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量连续10年领跑中国市场、连续7年蝉联全球市场桂冠,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世界微波炉行业的代名词……
在中国家电业,格兰仕微波炉的发展是不断刷新的传奇、是讲述不完的佳话。人们惊叹于它一日千里的成长速度、坚持不懈的斗士精神及其一如既往的“微利”情结。格兰仕微波炉凭什么能做到“世界第一”,而且在成为“世界第一”后仍然保持产销规模、经营效益的连年持续增长?经过三次探访,记者发现,在诸多辉煌表象的背后,默默坚持技术革新、牢牢掌控行业技术标准才是格兰仕十年领跑的不竭动力。
大手笔搞研发夯实“龙头”地位 1992年,格兰仕决定由轻纺转向家电业,就提出了“创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在投产之初,格兰仕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引进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技术、设备,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从发达国家引进国际优质的元器件和领先技术,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生产。在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初期,各项核心技术牢牢掌控在外国人手中,微波炉数千元一台,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格兰仕1997年默默开始了磁控管研发,并在美国组建研发中心,大举吸纳海外权威技术专家,专门从事家电产品尖端技术以及新材料、智能化的应用研究,从此格兰仕在技术上开始由引进消化阶段走向自主开发阶段。
有关专家指出,格兰仕的持续壮大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成正比的。2000年以来,格兰仕的技术投入一直保持占全年销售额三个百分点的投入,仅2000年至2004年四年间,格兰仕的技术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期间开发出数码光波微波炉、不锈钢空调、光波空调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销对路的专利产品。
除了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不遗余力,格兰仕微波炉的核心自我配套能力也呈跳跃式发展,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据透露,格兰仕不仅具备年产销2500万个变压器的能力,其自主开发的磁控管生产线也开始规模化扩张。掌控磁控管、变压器等核心元器件的开发和生产能力,保证了格兰仕微波炉的全球供货能力,更令其龙头地位“坚如磐石”。
用光波技术改写微波炉发展史 2001年,喜讯从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传出: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应用数码光波技术的光波微波炉问世了。当时的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个新产品的诞生,将给整个微波炉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微波炉都不过是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公司发明的微波炉的翻版,改动是有限的。
与传统的微波炉相比,光波炉采用光波与微波双重杀菌的技术,能在段时间里彻底消灭各种病菌,杀菌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它在烹饪中不破坏食物的分子结构,使食物保持原滋原味,更营养更健康,这些独特优势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据了解,批量上市之前,格兰仕光波炉就已赢得了欧洲采购商的200万美元大单。2002年,格兰仕把在欧洲试销成功的光波炉带到国内市场,这一年就创下了120万台的销售纪录,“光波旋风”开始席卷全球微波炉市场。特别是2003年,光波炉作为抗击“非典”的产品被输送到全国许多大型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光波炉作为“健康卫士”、“消毒状元”更是声名雀起。随着格兰仕光波炉的火爆热销,光波炉成为市场主流,许多品牌的微波炉一夜之间都披上了“光波”的外衣,“鱼目混珠”误导消费。 据有关专家介绍,光波消毒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杀菌、消毒手段之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病菌。由于光波发生器制造成本贵,原来由美国公司开发的单纯光波炉的价格就十分高昂。格兰仕依托其“世界第一”的超大规模,不仅开发出功能更全的光波微波组合型产品,而且单机开发成本更低,2002年,在美国一台单纯光波炉折合人民币要上万元,而格兰仕数码光波微波炉只要三四千元;坚持“国内便宜国外贵”的定价原则,格兰仕光波炉在国内的上市价不过一千多元。随着格兰仕微波炉产销规模从1200万台跃升到2000万台,短短几年里,格兰仕光波炉的品种多达上百种,尖端的数码“一键通”系列光波炉的中国零售价格只要1100-1200元,五六百元就可能买到一台功能强大的中档光波炉,今天,光波炉已经成为许多百姓家庭的生活必需品。技术领航续写不败传奇
近年来,格兰仕微波炉已经走过了技术的引进、吸收阶段,全面掌控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技术上的进步,使格兰仕微波炉的竞争力不断加强。十年来,格兰仕共开发出了2000多款微波炉产品,并以市场开拓和研发实力将整个微波炉行业带入多品种、高性能、个性化、人性化、功能多样化的轨道。由于格兰仕在坚守“薄利多销”市场战略的同时不断推出高新技术产品,高档市场需求提前被激发了出来。 格兰仕执行总裁梁昭贤指出,中国家电业需要在技术创新上抢夺制高点,要掌控全球家电制造,须先控制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研发,自我配套能力和技术领先是中国家电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目前,格兰仕已掌握了1000多项专利专有技术,尖端的光波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微波炉和空调产业。据调查,近年来,日本、韩国的著名跨国公司也开始模仿光波技术,格兰仕在技术上从引进、模仿到消化、集成,如今已经开始走向技术领先,并主动向日、韩企业展开技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