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直销拿牌公司 拿牌前的海外直销公司
2005年召开的“世界直销联盟代表大会”虽然在国内没有大规模报道,但参会的李金元总裁、陈得发教授等人却带来了极为重要的信息:海外企业对于国内直销市场非常感兴趣。整合营销,将是未来直销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对于这些海外企业来说,国内直销市场又是陌生的。店铺林立、不允许团队计酬、单层至上……让它们对“中国直销”充满了疑惑:进入内地之后如何得到政府认可?怎么具体操作?如何跟拿牌企业抢市场……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蛋糕再大,一口咬下去也难免会咬到自己的舌头。因此,本文主要将盘点1998年之后以各种方式进入内地的海外直销公司。其中有规范经营、踏实布局的;有在条例出台之后选择放弃的;有将“偷渡”进行到底的;也有偷渡之后试图“漂白”的……由于中国内地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未来内地市场绝对是海外直销公司们的必争之地。而这群已经“试过水”的公司的成败得失,必将给后来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价值。修成正果代表公司:如新、康宝莱aihuau.com想必2003年1月8号,如新105家店铺在内地四省一市同时开业的盛况,还让业界人士记忆犹新。但其实如新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对内地市场的投资,包括,设立上海和北京的研究设施、浙江省的生药萃取技术中心及华茂保健品加工厂、上海的个人保养品工厂, 上海生物光子扫描仪加工厂等。1999年底在内地开设了第一家丝昂专卖店。1998年到2003年的四年间,如新在内地的投资就超过了8,000万美元,而且非常谨慎地采用“专卖店+专职销售员”的形式经营,其间鲜有“打擦边球”的情形见诸报端。同时,此时的如新就开始了公益方面的投资。几年来,“善的力量”基金会共投入近60,000美元,赞助“中国希望工程”项目建造位于浙江省淳安县的希望小学。如新希望小学奠基典礼于2002年3月举行,并于2003年9月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这样的投入和规范使得如新在内地正式铺开业务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并在前期迅速获得了跟“转型十家”同等的地位。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后,如新率先向公司所在地的主管部门—上海市工商局,提交了直销牌照的申请,等待三四个月后的“春暖花开”。而作为今年最为活跃的外资直销公司之一的康宝莱,所走的路跟如新有着惊人的相似。康宝莱在内地的投资计划始于1997年。1999年,康宝莱投资1,700万美元在内地建立了生产工厂;2000年,占地3,600平方米的工厂落成并投入生产;2001年,康宝莱(中国)销售与服务中心成立,首批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有七种。2001年到2004年9月“厦门会议”之前,康宝莱在内地纯粹采用零售模式,通过店铺销售产品。在“厦门会议”之后,康宝莱宣布全面进军内地直销市场:先是在2004年10月将“财务神童”钱港基招纳旗下,然后从2004年11月份起筹备直销业务—投资550万美元在各地开展直营店的选址、装修。康宝莱的业务员们也开始活跃于市场和互联网,公司业绩得到大幅度提升。据悉,2004年康宝莱在全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在华的销售额却不到100万元,这跟其七八年来的巨额投资相比,实在“羞于出口”。不过,康宝莱显然并不急于一时,仍然不断加大其在华的“筹码”—2005年9月20日,康宝莱在青岛开张了首家直营店,其后,福州和沈阳等地的直营店也相继试营业。同时,康宝莱还对其苏州工厂进行了扩建,并更新了在华的产品线,将产品种类扩大到了20余种。虽然记者没有打听到康宝莱是否已经向上海市工商局提交了申请,但其全面负责内地业务拓展工作的销售部副总裁任国文坦言,康宝莱在各地的积极布点,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第一批直销牌照。业界人士评论,拿牌对于如新和康宝莱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悬念。它们之所以在“禁传”之后还能获得这样的发言权,跟前期不计得失的巨额投资有极大关系。首先,它们非常重视前期投资。