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拿起《奇瑞创造》,我就想起作者樽粮的脸——像一张笑不够的智慧面具。
2007年初春的一次聚会,他跟我说着要写一些企业案例。我就着酒意给的胆说:没有人买单,写了又不知道能不能出,写来有用么?”
樽粮君显然没有听出我对他的关心,反倒是拉长了嗓子,直指我的势利和重商秉性。
我不重商,但有着凡夫俗子都有的肚肠,知道花了无数精力做出的东西换不到米粮的委屈。所以,我极力阻止他企业研究的高尚。
樽粮君和他们的独立商业研究机构的同事们一起关门撞脑袋,碰过来碰过去,最后,还是樽粮君自己确定了奇瑞这一研究对象。
奇瑞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异类,像樽粮的独立研究一样,都透着不走平凡路的杰出劲。
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奇瑞汽车已经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2007年3月,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又以44,568辆的成绩勇夺月度产销第一。第二到四名分别是上海通用40,071辆、上海大众38,627辆、一汽大众37,016辆。
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的学生们没有成材,窗外偷听的穷孩子却考上了状元。这正是奇瑞在中国汽车业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作者对奇瑞最贴切的描述。
与其他“中国制造”“出口一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七四七飞机”方式不同的是,奇瑞汽车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掌握着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奇瑞汽车是真正的“奇瑞创造”!
奇瑞的老总尹同耀一度非常崇拜华为和海尔等企业。他曾经说,如果中国有一百个华为那样的企业,中国就会变的非常了不起。现在奇瑞因为成功也成为别的企业家崇拜的对象,我们同样可以说,如果中国有一百个像奇瑞这样的企业,中国将变的更加了不起。
别把自己不当领导。小人物也有自己承担使命的权利和义务。
奇瑞的使命感让世界震惊,奇瑞自己干的勇气和智慧也让世界震惊。2007年,一家世界级企业惊呼:以前,我们忽视了丰田,丰田成功了;后来,我们忽视了现代,现代成功了;现在,我们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在我们忽视奇瑞时,奇瑞在我的眼皮底下也走向了成功。
樽粮君所代表的中国独立管理思想研究走的也是一条自己干的道路,尽管不能像奇瑞那样赢得世界尊敬的目光,但他的研究为中信出版社所出版这件事也证明了,独立研究的可贵。
樽粮研究的可贵之处是,他把企业个案研究和他的产业竞争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因此他的研究命题和以往所有的作者都不同,实际上目前国内潜心研究产业竞争理论的人很少。如果脱离了产业竞争的系统考量,任何片面空谈管理、营销和产品研发的话题,都是空中楼阁和盲人摸象。樽粮通过奇瑞现象的研究,提炼出一些列具有推广意义的管理理念,如穿插战略、系统集成核心能力,以及弱势企业获得自主创新后发优势的途径,等等。可以说他的灵感来自奇瑞,但是他的思想高度已经不局限于此。
当然,一部好的企业传记是不能缺乏故事的,故事的核心就是人物。樽粮用了一章的篇幅,描述了那些曾经在奇瑞发展史上有过精彩亮相的人物,包括已经谢幕的人物。他用近乎白描的方式,使那些人跃然纸上。他没有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也没有记录那些带有个人利益色彩的冲突,但是有心人还是会通过字里行间有所感悟,企业即江湖,职场即赛场。他对人际关系的白描式手法让我钦佩,为了他的狡黠,我真喜欢的想骂他。
樽粮作品完成后,吸引了国内主流出版社的关注,如广东经济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最后中信出版社以最大的诚意赢得了双方合作的机会。在选题会上,中信的编委会成员几乎一致看好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市场前景。原因是,他们一致认为奇瑞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代表,总结奇瑞的独特管理模式,无疑对本土企业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编辑们看好本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之间有很多人就是驾驶着奇瑞汽车上班,《奇瑞创造》一书无疑有力地验证了他们购买决策的正确性。
在《奇瑞创造》之前,企业管理思想研究大多有着遵命文学的味道。随着樽粮君的《奇瑞创造》和同是独立研究作品的李武昌、高海清所著的《创维涅槃:企业规模领导力成功样本》的出版,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研究开始走上了一条真正学术之道。
没有利益关系的研究是客观的研究,第三方的观点是独立的思想,是真的研究成果的流露。30年的中国企业历史实践着世界一百余的管理思想,随着中国式500强企业的诞生,随着奇瑞的成功,我们得相信,中国管理思想正在自成体系。
作为研究者,总结这种中国文化土壤上的管理思想成果就是自我的使命。
是否得到研究对象的认可,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的学术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提示:
本书除了具有一般企业传记的精彩和激动人心外,还重点研究了以下课题;
1、介绍一种挑战者积极进攻的成功竞争路径,穿插战略;以往的专业理论虽然有竞争策略,但是往往是阶段性的,是零散的、分裂的,本书通过一个成功的企业事例,将其系统化,将零散的战术手段连接为一体。
2、对自主创新的的后发优势进行深化研究,对技术创新的多种方式、不同阶段的策略进行介绍,有利于中小企业借鉴。
3、对总体成本优势策略进行具体实施的介绍,结合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过程、环节、角度等,阐明成本优势除了人力优势外,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甚至更有价值方的方面。
4、突出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批判听天由命的“比较优势”观念,阐明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系统集成”能力
5、对于创业者的风格研究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