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裂变经济理论的建立
读者已经知道,经济裂变实际上是价值湮灭的过程。但是,裂变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则不仅仅是价值如何湮灭的问题,而恰恰是为了防止价值湮灭和使反价值如何“逆变”的学问。采用的方法,更是特别,那就是,如何使反价值之间的相互否定,而不是用创造一种新价值来与反价值抵消。这一点与传统经济学、管理学显然具有本质的不同。让反价值之间相互否定,不仅可以减少反价值与价值的相互抵消,而且还可以将固然的反价值“逆变”为价值,其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裂变经济学解释的现象、研究的对象和根据的原理、采用的方法
大家知道,经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扩大再生产和投入与产出关系,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等经济事物的增长和增殖规律,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经济学、管理学的本质特征,体现的当然就是“价值论”。然而,裂变经济学就不同了,它不仅不去或者说不主要去研究经济增长和资本增殖的规律,反而研究起所谓的“价值毁灭论模型”来了。显然,不管从研究对象、原理、方法等与传统均有所不同。
(一)裂变经济学解释的现象、研究的对象
裂变经济学要解释的,是经济裂变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状态、趋势如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给人类经济社会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而人们如何才能避免经济裂变的发生?如何“化危机因素为经济增长因素”和“化亏损因素为盈利因素”,自然也就成为裂变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1、裂变经济学解释的现象
如上所述,裂变经济学始于对金融危机的解释。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是由于经济过热造成,即在该区域形成的经济规模过大,造成与本地区经济承受能力的不相称,从而产生一定经济泡沫,经济膨胀,是经济过热的必然反映。因此,爆发金融危机,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换句话说,在上述前提下,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是早晚的事,与索罗斯有联系,但无必然联系。
另一部分人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偶然事件,主要是因为印尼金融市场的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索罗斯等人给借用了。当然,也有第三种认识,那就是以上两个原因都有,缺一不可。笔者以为,上述三种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与之不同的是,觉得里面还应当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它不仅仅是个经济过热和有索罗斯等人的基金介入。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笔者又一时找不到其根源。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不同。大家知道,经济危机一般是因战争、自然灾害引起的,经过是经济衰退,而金融危机则不同,其结果可以也会引起经济衰退,但原因则相反。另外,随着一些经济数据的产生,导致我的一些想法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它可能属于经济裂变范畴,虽拿不准。为此,为了搞清楚萦绕于脑海里的疑惑,笔者便去求教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得出的结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于经济裂变,但尚不属于经济裂变,因为不管是裂变还是聚变,都与核结构有关,而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缺乏有一个核心经济结构的存在,或者说它是个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大家知道,不管是原子还是细胞,都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结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时,而且又能形成新的核心结构时,才能属于裂变范畴。
然而,又不能不承认,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虽无核心结构,却有经济裂变性。第一,它是一个经济能量过剩的经济结构(类似于放射性物质);第二,有核外物质的突然介入(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介入)。以上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经济裂变的区别,就差一个核心结构的存在。那么,除了东盟,世界上是否真有具有核心地位、结构的经济体的存在?它们是否有一天成为被裂变的对象呢?
2、裂变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因为缺乏一个核心结构,所以还不能把东南亚金融危机视同经济裂变。那么,什么样的经济体具有核心结构?于是,笔者便自然而然想到——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这样的经济体。第一,它们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地位,当然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在这些国家内,有统一的宪法和货币制度;第三,这些经济体,有遇有“核外经济物质”介入的可能。
笔者是否在说,像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这样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体,有成为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麦肯斯的“对冲基金”等“核外经济物质”突然“介入”的可能呢?是的,因为对于这些“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才不管你是什么主义,而最关心的,是谁最容易被他们实施“经济裂变”。换句话说,如果让这些基金介入,这些所谓经济大国,同样会发生“裂变”。
前苏联四已经被人家“裂变”过的了,所不同的是,裂变出去的那些国家,没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经济体。但是,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足够的关注,那就是,从俄罗斯“裂变”出来的一些“国家”,似乎都急着要加入欧盟。我们知道,欧盟是个正在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经济实体。第一,在欧盟内部,有一种统一的货币;第二,有一个已经制订,只是等待通过、颁布的宪法。
换言之,既可以把欧盟看成国家联盟,也同样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经济大国,只差再有一个“统一宪法”的颁布了。如果这部宪法通过并颁布了,那它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恐怕会排在世界第一位了吧!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什么?当然是想说明,欧盟的成立,正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俄罗斯分裂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若无俄罗斯的“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欧盟不会那么快形成。
至少,人们能够从俄罗斯的“解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和欧盟的形成过程中,领略到经济裂变的某种性质或者说某种状态、趋势。如此,谁又能保证,像美国、中国、日本、欧盟这样的一些政治体、经济体中的某一个,一定能避免像俄罗斯一样的政治裂变、经济裂变的发生?最近的法国,不就已经发生动乱了吗?大家知道,法国是世界上福利待遇最好的国家之一,这样的国家为何要发生动乱?