如新目前在华的注册资本额为2,900 多万美元。在其资料中表明,在内地设立的生产和研究设施,在其全球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如新全球每年超过1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中,近 25% 来自采用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开发并提炼的原材料制成的产品。因此,如新还将继续在内地进行研发和生产投资。而康宝莱则更彻底地表示:“未来不排除将总部迁往中国的可能!”其设在内地的总部宽达1,600平方米,彰显着扎根内地的决心。其次,二者都“入乡随俗”,纷纷以店铺模式进驻内地。由于如新和康宝莱考察内地的时间是在非常敏感的1997、1998年,见证了直/传销由盛入衰的历史。但它们并没有因为“直/传销”被禁而退出,反而参考其他企业的做法开起了自己并不熟悉的店铺。除开之前它们开的传统店铺不说,目前二者在直营店的开设上都战绩不菲,如新3年时间开设了200家,而康宝莱半年时间开设了30家。第三,重视员工的本土化。如新正式进入内地之后,其集团执行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林克礼举家搬迁到中国上海,以体验中国文化,熟悉亚洲市场;而其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总裁邱锦云,在亚洲地区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管理经验。在康宝莱,则以钱港基的进驻而特别引人注目。但其中国区业务的另外两个骨干—市场部副总裁郭丽华女士,销售部副总裁任国文,也都是华人并都在某直销龙头企业的中国总部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第四,重视媒体关系。从如新和康宝莱近年来合作的媒体中,我们不难发现,其选择的都是在全国或各省份知名的报纸、杂志、网站,而且目前几乎出现天天新闻不断的情况。如此大信息量的正面报道,让大众不接受都难。由此可见,海外公司如果想要在内地直销市场上一帆风顺,首先必须适应国内的“店铺”模式,其次要通过投资建厂等方式展示出立足市场、永续经营的决心,最后还要注意多个销售渠道的整合问题,避免发生冲突—在这个方面,如新吃过亏,康宝莱做得好一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新、康宝莱的后继者应该是近期扩大店铺数量、加强形象宣传的克缇公司。由于其状态处于前二者在2003、2004年的阶段。因此这里不把它作为重点进行解析。偷渡→漂白代表公司:立新世纪、莱科萨斯很多直销人都不喜欢媒体提到公司的“漂白”问题,因为这证明公司在某个阶段是“黑的”。但记者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漂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愿意接受“漂白”的公司至少有直面错误的勇气,也有纠正错误的诚心和实力。从这一点来说是可嘉的。关于立新世纪,本刊已经有很多专稿对它进行报道,这里不再赘述。唯一要指出的是,它所犯的最大错误是默许(甚至暗中支持)经销商的“偷渡”行为。从公司的角度出发,这是为了减少前期开发市场的风险,甚至是一笔“无本万利”的生意。但是对于内地市场来说,偷渡不但搅乱了市场,还带来了税收方面的巨大损失。因此,立新世纪从2004年以来就频频遭受相关部门打击,在拿牌方面也具有相当的难度。为了不放弃这块“全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立新世纪开始进行形象修补:2004年6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中英文商标,在卫生部报备近300种产品;2005年8月,成立南京筹备处,投资1,000万~2,000万美元建立厂房并开始设立专卖店。当然,其中还包括让立新世纪的经销商们最为自豪的和同仁堂的合作。虽然我们无法得知立新世纪是否能够拿到“第一批牌照”,但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拿牌对于立新世纪来说,只是早和迟的问题”。另一家“早晚都会拿到牌照”的公司是莱科萨斯。其实它比立新世纪更早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开设店铺。2004年6月25日,NHLC(莱科萨斯母公司英文名缩写)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其全资拥有的分公司——莱科萨斯国际(中国)公司,已获得了在内地设立开展“批发零售”业务的执照,被批准的零售执照有30年的期限,并要求资本投资1,200万美元,其中的800万美元投资必须以现金方式在3年内投入。