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祠堂、家谱乃传统中国人寄托灵魂之圣物、停泊心绪之港湾,文革浩劫戕害了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的金钱至上又雪上加霜,今天社会充斥的物质至上、道德沦丧与传统圣物的毁弃大有关系,有识之士早已在呼吁“救救祖先、救救家庭、救救孩子”,新一代乡绅也在致力于祠堂的重建与家谱族谱的编修,但移民时代又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传统的乡村田园,大家谋职创业在外,一家人分处天南地北,春节都难以回乡团圆祭祖,常日更难以聚首怀旧,但灵魂的依归与浓浓的乡情是中国人的心结,特别是在第二故乡安居下来的人,又要重新建立“祖宗之位、心灵之家”,就像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从山西洪洞、湖广填四川迁居新地一样,建立新的祠堂家庙、安置祖宗灵位得以祈福教子,成为在第二故乡安家与安心的头等大事。
![文化重塑 谈祠堂文化之重塑家文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42361299315.jpeg)
针对现在大家单元独居的现实情况,我们设计了新式“微型家庙”:在房屋正中设立中堂,中堂高三米、宽约四至五米,上方两端设计翘角庙沿,上方中间琉璃瓦楞,瓦楞下是家族堂号如“杨氏四知堂”等等。中堂正中主要供奉“家神”:左边是得姓始祖像(牌位)、右边是迁移始祖像、中间是家族十代以内最值得尊崇的近代祖宗像(牌位);牌位像两边均有像赞对联,像下有生平事迹。如果祖宗像的两边还有位置,可以设置“家谱世系图”与“家族迁移分布图”。中堂下方是神台条案,条案上放置未上像的其它祖宗灵位牌,条案中间放“传世家书”:先贤传记、家史画册、家谱、家族音像光碟。 “新式祖宗堂”设计几种形式供客户选择,只订制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单独设计制作。随着城市新移民和平安居,订制“新式祖宗堂”与修谱立传将蔚然成风。 在党和政府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追求祖国和平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此时,依托北京大学或相关社科机构的人文资源与科技优势,对传统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发出各种姓氏家族文化产品,规划与建设“百年家书馆”、“家文化服务中心”、“中华同根园”等项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作用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但会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