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批判精神 温州精神的自我批判



 敏于商机,勤奋实干,不断进取的创业家精神无疑是温州精神的核心,是温州的成功基因.而正是这样一种温州文化习惯的过于强盛,容易致使温州商人与企业缺乏一种现代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一种文化习惯.在现代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所有温州人值得反思温州精神,如何保留发扬成功基因,同时补足文化习惯的先天不足.

  温州人游走四方,在外团结,全国各地都有温州人的同乡会,商会等等.在上海,就有一个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的组织,由号称温籍在沪的青年精英人士组成,温籍在沪企业家周星增先生任主席.周先生是上海建桥学院,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院校的创建人,其集团旗下地产,能源等多项业务蓬勃兴旺.一年一度,温青联组织年会,各界精英人士济济一堂,周先生等杰出代表与诸嘉宾台上就座,畅谈温州精神的自豪.温州人的开拓精神,自主精神,创造精神,进取精神,聪明勤奋以及温州人的成就,在商业领域,乃至文化艺术领域,洋洋洒洒,如数家珍,身为温州人无疑是自豪的.

  有幸作为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的一员,我坐在台下聆听.也许是因为多年咨询顾问的职业习惯所致,我自然感觉到关于温州精神的话题完善机会.感受着关于温州精神群情激昂的同时,我不由陷入沉思...

  温州精神的胜利

  温州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着与其城市地位极不相符的知名度.这个浙南东南的角落城市,人均耕地0.3亩(全国平均1.4亩),自然资源贫乏,建国后30年间,国家投入极少,只有其它同等城市的七分之一,交通状况落后,一直到98年才通了火车.

  正是这个地方在8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背着行囊游走中国,修鞋,理发,卖眼镜,卖服装;这个地方不关心姓社或姓资,只关心如何可以更好做生意;这地方诞生了中国第一份私人工商企业执照,第一批股份制企业,第一座农民城市…这个地方走出中国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的模式成为全中国的热门话题.

  据粗略统计,当今共有220万温州人在外闯荡天下,50万在海外,170万在全国各地.温州人在外创办企业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37万户,在天南地北建立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构筑了庞大的温州市场网络.温州人在外投资高达1000亿元以上,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今天的温州,除了拥有全国最大的纽扣市场,低压电器市场,商标印刷基地,礼品供应基地,皮革生产基地,还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如正泰集团,德力西电器,美特斯·邦威等等.近年来,温州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巨大发展,温州已成为浙南的交通枢纽城市,温州机场与火车站的吞吐量在全国同类机场车站中名列前茅.站在温州市区,看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新车闪亮的车流,可以感受到财富气息的弥漫.这个城市,每平米房价普遍在一万元以上;也正是这个城市,民间上千亿财富横扫全国楼市,推动房价上扬.

  我是温州平阳人,1990年上大学离开温州,而后又曾在温州工作一年时间,因职业缘故见过全国各地风土人情.在我的头脑中,温州人整体确实具备非常显著的气质特征,也就是温州精神.温州现象,温州财富是温州精神的胜利,我理解温州精神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突出内涵:

  创业家精神.首先表现为对成功强烈的渴望,渴望致富,所以整个温州民间充斥着对做生意机会的探索,经商赚钱的机会与方法成为茶余饭后最普遍的话题.当然,温州人对成功的渴望绝非仅停留在口头,相反,他们鄙视夸夸其谈,他们是彻底的行动主义者,实干家,看到机会,马上就干,即使有风险,冒险也是他们习惯的事.温州人的实干意识还体现在对最终结果的关注,所有的理论与形式,甚至权威,温州人不怎么放在眼里.

  创业当然是辛苦的,尤其是对温州人而言,他们的主要业务是把单件价值较低的小商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通过原本落后的交通体系.而为追求成功,温州人不怕吃苦,温州人的勤奋吃苦精神几乎是惊人的,这只是对上一代温州人在天南地北颠沛流离的小小注释.温州打火机产量占全球市场的80%,大虎打火机是市场领导者,其创始人周大虎先生对采访他的日本记者说:"我透支了30年生命,花费了10年时间,才使自己站到了打火机市场的前沿".

 革命批判精神 温州精神的自我批判

  创业家精神还表现为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成为民间对温州人的印象.布尔津是新疆北部的一个边陲小县城,我在去喀纳斯湖旅游的路上我曾在布尔津停车吃饭,小店主听说我是温州人对我竖起大拇指,温州人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商人.

