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公司核心业务电视节目制作已扭亏为盈
日前,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赫然出现一条“杨澜吴征全面溃败抛售阳光卫视”的消息,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联想到近日杨澜从胡润富豪榜出局以及阳光文化三年来一直亏损的经营状况,是否杨澜和吴征这对“明星夫妇”一手带大的阳光文化已经光环不在?
为此,记者日前专访了刚从美国回来的吴征,他透露,阳光文化核心业务——电视节目制作业务首次扭亏为盈,今后阳光在国内将专注于电视节目制作和教育内容出版两方面。
“阳光和旌旗从未被停牌”
南方都市报:有关报道提到,2003财年阳光文化亏损额扩大4倍,营业额急跌26%,又将“一手带大”的阳光卫视作价出售,且阳光文化和现代旌旗于10月底被停牌,这都说明杨澜与吴征面临“全面溃败”。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吴征:这是海外某网站别有用心的“传媒暴力”。文章其实是转载《新闻周刊》的,报道本身比较客观,但网站转载时却随意篡改了标题。阳光和旌旗从未被停牌,我们近期公布的中报也有力反击了谣言。截至2003年9月30日,阳光的总营业额约为港币1.44亿元,同比上升50.1%,核心业务电视节目制作业务首次实现盈利,实现税后利润约港币1625万元。以前卫视一直亏损时,阳光文化都没有溃败,现在把不赚钱的都剥离掉了,整体经营健康,怎么会溃败呢?
“卫视经营是大财团的游戏”
南方都市报:为何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出售给星美呢?
吴征:杨澜的初衷是想建立一个人文及历史的大型文化片库,成立阳光卫视的本意在于想通过频道经营收入补贴电视制作的成本,但后来我们发现大部分支出用于维持频道,不仅没有盈利,反而增加了财务负担。频道经营只能是国际大财团的游戏,我们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也违背了杨澜做节目的初衷。
出让卫视经营权是一个理智和正确的决定,也是阳光文化的回归,早在两年前就该走这条路。实际上卫视的经营权虽然转变了,但我们还保留了阳光卫视黄金时段每天两小时的使用权,再加上阳光文化本身在海外的广播和有线电视,阳光仍是一个制作和播出统一的平台。
南方都市报:你认为阳光卫视的经营成功吗?
吴征:阳光卫视的经营不算失败,培育一个成熟的卫星频道至少需要5-7年,阳光卫视成立还不到3年。我们的成本控制做得不错,累计投入只是其他海外频道的1/7到1/10,比如凤凰卫视一年投入8、9个亿,阳光只不过1个亿左右。
阳光卫视经营困难主要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广电政策尚未放开,阳光不能在全国落地,我们要以高昂的境外频道成本做内地市场。同时,阳光的节目定位决定了必须走收费电视的路子,但国内收费电视起步迟缓,也制约了阳光的节目销售。
“现代旌旗由母公司直接经营”
南方都市报:现在阳光集团的业务架构如何?阳光未来能盈利吗?
吴征:以前阳光的经营模式不成熟,经过今年几次转型和调整后,我们把亏钱的卫星电视业务和原收购的京文唱片业务剥离出去。现在阳光文化在国内的业务主要分三块,电视节目制作、教育内容制作及出版现代旌旗旗下的《成报》和《广角镜》等报纸和杂志出版业务,在海外还有广播和有线电视业务。
目前来看,我们的节目制作、教育业务都是稳定盈利的,海外业务发展情况也十分良好,惟一不赚钱的就是现代旌旗。因此,我们会将现代旌旗从阳光文化剥离出来,形成与阳光平行的独立上市公司。今后阳光文化的业务核心将专注我们的强项——电视节目制作和教育两方面。
南方都市报:今年9月30日,阳光文化将所持63.7%的现代旌旗股份以每1万股派发255股的方式全数分配给所有现有股东,由此阳光文化在现代旌旗的持股量将降至零。这种彻底放弃控股权的做法也招来了不少质疑,对此你如何评价?
吴征:关于分配现代旌旗股份的做法我们会召开股东大会决定,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想剥离现代旌旗与阳光文化的从属关系,将现代旌旗独立出来,由母公司阳光媒体投资控股直接经营。虽然重组了现代旌旗的股份,但阳光并不是撒手不管,我本人今后将退出阳光文化的日常经营,专注于投资业务以及现代旌旗出版。我希望把出版和投资业务经营好,这样杨澜就可以专心做她擅长的电视节目制作和教育。
财报链接
阳光文化电视节目制作首次扭亏为盈
截至2003年9月30日的6个月期间,作为阳光文化核心业务的电视节目制作业务首次出现盈利,在收入总额略有上升的情况下,从去年同期亏损约4314万港元,实现税后利润约1625万港元,成功扭亏为盈。另外,整个集团获得总营业额约为1.44亿港元,上升50.1%。此外,其出版分销业务也取得了理想成绩,营业额飙升208%,约7067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