批发零售商店叫做“Lexxus体验店”。不过,遗憾的是,莱科萨斯重蹈了1997年仙妮蕾德公司的覆辙,也将会为经销商的“偷渡”行为付出代价。业界有人评论,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莱科萨斯的产品定价太高,非一般工薪阶层能够消费,用偷渡的手法从国外进货,再用直销方式操作,显然比做“批发零售”要赚得多得多。虽然外界舆论环境不利,但莱科萨斯的高层仍表示不会放弃内地直销市场。其母公司总裁 Mark Woodburn曾透露:“我们所获得的零售执照将是我们获得直销执照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其执行长Terry La Core也直言不讳:“内地市场这么大,是我们将来投资的重点之一,公司已决定将在中国市场上进行大量资金投资。”由此可见,“漂白”真的是件无奈又痛苦的事情。虽然前期赚到的利润也许足以冲抵“漂白”时所需的投资,但是公司丧失的声名代价,却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偷渡→退出代表公司:优莎纳优莎纳公司在内地从声名鹊起到全盘退出,仅仅只有两年之隔。因为优莎纳在2004年被点名进入“厦门会议”,所以,虽然同样是“偷渡”,优莎纳却比立新世纪、莱科萨斯来得更加轰轰烈烈,体面得多。而退出,据其经销商透露是由于“政府不满其公关手法的高调”。虽然记者无法弄清事实的真相,但优莎纳公司确实是放弃了近期进入内地直销市场的打算。不过,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优莎纳在洗刷双轨公司的恶劣形象上,确实功不可没。其一是因为该公司从未默许过经销商的偷渡行为,并规定“在公司没有开业的国家/地区,不允许办理加入”。仅去年在香港地区就开除了1,400名内地加入的会员,还通过种种方式杜绝内地及香港地区经销商的“招募”行径;其二是在得知直销条例的严格之后,该公司谨慎地选择了暂缓进入,没有表现出双轨公司一贯的急功近利。能做到如此,也难怪很多业界人士对优莎纳都非常看好。同时,优莎纳的退出也不仅仅为一种明智之举—条例已经将内地直销划到广义范畴的直销之外,没有一家公司能够预测未来的走势,也没有现成的操作模板可以参考。此时,以退为进、静观其变,对于企业来说,比冒险进入更胜一筹。观望代表公司:美乐家、长青虽然在未来会有很多海外直销公司进入内地市场,但是目前呼声最高的非美乐家莫属。早在1997年,美乐家就进入了我国台湾地区,在2000年进入了我国香港地区,但其正式布局内地市场却是在2003年7月。当时,其台湾及香港公司总经理刘树崇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东风!”他口中的“东风”,显然指的是内地直销业的立法开放。因此一个月之后,就有美乐家的经销商进入内地运作,但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什么气势—这跟公司没有正式进军内地直销市场有很大关系。但,没有进入不等于没有动作。据悉,美乐家在内地已经设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并于上海建厂,但生产的产品主供亚洲其他国家/地区销售。虽然在2004年6月8日,美乐家国际事业部总裁柯迈凯曾表示:“对中国内地市场,美乐家将以门市形式销售产品。”11月,其台湾分公司行销处处长游淑慧表示:“美乐家正在考虑新的计划。”但在这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面,业界却没有见到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不过,有经销商告诉记者,刘树崇在2005年多次进入内地考察市场,拜会经销商,很明显是在做前期市场的铺垫。有业界人士称,美乐家之所以没有实质性操作,跟目前传出的,第一批拿牌公司中外资企业只有10~12家有关。“美乐家挤上第一班班车的机会有点玄,与其现在盲目扩张,还不如等待时机,拿第二批牌照。况且目前美乐家在台湾地区的销售呈现一片大好的趋势,这也使得其目前对于内地市场持观望的态度。”跟美乐家持同样态度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的长青公司。虽然长青的九个生产厂中有两个都在内地,但由于政策的原因,使得长青一直在观望内地直销市场。而现在条例出台之后,长青又很自然地调整了计划,将正式进入的时间推迟到了2006年。与其他海外直销企业相比,长青显得稳重和踏实—其直销商严格遵守公司规定,没有进入内地开拓市场。不过,到目前为止,长青集团在内地累计投资300余万元,跟政府要求的8,000万元注册资金、2,000万元保证金相比,还差一大截。