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拉裤子 挖出奥利拉



挖出奥利拉

“没有中国的成功,就没有诺基亚的成功。有了诺基亚在中国的成功才有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

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NOKIA公司一个朋友的电话,告诉我约玛·奥利拉要来了,我的直觉立刻告诉我,这将是他作为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最后一次来到北京。他,终于选择了中国作为他“完美谢幕”的最后之地。

老实说,自打柯达总裁选择在中国“谢幕”之后,我就深信还会有更多的商界巨子们会选择中国作为其职业生涯的告别之地。因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是在中国实现了其战略上的发展与跨越,越来越多的CEO们是在中国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与价值,也正是在中国这个地方,他们经历了最令他们自己难以忘怀的困难与挑战,狂喜与懊悔,迸发与忍耐……这,就是中国,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这是一个机会与陷阱同在,火焰与海水同生的地方。

NOKIA的朋友证实了我的猜测,约玛·奥利拉将于5月23日参加诺基亚中国园奠基仪式,并于24日接受中国记者的“最后一次专访”。

aihuau.com

“能写出什么好东西吗?”电话那头是朋友期待的声音。而我却久久不能回答,因为我知道一次专访是无法真正把握一个人的,更何况这个人是约玛·奥利拉。

在我15年的记者生涯中,有机会结识了相当多的企业家、管理者。他们成绩斐然,性格各异。但按我的话说,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比较容易”采访的,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家,或许是领袖型居多的缘故吧,他们的表现欲相当的强,我管这类采访叫“拔萝卜”,只要你提好头,找对路,连枝带果、连泥带土,一气呵成。

可约玛·奥利拉就不同了,我第一次专访他是在1996年,距今天整整10年,当时他来北京参加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开业庆典,那是诺基亚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大规模生产GSM系统设备和手机的合资企业。此后,几乎他每一次来中国,我都能见到他,或有采访或听他的演讲。但是说句心里话,他在我的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他似乎是把自己永远放在企业背后的那种人,没有中国企业家的警句连篇,也没有美国CEO们的机智与幽默。他所谈的,几乎都是诺基亚的发展与战略。

我去过芬兰,那里的森林与湖泊广博而沉静,他是芬兰人。

我的经验告诉我,采访这种人不能“拔萝卜”,而要像“挖地雷”那样,小心翼翼地从他的四周开始,听其言,观其行,了解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因为我知道,他担任诺基亚CEO这15年,对诺基亚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个跨国企业在发展历程中的所谓“中国因素”;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折射出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给中国的企业(合作伙伴)、电信行业以及中国人的“移动生活”带来的变化;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管理者最大的成功与遗憾,企业领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这些才是我们要“挖出”奥利拉真正的理由。他,或许走了,但留下的却是真正的财富。

什么是奥利拉的成功秘诀

中国的因素

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离不开在中国的成功。诺基亚从20年前一个鲜为人知的芬兰公司,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和移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中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约玛·奥利拉

2006年5月23日,在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第一天,诺基亚就发布了一条消息,而此时在诺基亚三个字前面已经被冠上这样一个定语——“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领导者”。消息称,诺基亚在华本地化战略又现新举措:由诺基亚中国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手机生产基地组成的诺基亚中国园落户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届时,诺基亚中国区总部、研发机构和已经在开发区发展良好的手机生产基地共同组成诺基亚中国园,从而使诺基亚在中国的地区总部、产品研发机构、手机生产基地和以诺基亚为龙头的星网工业园汇集一堂,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零配件供应、物流、生产和地区总部于一体的移动通信高科技园区之一。

在奠基仪式上,或许是最后一次在中国的演讲,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竟然一改以往的“官方语调”,在致词中发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感慨:“6年前,我曾站在这里,参加星网工业园的首次奠基仪式。那时,我的周围只有一片空旷的土地。在这6年的时间里,诺基亚公司、我们的合作伙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市携手缔造了一页辉煌的篇章。现在,星网工业园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电信制造中心。大约在十年前,我们决定将北京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诺基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事实证明,我们的这一决定非常明智。

