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多美滋事件
我很想相信多美滋、惠氏、雅培、美赞臣等乳企是无罪的,可是事实上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各地结石宝宝的数量仍然不断增多,虽然国家质检部门证明了多美滋和惠氏的奶粉并不含三聚氰胺,但这并不能揭开真相。如果说2008年以三鹿为主角的乳制品行业上演了一场触目惊心的“灾难片”,那么2009年乳制品行业依然不会平静,一场“悬疑大片”才刚刚拉开序幕。
权威机构说不含三聚氰胺,并不表示多美滋等奶粉就是绝对的安全,打出“真金不怕火炼”的口号,只能说明自己暂时还没有被消费者的“怒火”烧死,但是,如果多美滋们认为病患数量还不够庞大,继续推卸责任、不积极帮助投诉的顾客找出患结石的真正原因,恐怕,舆论的口水和品牌诚信危机的潮水会将你们淹死。因为很简单,真相终将会大白于天下。
悬疑片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观众与导演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剧情的发展总是难以猜测,而且其过程跌宕起伏、疑云重重,最重要的是,观众最期待也最享受结尾揭开谜底的那一刻。希望作为这次主角的“洋明星”们可不要让观众彻底失望。
这部奶粉洋品牌“悬疑大片”无疑有以下九个看点:
1、 到底患者喝的多美滋、惠氏等产品,是否和厂家送检的产品是同一批次、同一型号?
2、 是否有检验患者喝过的产品?
3、 多美滋、惠氏等是否存在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合格的质检报告?
4、 除了奶粉中含三聚氰胺,还有什么其他情况可以导致肾结石?形成结石的过程要多久?
5、 婴幼儿如何避免患肾结石?
6、 是否存在患者故意谎报,以多凑病患人数来锁定索赔的对象?
7、 是否有行业竞争对手恶意操纵此事?
8、 乳制品、食品行业的监管还有哪些欠缺?
9、 到底还有没有绝对安全的婴幼儿奶粉?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都希望看到以上问题有合理的解答,因为我们不希望祖国的未来一代吃着毒奶粉长大,不希望我们的社会因为唯利是图而变相地自相残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就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直到2001年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理论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人对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不利的地位。也就是说,市场中aihuau.com掌握更多信息和“内幕”的卖方可以通过向信息匮乏的买方销售产品或服务而获取利益。所以,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发挥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当然,我们更希望企业所喊出来的“社会责任”和“绿色营销”都不仅仅是口号而已,如果多美滋、惠氏还想继续走正道不跑偏,现在就要拿出诚意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受害者,如果最终的真相是自己有错,那么提前赎罪肯定会比事后崩溃更好,如果最终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那么品牌美誉度反而会借此危机而提升。况且,服务顾客不是企业经营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之一吗?!面对越来越多民众和舆论的强烈质疑,多美滋、惠氏们没有任何行动,定将自己推向深渊。
希望这部“悬疑片”的结局尽快到来,但这一定不是让人开心的结局,因为我们患结石的宝宝和神经紧绷的乳制品企业都已经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