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测指在各种信息和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数学模型,对与市场有关的未来状况作出估计和判断。它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客观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依据。具体而言,市场预测的功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预测是企业制定经营计划的前提与依据
企业制定经营计划不能单凭当前的状况和过去的资料,正如俗语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要想使经营工作更加富有成效,还需把握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企业有关产品的发展趋势、生命周期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而欲达此目的,就得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
(2)市场预测是经营决策的基础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生产环节郡存在着决策问题。任何企业都面临生产技术、产品品种的选择及其经济效益的评价等许多复杂的问题。对此,若无细致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预测作为基础,就难以优选出合理、经济、可行的方案,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
(3)预测可以把握规律与趋势
事实上,市场预测的中心问题就是掌握市场发展变化规律的问题,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科学的预测可以帮助人们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盲目性和经营的风险。因此,预测也能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帮助企业真正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销售,从而更好地满是市场需求。
(4)市场预测有利干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提高经济效益是经营管理的目标。而搞好经营管理的条件之一就是积极做好市场预测工作。在企业工作中,进行任何一项科研或技术经济项目,都要讲求经济效益,使之达到技术上的先进可行,经济上的合理可行,这同样也需要对--系列有关的指标进行科学的预测。如果不作经济效益方面的预测,有可能出现研究成果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可行的,在经济上却是不合理的,或者试制出的产品市场不需要或早已饱和,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市场预测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预测的工作程序
市场预测需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以下工作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
预测目标指通过预测要了解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预测目标是整个预测工作中首要的一步,它反映较长时期内市场发展变化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预测目标包括确定预测对象、预测范围和内容、预测方法的选择等一系列工作内容的安排,如果没有明确的预测目标,预测工作将会带有盲目性。预测目标既关系到当前的经济活动,又关系到预测的其他步骤,如搜集资料、规定预测方法等等。预测目标的明确与否是整个预测工作的基础,只有目标明确,才能组织力量,各方协同配 合,为共同实现预测目标而努力。
在确定预测目标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现象涉及的范围广泛,市场情况干变万化,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择,为决策提供依据,还必须明确所要预测的具体对象。对象不同,所需的资料,预测的范围、内容,预测的层次相期限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预测之前必须事先明确具体的预测对象。
(2)搜集整理预测资料
预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预测的精确度,当然,影响预测工作精确度的还有计算与判断等因素。搜集整理资料;并按预测要求分门别类建立 "商品档案",是搞好市场预测的重要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占有的资料越充分,对问题的分析就越详细,越深刻。为此,要扩大资料的来源。除现成的直接资料来源,即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内部积累的信息资料,包括有关的政策法令,购买力及其投向的变化数据,主要商品市场供需资料等外,还要注意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有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进行直接调查,掌握更多约有关预测的第一手资料。这类资料最能充分反映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要花大力气进行搜集和整理。在搜集资料时,应从各个方面、不同渠道交叉搜集,相互配合,并不断更新,尽量使搜集的资料完整、全面而系统。
得到资料后,要对其进行系统整理、编号、汇编、列表、计算百分率等,使其变成有使用价值的资料,为预测服务。
(3)选择预测方法
选择正确的预测方法是提高市场预测精确度的又一重要因素。各种预测方法都有其不同的原理、特点和适用性,要根据预测目标和资料占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判断、数据计算相结合的预测方法。不能单打一,更不能"一刀切"。有些可建立数学模型,有些则可用简单数学方法进行预测,有的又可凭经验推算,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
由于客观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在预测时要同时采用几种预测方法,进行比较、验证,然后作出判断,以减少大的失误。在选择和运用预测方法时,还要注意事物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因为事物的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延续性,可以根据过去和现在,推测未来事物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能够根据某一事物的变化,推测出另一事物所产生的相应的变化。因此,在预测时要注意其中必然存在的各种依存关系,尽量剔除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使计算结果误差最小。
(4)分析预测误差
预测误差是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预测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预测值只是一个近似值,是在实际发生以前进行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偏差。所以它只能近似地反映未来,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但是预测误差过大,就会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精确度,失去预测的意义,所以要分析预测的误差。
首先,要分析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尽量避免误差过大。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见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也是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推断和预算。虽然事物的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有序性,但事物的未来发展难免受到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必然与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距离,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预测是一种有条件的预测,是假定未来变化基本是在过去变化基础上的延伸或重复,但在实际中往往并非如此,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各种影响因素在不断产生与变化,叉造成了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偏差,产生了一定的误差。当然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很多,如数据资料有误差,计算上有差错,或者建立的预测模型不够精确等等。为了使误差达到最小,在预测中要深入分析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其次,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测定预测误差,求出标准误差,作为衡量误差的标准。测定误差的大小可分别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均方误差方根等方法。通常采用均方误差方根来测定更为正确。均方误差方根得先计算出各期某一事物的实际数与预测数的离差,再把每个离差平方起来,并计算这些平方数值的算术平均数,得到均方误差,最后将均方误差开平方,所得的方根就是均方误差方根,又称标准误差。在选择误差时为什么不直接用各期的误差,而用
平方后的各期误差呢?这是因为各期误差可能有的是正值,有的是负值,直接相加就使得一部分误差被抵消,影响其正确程度,所以要平方后再相加,求均方误差;又由于我们要求的是误差,而不是平方后的误差,所以要再开一次平方。标准误差公式,把一段时期的全部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求出标准误差,作为衡量误差的标准。如果预测的误差偏大,超越标准误差界限,预测人员就应该分析产生的原因,重新预测,使误差控制在界限之内,以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5)确定预测值,提出正式预测报告
市场预测的目的,就是为制定市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上述各项工作后,预测者将不同的预测方案利弊得失进行比较,择优选定可靠而肯定的预测值,作为制定当前和今后必须采取的行动计划和策略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还要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预测与现实不符时,应立即进行修改,逐步便预测者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提高预测的科学性。
以上几个步骤,并非截然分开,可以交叉进行,每循环一次,预测的水平就提高一次,从而保证预测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