于是,如何避免类似于前苏联的“裂变”,而在“裂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够实现其“聚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裂变经济学、学者的研究对象。诚然,这将是“反价值湮灭论模型”形成的原因。
(二)裂变经济学根据的原理、采取的方法
大家知道,由于原子核存在着“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原子核很难发生裂变,除非有比它更强大的“核外物质”的突然介入。尽管如此,实施人工核裂变的物质也有质别、性别的要求与选择,否则人工核裂变将很难实施。为此,为防止经济裂变发生,我们就需要了解原子的存在原理。
1、裂变经济学根据的原理
注意,这里讲的是裂变经济学而不是经济裂变,裂变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探讨如何避免和防止经济裂变的学问。因此,对裂变经济学所依据原理的认识,就应该建立在如何避免和防止经济裂变的基础上而不是如何实施经济裂变的基础上。所以,裂变经济学所依据的原理,也就自然是反经济裂变原理。什么是反经济裂变原理?当然是如何避免和防止经济裂变的原理,体现为核心竞争力的存在。
笔者以为,一切物质的裂变都是由两个条件构成。第一,有能量过剩的核结构物质存在,比如放射性物质,严格地说,就是能量过剩的物质结构,否则就谈不到“放射性”,所谓“放射”,其实就是物质在向外释放能量;第二,有核外较强的质量、能量物质的介入。这个介入的物质形式,一般是处于“中性”的。由于不管是核外电子还是原子核是有性的,所以中性物质,比较容易进入原子结构。
经济裂变的发生,其实与之类似也。为此,为了避免和防止经济裂变的发生,我们依据的也就是这一原理。大家知道,产品过剩、生产过剩其实也就是经济质量、能量物质的过剩,体现为经济膨胀和泡沫经济的状态。这样,经济裂变的第一个条件便具备了。又由于生产过剩,使得部分货币资本被大量闲置起来,这便为机构投资者即各种基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它们正是实施裂变的“核外物质”。
它们当然属于“中性”的,因为在未进入金融、能源市场之前,它们以货币的形式存在,而一旦用其购入某种股票或期票,就等于将介资激活(介资类似于介子),从而导致金融、能源市场动荡和起伏,结果使经济裂变现象发生。再请注意,笔者这里用的是“裂变经济现象”而非“经济裂变”,虽然从状态上看,两者已经十分相似。相似不等于就是,因为经济裂变讲的是“核心经济结构”的“分裂”。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是经济裂变现象的发生还是经济裂变的爆发,它们对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均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为了避免和防止经济裂变现象和经济裂变的发生,我们就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尽最大的努力减少、降低生产过剩、经济过剩、资本过剩等物质产生,避免其资源化;第二,及时对资源化的过剩经济进行逆变,使资源资本化、利润化。
2、裂变经济学采用的方法
经济裂变讲的是核经济结构“解体”,有时,也称之为“解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尚不属于“经济裂变”范畴。至少,到目前为止,笔者没有把东南亚金融危机当作“经济裂变”来认识,而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经济裂变现象”来解读。既然把它当作裂变现象来解读,就说明它已经具有了经济裂变的某些性质。有“裂变性质”不等于裂变,经济裂变是核经济结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
显然,东南亚金融危机并非是裂变过程。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仅仅是一种经济裂变现象就已经让人感到不安的了。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似乎只有微妙区别而非有本质区别也。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属于“经济衰变”的过程,而金融危机则属于“经济裂变现象”的范畴。如此,我们能否把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看成是介于经济危机与经济裂变之间的一种运动形式?
大家知道,“衰变”和“裂变”是不同范畴。衰变讲的是结构事物因能量匮乏而形成的现象,而裂变讲的是结构事物因能量过剩而形成的现象。显然,笔者之所以会得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经济裂变现象,而不属于经济衰变现象,就是将东南亚金融危机拿来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而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但是,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任其发展,经济裂变将无法避免。
正由于存在上述区别与联系,所以,根据哲学上的相对性原理,当然也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论原理,我们就需要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即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性原理”和“广义协变性”原理与方法,来对处于不同状态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经济裂变,分别予以管理,而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上述四种状态也一定会具有共性特征,因为前三者是经济裂变漫长曲线上的“特例”。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笔者发现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经济裂变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区别与联系,所以才提出了用相对论经济学原理、方法来解释、解决经典经济学原理、方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如同,经典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对力学的研究对象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特例”的道理是一样的。当然,具体到裂变经济学来说,解释和解决的,主要是如何避免经济裂变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