在他的致辞中,还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是第一个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造中国总部的跨国公司,对此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相信他的这番表达是出自真心的,因为在他担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15年的经历中,战略上的成功是最值得他骄傲的。奥利拉在上任的第一年,就提出了价值驱动战略,这个战略赢得了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奥利拉提出的“专注、全球化、电信导向、增加股东价值”的理念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这为诺基亚在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个价值驱动战略有4个关键词,而在其中的“全球化”战略部署当中,所谓的“中国因素”是决定性的。正如奥利拉自己所言:“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离不开在中国的成功。诺基亚从20年前一个鲜为人知的芬兰公司,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和移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中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5年,约玛·奥利拉在诺基亚中国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对诺基亚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因素”做了总结,在他看来,2005年也是诺基亚的140周岁生日。作为当今世界领先的移动通信公司,诺基亚还依然年轻,并充满活力。事实上,当诺基亚决定移动通信业务走出芬兰、迈出全球化第一步的时候,中国是其最早选择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

他说,在过去的20年里,他从未动摇过对中国的承诺,诺基亚的决心也赢得了丰厚的回报。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离不开在中国的成功。

“二十年前,诺基亚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当时仅有五名员工,那时的中国经济也即将腾飞,全国电话普及率不到0.6 %。坦率地说,诺基亚刚进入中国时并没有预料到中国将会发生的奇迹。相反,我们进入中国,是因为我们坚信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政府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决心和毅力;我们进入中国,是因为我们有着与中国共成长的谦卑承诺。我们知道,没有中国的成功,就没有诺基亚的成功。有了诺基亚在中国的成功才有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心里话。

人的因素

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并说“OK,就这样吧。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将仅仅停留在对问题的讨论上。

——约玛·奥利拉

“我这次来华,是受王岐山市长的邀请,参加了北京市长顾问会,并会见了很多政府官员和客户。除此之外,我昨天参加了诺基亚中国园的奠基仪式。大家可以看到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在中国进行整体运作,将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实现对中国市场更多的承诺。我们在中国会继续推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这次来中国,是我担任诺基亚CEO的最后一次访华。从6月1日开始,我将担任诺基亚的非执行董事长,同时也担任壳牌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我仍然期待诺基亚在中国有更好、更辉煌的发展和未来。”这是奥利拉在5月24日最后一次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的开场白。他没有等到记者的提问,就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和安排,阐明了这次采访的意义。由此可见奥利拉是一个严谨的人。

对于这一点,他的中国同事有着深刻的印象——

“他的眼睛像鹰一样犀利,他关注细节,不允许犯那些低级的错误。”

“他发现了错误就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并告诉你下次不要再犯。”

“他非常注重团队的作用,在他嘴里,我很少听到‘我’字,他总是在说‘我们’。”

“他是个严谨的人,但不刻板。他总是在鼓励周围的人们去创新,并且给人们这样的机会。”

……

专访时,当我把我听到的一些对他的评价转述给他的时候,他一贯严肃的脸忽然笑了,笑得是那么的开心。“像鹰?!你能告诉我谁说的吗?”语气甚至像个大孩子般地恳求。当我也开玩笑地告诉他,我有权保护我的消息来源的时候,他又笑了。但随后,他又陷入了深思般的严肃——

“我知道人的因素对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我不认为我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我只是有非常好的洞察能力。也许芬兰人都比较谦虚低调、比较简单。但对工作都十分认真和努力,同时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自豪。我对人非常诚恳和直接,我的风格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并且看到了就要说和做,还有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也是我非常看重的。”

了解奥利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和怎么样的CEO也是很关键的。

 奥利拉裤子 挖出奥利拉
“没有奥利拉,就没有今天的诺基亚”。这是许多人的共识,但是奥利拉本人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他更愿意把诺基亚今天的成功归结为诺基亚的管理团队。在诺基亚,任何一项重要任务都是交给一个团队来完成的,管理一个公司也不例外。在诺基亚,不常听人们说起奥利拉,他们更习惯于说“我们”。

