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业内人士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不能由于双龙事件而因噎废食,海外并购战略是做大做强的当然战略。
诚然,任何企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国际环境,要想成为一家跨国公司,必须要实施海外战略,或者并购,或者对外贸易,闭关自守是要不得的。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时间走出去更为恰当,什么时间进行海外并购才是最有效率?
目前,世界汽车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世界汽车市场也萎靡不振,许多国际企业被迫陷入持续经营甚至破产的窘境。因此,许多中国的企业,认为抄底的时机到来了,海外并购时不我待。
从被收购的资产状况来讲,目前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许多企业为了盘活资产,不得不降低所出售资产的价格。
不过,对于收购者来说,进行收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而是要以尽量合理的价格拿过来,并最终盘活。而盘活这些资产却是最困难的,也是关系到收购真正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国车企能够盘活那些自己期望收购的资产吗?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中国车企收购资产的目的在于扩大品牌阵容,提升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形象与价值。这种1+1>2的逻辑并不完全说得通。因为,并购过来的资产,需要整合,需要管理,否则就是累赘,就是包袱。我们具备这样的管理和整合能力吗?
世界上收购的案例千千万万,尽管有以小博大的案例,但是其中隐含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作为收购方的企业需要具备相当的行业竞争力和实力。中国本土的车企目前在世界上的排位在什么位置呢?
最重要的是,一家企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渠道,从来不是依靠兼并收购这种外延式的发展路径,而是依靠内涵式的发展渠道。
而要走内涵式的自我强身之路,没有比在中国国内市场进行练兵更好的了。
首先是,中国市场相比其他海外市场,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1700万台以上的市场规模让中国车企有更多的蛋糕可吃。
其次是,中国市场的竞争从来不缺世界性的竞争对手,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来到中国市场。
第三,中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更有利自己的成长发展。
最后,中国市场发展的增长空间并不是永无止境,如果不利用目前的时机,做大做强,中国车企将丢失企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