同时,在店铺的设立上,长青也欠缺力度。这些都注定了它还会观望内地直销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应该说,目前这个阶段像美乐家、长青一样选择观望的直销公司非常多的。特别是2005年天狮总裁李金元参加了世界直销联盟代表大会之后,有越来越多的直销公司对于内地市场感到新鲜和有趣。但评论家认为,由于它们对于这块陌生的市场毕竟还不熟悉,所以会在观望和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进驻之路。隐蔽操作代表企业:安旗、爱可欣据说,安旗和爱可欣在美国的总部同处一层大楼、面积等大的“邻居”。不知道这个巧合是不是造成目前它们不仅在操作方式上相似(都曾宣称是电子商务),还具有相同遭遇(都曾受到工商部门的严厉打击)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两者都没有进入内地,因此经销商们都是通过周边地区的朋友拿货,再进入内地市场销售。虽然安旗总裁陈力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安旗将会拿到第一批直销牌照,但是业界对此几乎都持否定的态度。而爱可欣的经销商就更为公开地宣称:“我们做的是电子商务,相关部门不让拿牌照,怕与直销混淆。”由此可见,虽然条例对于市场的规范异常严格,但由于利之所在,必将还会催生一批隐蔽操作的偷渡企业。它们的隐蔽方法通常包括邮购和“电子商务”两种方式。现在邮购(以慕立达为代表)因“技术含量太低”几乎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因此依赖互联网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不过,对于这些企业向往内地市场,同时又不想承担正常开发市场的政策风险,不想花太大投入的现象,某业界专家称,“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相关法规正在完善之中,对于互联网的监控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铤而走险只能避过一时,最后只会越走越艰难。”而国家工商总局打传处的吴雁处长也表示,未来国家工商总局除了对传统的9种传销模式进行严厉打击之外,也将特别关注利用互联网等技术行传销之实的行为。“一旦查出违规行为,将严惩不贷”。
更多阅读
中国平安复牌后高开低走,是庄家使坏,还是物无所值? 跳空高开低走
中国平安花巨资收购深发展,今日两股复牌。复牌后的深发展涨停开盘,而中国平安则高开4.6%,但此后两股分别下跌。到11点04分,深发展涨幅降至6.07%(21.34元),中国平安涨幅仅为1.66%(45.85元)。此前,关于此收购事件,无论机构还是散户大多喊涨,(尤其
中国直销发展历史 中国所有直销公司
一 中国直销的诞生直销这种销售方式,自人类迈入群居生活起就已经诞生了,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伟大发明,那时的人类为了生活方便,就用以物换物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所缺之物,这就是最原始的直销。 近代直销起源了美国。1910年美国当时的7家
CLOT中国第一潮牌陈冠希(EDISON) sunedison中国
CLOT:EDISON陈冠希创办的服装品牌CLOT,并自己参与服装的设计、用料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国第一潮牌,并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CLOT是一个LIFESTYLE的公司,创作服装,包括CLOT品牌服装以及在香港的JUICE店铺、策划PARTY、帮助香港一些
中国拿牌直销公司-中国直销公司排名榜_国内直销公司优势比较 直销优势
中国拿牌直销公司-中国直销公司排名榜_国内直销公司优势比较[特刊]中国拿牌直销企业网络运营讲师之原分享:如何做直销(最新直销心得)! 直销网络运营讲师QQ2452440798我叫之原,经营直销事业,收获很大,21世纪选择直销选择不对努力白费,不
2014直销公司排名中国直销公司名单 合法直销公司名单
2014直销公司排名中国直销公司名单这是按国家商务部获得直销牌照的名单来列的,不存在什么业绩,这个只是针对了解直销的朋友一个参考,这样可以分清哪家是合法的,哪家是还没有获牌照的,或者就根本没有这样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3家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