股份制改革、跨行业并购与资产流失“黑洞”  经济学家网站http://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8067

(4) 职工治理为主是我国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成功的唯一途径  经济学家网站http://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782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6889.html

更多阅读

单边利益最大化是当今世界的最大陷阱 客运 票价 利益最大化

——兼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问题这些年来,我一直认为,责任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我甚至以为,应当打造责任市场经济机制。所谓责任市场经济其生成和建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责、权、利的统一,即内部化(性),而责权利不统一,叫外部化(性),这是

中国经济体制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本文是本博主在网友barrons博文后的评论。我的不同观点。1。GDP扣除进出口净额后就是国民收入,中国经济的GDP导向实质是通过政府干预让各经济参与阶层有持续稳定的收入。中国政府干预经济(保GDP增长)的手段是基本建设投资,这相当于给农

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了众多问题,其中主要的成就与问题是什么,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的成就与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改革的最大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由度的拓展。改革开

世界上最大的轮胎 轮胎扎伤被认为是轮胎中的最大问题

     优科豪马轮胎名列中国原装轮胎消费者满意度榜首  2012年11月21日,上海 – J.D. Power亚太公司2012年中国原装轮胎消费者满意度研究显示,五分之一的中国车主声称轮胎扎伤是原装轮胎的最大问题。  J.D. Power中国原装轮胎

声明:《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 国资委是经济改革的最大障碍》为网友匹马又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