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倒下 高管为什么倒下

 我们为什么倒下 高管为什么倒下


在2005年年初的一段时间,几乎每三天就有一个上市公司高管被抓,十几家公司牵涉其中,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使人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风险重新关注起来。上市公司高管违规,除极个别属于个人犯法外,绝大多数属于职务行为,而究其原因,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激励不足、约束不到位;有的则说是违规成本太低;还有的甚至归结于管理者腐败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我以为,这些看似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其背后制度性的结构矛盾远没有被认识清楚,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改革开放20多年,有关高管激励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而远未形成正式的制度。所有这些解释都忽视了一个深刻的制度背景,即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公司治理的制度变革就一直远落后于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体现在产品市场和物质资本市场上,而与高管激励相关的人力资本市场层面没有根本性变化,甚至在有些时候被视为禁区。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制度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各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是股东、债权人与高管之间责权利的划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相互间的制衡;二是公司管理,是在既定的治理框架下,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随着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管理者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对变化的环境和竞争格局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于是管理者努力推动企业财富的增加,必然会启动管理者对人力资本物质化的内在需求。然而由于现行治理制度的缺位(主要是国有股东目标的多元化)、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乃至整个社会信用的不完善,公司治理难以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其结果就是治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市场化要求之间发生冲突,而那些已经倒下或者还将倒下的高管们,就成了这种冲突的牺牲品。

  就像时速200公里的机车在只能承受150公里时速的钢轨上奔驰,列车不出轨才令人奇怪。在这种情况下,高管们有三种选择:上策是在开之前或过程中合法地更换钢轨;中策是降低时速以满足钢轨的耐受力;下策是违反现行制度规定,另起炉灶或另辟蹊径更换钢轨。上策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其操作难度较大,而中策显然有违高管们的职业精神,于是尽管高管们知道是下策,最后也选择之,而其中或抱有侥幸的可能。我在西北调研一家上市公司时,其董事长说过的一句话,或许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明着拿那么多钱甚至股份,那这个位置可能也就坐不长了。由此可以看到,高管的出轨带有制度的诱导性,甚至是必然性。最近的例子就是伊利“郑俊怀事件”,郑俊怀等伊利高管在20年的时间里将伊利从一个只有10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了国内乳业巨头之一,功不可没。但郑俊怀因挪用公司资金用于暗箱操作管理层收购而身陷囹圄,其失误就在于在一个错误的时机,采取错误的行动,以谋求人力资本的物质化。而他的继任者潘刚则显然要幸运得多,利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机会,启动激励计划,伊利股份董事会通过了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议案,拟授予公司高管、业务骨干等33人合计5000万份股票期权,其中,总裁潘刚获得1500万份。伊利股份此次计划授予的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每股13.33元的行权价格购买一股伊利股票的权利。但首期行权时,公司上一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必须不低于17%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股票期权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来源为伊利股份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5000万股伊利股份股票。

  当然,高管们的倒下也与约束机制的缺位有关,首先就是公司治理约束机制不足,在伊利高管东窗事发之前,大股东不可能毫不知情,那最后这些事情为什么还会发生,股东们干什么去了?其次是监管的缺失,我们有一个不完全的统计,2004年被证监会正式作出处罚决定或由公安机关立案的,涉及上市公司有31家,而涉及的高管有200名,其中触犯刑法的有20人,其余180人受到处罚,绝大多数是由于虚假信息披露,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几千万,甚至数亿元的利润或资产虚构,有的时间可追溯到9年以前,而他们所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呢?警告、市场禁入、3万~50万元的罚款等不一而足。如此低的违规成本和高额回报,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制度“激发”了人的违规欲望。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的是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而对于处于高度垄断市场中的企业而言,企业高管的人力资本贡献可能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已经MBO或试图MBO的企业都集中在高度竞争的行业,而不是垄断行业。

  综上所述,在当前中国公司治理与管理存在很大冲突的背景下,高管们的倒下有其内在的制度诱因。需要反思的是,面对冲突,我们需要修正的是什么?答案显然是变革治理制度,好的制度就是让人不想做坏事、不能做坏事、不敢做坏事,降低高管出轨的动力和机会,使管理创新与公司治理走上“阶段性匹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9397.html

更多阅读

我们为什么不知道他--叶企孙 大师叶企孙观后感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雷锋报头版:我们为什么创办正道农场?

日期:2014-05-05 15:25:20 作者:吴云龙 浏览: 1397 评论: 0 大/ 中/ 小我们要成为新时代的知青,重新认识劳动、重新认识农业、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未来的路!终有一天,父母会理解我们的!终有一天,社会潮流将转向我们这一边!雷锋报头版: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一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我坐在家中改定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除夕之夜,窗外鞭炮响成一遍,手机里不停地传来一批又一批的贺年短信,满世界都在营造着快乐喜庆的气氛,可我却在不合时宜地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其实,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由

韩国电影《高地战》——我们为什么而战 韩国高地战

韩国电影《高地战》——我们为什么而战汗青偶见赵楚及其他几位朋友提到韩国电影《高地战》,搜了一下,看起来评价不错的样子,于是就找来看了。结果一看之下为之惊艳,因为,至少,目前,我国还拍不出这样的片子来。电影内容就不说了,不是新片,

我们为什么不造字? 造字工房的字体用不了

作为语言学人,说出事情的真相是我的责任。(2)我们为什么不造字?江北宁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为什么是传说?因为汉字的资格比仓颉的爷爷还老。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汉字。有的人以为东西越老越值钱,这是错误的观点。就是古董,也不是越老

声明:《我们为什么倒下 高管为什么倒下》为网友暖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