团队的稳定确保沟通和默契,诺基亚的战略往往能很快确定,并且严格执行,速度是诺基亚的法宝之一。在电信泡沫阶段,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更换了领导人,但是奥利拉依旧稳如泰山,这和团队的稳定有很大的关系。

在奥利拉的影响下,诺基亚的文化也体现出平衡、创新、学习、价值和尊重。这种文化的诞生帮助诺基亚在后来的发展中保持了既快速又平稳的态势。

对奥利拉有类似评价的人不仅仅来自于公司内部,他的客户与合作伙伴同样能感受到他的这个特点。

总部位于苏黎士的ABB公司总裁Goran Lindahl说:“奥利拉具有将人们团结在他周围形成团队的能力。在这个团队中,人们可以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并归纳出一个结论。然后,他担负起责任,并说‘OK,好吧。我们来做这个’。”这就是奥利拉的管理方法中的重要方面。

我想诺基亚的成功一定也是管理的成功、文化的成功、人的成功。

1999年,奥利拉参加上海财富论坛时,有位中国企业家曾经问他“什么是决定进入一个产业的要素”?奥利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评估当时情况的关键问题是要搞清楚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来建立这一产业,以及是否有建立起良好的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因素,然后看看价值链中是否包括这些因素,调研与开发、市场与生产,所以说我们不能从零开始,每一部分里都必须有积极的成分,而人们能够表达自己并能竭尽所能,所以有了正确的管理和新的投资,我认为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成功的企业。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这不禁使人想起诺基亚当年的一则著名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

  

过失的因素

“我不相信‘过失导致消失’的说法,我坚持的是‘过失导致发展’的观点。”

——约玛·奥利拉

  

中国喜欢对人作出历史性的评价,尤其是在他“告一段落”的时候,而此时的奥利拉恰恰就赶上了这个时候,于是有关他的功与过、是与非,都成了人们总结的内容。他又是如何面对这些所谓“过失”、“遗憾”的呢?

“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在我们这种情况下,要想成功从事某一事业,你需要能力、勤奋和意志。这是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大家都是人,谁不犯错呢?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前进。如果你看看我们的高层管理团队,我们的团队和1992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但没人离开。我们经常有争执、有分歧,也有人犯错,但是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然后进行探讨,从不担心受到同事的训斥和不公正的待遇。”这就是他的回答。

有人曾经问他具体犯过哪些错误时,奥利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诺基亚手机产业在1995和1996年遇到的困难,这是我和整个诺基亚手机管理团队的错误,我们没有全力建立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以支持每年百分百的增长。尽管这些系统没有到位,我们还是一味地往前冲。但是在九个月内就恢复过来,而且变得强大了。那几年竟变成了我们比较辉煌的时期,尽管许多人说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辉煌的时期还在我们前面,1998到2000年我们经历了真正的辉煌,得力于我们到位的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我们比任何公司都要成功,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奥利拉对于“没有全力建立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失误的反思,很快在中国、在星网(国际)工业园的运营模式中得到了补偿与发展,创造出不仅在中国、即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星网模式”——星网(国际)工业园作为诺基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诺基亚在全球按照产业链模式建设的高科技生产基地。这种模式通过对人员、信息和实际物流的全新整合和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提高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资源使用的效率,实现零库存和规模经济,从而极大地增强北京诺基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国际竞争力。

用奥利拉的话说:“星网(国际)工业园以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吸收数十家供货商落户工业园,有外商独资企业,有中外合资企业,也有本地企业。所有在这一诺基亚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都将获得巨大的收益。外资企业会因极具竞争力的本地原材料和劳动力而大幅降低成本,本地企业会因严格统一的国际标准运作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并进入国际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价值链上所有环节都紧密配合,力争达到天衣无缝,最终实现‘零库存’。”