  在取得初步的成功之后,温州人还是不安分,还是不满足,对持续成功的强烈渴望似乎从来不会停止.这就是为什么在温州人的父辈创造了基础财富之后,现代温州人仍然没有停止在天南地北的奔波;为什么很多温州企业在创业成功之后,移师上海追求更大的发展.

  机灵与精明."温州人脑子好使,手脚灵活."这是温州民间有的自我评价.表现在做生意这是温州人突出的特点,温州人的生意"嗅觉"确实是特别敏感,善于发现商机.正是凭这"嗅觉",温州人把生意做进美国国防部,联合国,奥运会;凭这"嗅觉",温州人胆大包"天",胆大包"地",胆大包"海";也是凭这"嗅觉",温州人全国炒商铺,炒房,炒矿.

  如果说对与商业机会的敏感是机灵的表现,温州人的精明主要表现在果断的商业决策上.成功的温州商人无一例外,他(她)们的眼中都闪现着精明而自信的光,俗话说,一看就是人精.这是温州人群体在外表上直接表露的气质特征,聪明与精明无疑是他(她)们创造财富的直接要因.

  温州人的才智优势不仅体现在商业经营上,在很多文化艺术领域温州人都有出色的才情表现.从大处而言,温州出过象苏步青,谷超豪这样的数学家;从小处而言,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诸宸,现上海歌舞团的艺术总监黄豆豆,中国芭蕾王子孙慎逸都是温州人.

  重亲情感情.全国各地域的人群都会具备某种程度的共有特征,因而被人们冠以"温州人","上海人","北京人","广东人","东北人"等地域称谓.在这些地域称谓中,温州人会是人们最愿意接受的朋友群体之一,因为温州人重感情,重朋友.走四方的温州人深谙"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所以温州人在外向来善待朋友,对朋友讲仁义,对商业往来的朋友讲有钱大家一起赚.现被商业场合普遍应用的回扣现象早年应属于温州商人发明的友情馈赠,后来被全国商人仿效推广而变形了.

  也许是因为经历多年流落异乡的苍凉,温州人是特别看重乡情的,对于早年在外的温州人而言,同乡近乎亲人.早年有说法,温州人在火车上与人打架,用温州方言一叫,全列车中会有很多温州人一起响应.即使到今天,在外经商的温州人还是很认老乡的,所以在全国各地的各式温州同乡会,联谊会是很多的,光是正式成立的各地商会就有150多家.

  在家里,温州人是特别看重亲情的.这可能是很多年历史的沉积,温州民间文化是强大的传统的,家是温州人的根,齐家的重要性甚至在于立业之前.在温州,至今离婚仍会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举,遭邻里非议,据统计,温州全市的离婚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温州成功企业家的离婚现象也远少于行业平均水平.重亲情,再加上温州的小商业模式对信用有极其苛刻的要求,以家族或亲族关系为基础的经营体就十分普遍,在此基础上再发展成为一村一镇聚集一个产业的格局.

  温州精神的局限

  在80年代初,在全国各地还在讨论姓社姓资的时候,温州人无疑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开创了自主自强,灵活经营的温州模式.而后,整个中华民族的创业精神逐步被唤醒,被完全释放.过去30年,尤其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成就辉煌.今天,温州人在庆祝温州精神胜利的时候,还必须正视一个现实,温州作为一个户籍人口780万的城市,已经落后于兄弟城市宁波,苏州,佛山;温州模式作为一种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现象,也已经落后于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

  人均GDP通常可作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指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06年,温州市人均GDP为2.4万元,落后于宁波4.3万元,杭州4.5万元,远远落后于苏州7.8万元,佛山8.2万元.

  首先很多人会不相信这些数字的出处,这与温州给人的印象相去太远.在人们理解这是官方的权威数字后,人们会为温州人辩护说,在外创业的温州人所创造的GDP贡献未计在内,官方统计数据大大低估了温州私营经济的总量.这样的辩护完全在理,事实上温州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宁波,苏州,佛山等地相比绝没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可是,这数字背后所隐含的另外一点事实却是确凿的,那就是温州缺少大企业.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06中国企业500强名录上,温州企业只有两家低压电器公司榜上有名,即使如此,民间对这两家公司的真实销售规模还有很多置疑."温州多的是小老板,少的是大企业."一位温州政府高官曾对媒体如此坦言.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的古老智慧告诉我们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致使我们昨日成功的要素,可能就是我们明日成功的障碍.温州精神,在温州民间盛行的文化习惯,致使温州人勤劳致富,创业致富,成就了成千上万的老板;恰恰也是这样的温州精神,容易成为企业持续发展路程上的障碍,致使温州缺乏全国一流,乃至举世一流的大企业.我们可以从上述温州精神的三项内涵来审视其相应的局限性.