“说到犯错误,我想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犯错误,不然企业也无法发展。诺基亚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发现错误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改正,最终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在过去的3到5年中,我们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当然其中也犯了一些小错误,但我们很快地纠正了错误,实现了我们的发展目标。”奥利拉强调:“我不相信‘过失导致消失’的说法,我坚持‘过失导致发展’的观点,我把失败看成受教育。我几乎没有辞退过任何员工,因为员工总有失业的压力和恐惧感,影响了创新意识;有创新就会有失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在奥利拉看来——“只有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公司保持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约玛.奥利拉

诺基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85年加盟诺基亚公司,在担任了公司一系列关键管理职位之后,于1992年开始掌管诺基亚公司。作为首席执行官,他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企业战略,成功地重组了原有的公司结构,并同他的团队一起将诺基亚公司进一步塑造成为移动电话和移动通讯网络市场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他的领导下,诺基亚公司成长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并在5个主要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编者按】 “这次来中国,是我担任诺基亚CEO的最后一次访华。从6月1日开始,我将担任诺基亚的非执行董事长,同时也担任壳牌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我仍然期待诺基亚在中国有更好更辉煌的发展和未来。”这是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最后一次“完美谢幕”时的开场白,作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他将与他的诺基亚共享辉煌。《新智囊》作为一个管理读本,也希望通过这次“最后的专访”,帮助我们的读者从这位“功成身退”的英雄的话语中,再获得一些管理上的启迪。

我没有成功的秘诀

——奥利拉的最后一次专访实录

企业的发展没有所谓的成功秘诀

问:我们都知道,芬兰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工业基础也不是非常好。我们一直认为,这样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成就一个世界型的企业是有难度的。但您用不长的时间就使诺基亚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通信企业。对诺基亚的成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分析和说法,我想知道您自己的评价,人们总想知道是否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诀?

答:我认为企业的发展应该说没有所谓的成功秘诀。在担任诺基亚CEO的15年时间,我认为管理是一系列特别因素的结合,不是一个单独的因素,要各种因素共同协作,才能成就一个全球的成功者。当年,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就是发展移动通讯。我们对通讯技术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在芬兰我们有非常出色的通讯方面的人才,诺基亚能够得到今天的发展我们非常自豪。

我认为我们在这两个领域可能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或更突出。第一、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比竞争对手更早地认识到了移动通讯将是有前途的产业,手机将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在那时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并且我们不断加大了投资来实现这样的预想。 第二、我们比较早地预见到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机构。在中国我们也比较早地建立了办事处并开展业务。在印度、非洲、拉丁美洲,包括在美国,我们都设立了广泛的办公机构并开展业务。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手机,另一方面是网络基础设施。

还有两方面我也想提一下,首先是诺基亚的文化,诺基亚特别强调价值观,我们的管理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员工在非常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我们强调长期的成功,而且我们非常关注员工的感受和员工自身的成长。第二是意志,我们诺基亚人都抱着必胜的意志去工作,这是诺基亚人必须具备的一点。

我说的这些,你可能在一些书本里都看到过,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真正做到了,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功。

我们不能输掉这个市场,我们不喜欢失败,我们认为有能力做得更好

问:我想请您回顾一下,特别是在您担任CEO之间,做过很多与中国有关的决定,有没有您认为最值得您自豪、最正确的决定,有没有让您觉得遗憾的错误决定?

答:我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个决定是:我们在1993年-1994年间比较早而且大规模地在中国开始投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发,二是生产。说到犯错误,我想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犯错误,不然企业也无法发展。诺基亚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发现错误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改正,最终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在过去的3到5年中,我们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当然其中也犯了一些小错误,但我们很快地纠正了错误,实现了我们的发展目标。

问:在2004年之前,诺基亚手机在中国还不是市场第一时,您当时的感受是什么?造成当时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我们当时感觉我们不能输掉这个市场,我们不喜欢失败。我们认为有能力做得更好。之后,我们在中国实施了更好的战略,在产品分销渠道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同时在产品组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两点帮助我们取得了在中国的成功。

 

诺基亚不是一个人的舞台

问:您退居幕后以后,对诺基亚的未来有没有一些担忧?