  系统管理意识薄弱.强烈的创业家精神意味着关注实效,尤其关注短期实效.简单说,创业家需要订单,快速搞定订单,然后快速组织生产,快速完成生意,如果有问题,对问题作出快速响应,解决问题.这样的一种渴望成功的实干家精神当然是企业成功的源动力,可是随着企业规模发展,企业将越来越需要以系统进行运作,需要井井有条的管理,需要基于目标,计划和明确的分工协作进行管理.而创业家往往不习惯这样的系统管理,他(她)们或者不愿意,或者没有相应的能力.即使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家接受现代管理学教育,引入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但他(她)们血液里流淌的个性仍是对结果实效的酷爱,藐视有序的系统,甚至抗拒系统,所以其企业管理也是图有形式而已.

  缺乏开放学习习惯.因为足够的机灵和精明,温州老板无疑是出色的个体,无疑是大能人.他(她)们在创业初期,依赖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快速抓取市场机会,作出准确商业决断而获得成功,老板自然成为企业成功的灵魂.过于精明与自信的个体很容易成为一个自负的个体,难以听得进别人的建议,难以让自己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而随着企业发展,再聪明的个体也难以承载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一个具备共同智慧的领导团队;而且任何业务的发展,随着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持续保持快速学习,自我更新,过于自以为是的温州老板(比如总是藐视顾问与教授)很快就落后于行业的要求了.

  缺乏开放组织文化.由于温州人注重亲情乡情,加上创业模式对员工信用具有苛刻要求,温州老板习惯雇用亲戚,同乡.这样的文化习惯久而久之造成温州老板普遍的对外人不信任的心理状态,加上不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控体系,加上在创业期普遍的不规范操作,如何有效引进高层职业经理人成为许多温州企业家困扰的问题.很多以发展至相当规模的温州企业仍是老板的亲信在掌管着公司的采购,财务等关键敏感职位.一家知名的温州在沪企业,3年期间更换了10位以上财务总监,这位温州老板在这方面的困扰可见一斑.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建立开放的组织文化,在用人上完全打破地域界限是所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更何况,温州盛产老板,极缺职业经理人,温州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主要来源只能是外人.

  温州持续发展的阴阳调和

  温州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与二三十年以前相比,当今已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温州精神需要赋予怎样新的内涵凭借勤奋与机敏的创业家气质需要融合注重专业知识与国际视野的现代企业家修养,这是我所认为的温州持续发展所需的阴阳调和.

  如果说强烈的创业家精神,出色的机灵与精明,浓烈的地域人情,这些温州精神的内涵显得阳气十足,那么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开放学习的个人习惯与包容开放的组织文化应是温州精神中需要的补阴.在人们的日常概念中,阳盛自然导致阴衰,自然造成温州整体商业文化习惯的现状.可是真正的中国智慧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由阴阳两大元素组成,阴阳共融共生,相辅相成,世界万物才能和谐完美.

  在温州人学习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注重养成开放学习的个人习惯以及创造包容开放的现代企业文化的时候,决没有对原温州精神优秀内涵的丁点削弱,反而是更进一步的固化强化温州精神的力量,激进的创业家精神可以发展为大器持重的企业家精神,个体的精明可以发展成为经营与领导的智慧,重感情的个人性格特征可以发展成为极具亲和力的领导艺术.

  今天的温州人已经站在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的起点上,从台上台下这些在沪温州青年精英的身上可以看出;永不安分,永不满足仍是这些温州人血液里的品性,从台上台下这些在沪温州青年精英的身上可以看出.相信新温州人能够分享我对温州精神的思考,洞见温州持续发展阴阳调和的机会,然后开始快速行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7526.html

更多阅读

袁苏妹与吴光华平民精神的价值 吴光华盛明钟

大学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高地 被学生称为“三嫂”的82岁的袁苏妹,为香港大学食堂服务44年。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将“名誉院士”头衔颁给这这一字不识的老太太,以表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住宿生的生命”。怎么也没想到?内地“三嫂”

声明:《革命批判精神 温州精神的自我批判》为网友從此陌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