答:诺基亚不是一个人的舞台,我也不认为是某个人成就了今天的诺基亚。在诺基亚,我们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们的管理是一种同事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说从上到下、命令式的管理风格。我们非常崇尚大家之间多做各种各样的沟通,然后共同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决定做出以后,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这个责任,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诺基亚现在的管理层,既有在诺基亚服务多年的人,也有很多新鲜的血液。我对于诺基亚的管理层充满了信心,我们新上任的CEO在诺基亚已经有很多年的资历了,我对他也非常有信心。而且诺基亚现在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好,因此我认为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并继续往前发展。

  

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我也希望自己能学一些新东西

问:您为什么决定辞去诺基亚CEO的职务?您认为新任的诺基亚CEO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他必须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答:我在五六年前就向董事会提出了我的这一决定:最晚在2006年夏天辞去诺基亚CEO的职务,这对公司总体的发展是有益处的。我担任CEO的职务已经15年了,一直觉得应该有一个新的领导层带领公司进入下一步的发展阶段。我现在非常高兴能够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我的大脑还可以思考一些新的问题。因为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我也希望自己能学一些新东西。

我想挑战是无时不在的,未知的。但是未来3-5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肯定要面临这样的挑战,因为整个行业发展的步伐非常快,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从长远挑战的角度看,未来5-7年,我认为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将会对整个移动产业产生重大的、戏剧性的影响,可能将影响到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手机、基础设施业务等等,对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我有非常好的洞察能力

问:我们知道有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您做到今天的成功,可否向我们描述一下您的性格?

答:芬兰人都比较谦虚低调、比较简单,但对工作都十分认真和努力,同时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自豪。我对人非常诚恳和直接,我的风格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并且看到了就要说和做,还有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也是我非常看重的。

问:您的中国同事都认为您很严厉,有人说您的眼睛像“鹰”,您同意这个评价吗?您又是如何评价您的中国同事的?

答:(大笑)像鹰?!你能告诉我谁说的吗?我不认为我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我有非常好的洞察能力。我每年要来中国3到4次,不论是与客户还是与员工的交流,我都觉得非常开心。我也花了很多时间与诺基亚中国的员工一起工作,感觉非常好。我也很高兴地看到诺基亚在中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9251.html

更多阅读

西安修地铁挖出古墓啦 南京地铁施工挖出古墓

西安修地铁挖出古墓啦当年说西安修地铁,大家就猜想,这地方敢见挖就会出文物,能修地铁吗?但发展经济的历史车轮谁也无法阻挡,地铁还是大张旗鼓地开修了。修了好几年,怎么就没听说挖出什么东东呢?难不成是民工挖出来了些小东西偷偷揣兜里了

辽宁修路挖出蟒蛇精 稀有的蛇种有剧毒 修路挖出百岁蛇精

男孩的尴尬请你不要在不该勃起的时候勃起!!辽宁修路挖出蟒蛇精 稀有的蛇种有剧毒2013-05-08 15:17:39|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张荷花《辽宁修路挖出蟒蛇精 稀有的蛇种有剧毒》辽宁修路挖出蟒蛇精 稀有的蛇种有剧毒发现的惨

不可思议!辽宁竟挖出140岁蛇精(组图) 辽宁修路挖出蛇精

不可思议!辽宁竟挖出140岁蛇精(组图)2013-12-10 13:57:35辽宁蛇精化石巨蟒已有4999人查看网上一度疯狂谣传的挖出16 7米长的140岁大蟒蛇精图片事件!传辽宁新宾县修路挖出大蟒蛇精事件:神奇大蛇龄140年、蛇身16 7米长。这次趣闻解密小编

声明:《奥利拉裤子 挖出奥利拉》为网友劳资就是小清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