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突围 第三次突围



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而且一直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古国,也是技术领先的古国,只是在晚清时候衰落了!从中国的历史长河看,仅仅是一两百年。国土被蹂躏,人民被残杀,仅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军队杀害了大约30万中国平民和已经放弃抵抗的中国士兵。丧权辱国,赔款割地,残酷迫害,深深地教育了中国人民。人民要解放,民族要复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是一个繁荣、合作的中国,还是一个贫穷并怀有敌意的中国会对美国构成更大的威胁?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5年所言,与崛起中的中国相比,应该害怕的是衰退中的中国。中国的崩溃将波及整个亚太地区,并可能使这一地区陷入骚乱;世界经济也将失去中国这个引擎。怎能把中国的崛起与“中国的威胁论”联系在一起?

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自称是自由民主的典范。可是中美之间的关系总是在“围堵、较量、突围”中前进。第一次围堵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抗日战争时期,中美有过合作关系,可在后来发生的解放战争期间,她站到了对立面。经过残酷的较量,以新中国的解放告终。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这是第二次对中国的围堵。通过这场斗争,让世界和美国都承认了新中国的存在。1972年美国终于下决心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同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摩擦仍然不时发生。在中国进入WTO以后,美国仍然没有忘掉围堵中国。遏制、反遏制的斗争仍然充斥着中美之间的关系,且从个别领域向全方位联动方向发展,但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可以说是第三次突围斗争。常常是::政治方面有合作,经济上却摩擦不断。

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摇摆性。突出表现在美对台的政策上。当年建交时,美国按同中国建交协议,同台湾断交、废约并从台湾撤军,但时隔不久,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与台关系法》,为中美关系埋下了祸根;克林顿1998年6月访华时在上海发表了对台“三不政策”,但没有多久便又为增加对台军售开绿灯;布什政府口口声声说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同时却在暗地里提升对台关系,增加对台军售,阻挠中国的和平统一。

更有甚者,联合日本搞所谓联合防御,还声称要维护所谓“台海和平”。同时又以维护“台海和平”为名,不仅严格控制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还公开反对欧洲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最近又向以色列施压,促其取消和中国的武器交易,并阻止乌克兰向中国出售巡洋舰。美国的所作所为事实上表露了世界上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心态:疑惧多、顾虑多、担心更多。

在经贸上,反倾销、设限不断。自1980年美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正像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8226;罗奇所说,美国政府在对中美贸易展开了全面讨伐。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某些纺织品出口实施了增长限制;美国财政部还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提了最后通牒;美国国会则积极推动一项立法,旨在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实施关税限制;同时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海油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并购。遏制中国的步子越走越紧,面越来越宽。表明美国决心为遏制中国的发展,将中国对外贸易置于不平等地位。例如纺织品问题,从1961起,当时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将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置于有别于一般货物贸易规则的特殊的管理体制下,实行数量限制。在乌拉圭回合期间经过激烈的交锋,达成了《纺织品服装协议》,该协议为最终取消配额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设定10年的过渡期,分四个阶段进行。协议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在2005年1月1日结束了实行40多年的全球贸易配额体制,将纺织品贸易重新置于多边贸易组织为货物贸易制订的统一规则之下。但是欧美国家在纺织品一体化进程中刻意将70%的敏感产品留到2005年1月1日以后,以致在配额到期后欧美国家纺织品的进口数量突然大量增加。他们就以这一个月数据为依据,启动242条款,以“市场扰乱”为由,对我纺织品设限,从而挑起了贸易争端。剥夺了中国在WTO框架下享受的应有权利,将中国降为二等公民。

事实是中美和中欧的纺织业已实现了产业分工,美欧从事高端和中端产业,中国搞低端产业,很少有直接竞争。目前美国国内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无论是就业人口、技术优势还是产业结构中的地位都是一个较少的行业部门;美国口口声声说对进口中国纺织品设限是为了保障工人的劳动就业,实际上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雇佣的工人总数,仅占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0﹒5%不到。在欧洲,德国服装95%依赖进口。亚麻制品与T恤在中国出口欧盟的中国产品的总量中也不足5%,欧盟十五国去年购买了19亿件T恤,而欧盟自己仅生产了两百万件。中国产品进入后所影响的是非美欧产品。正像许多有识之士所说,贸易设限只保护了那些不思进取、本来就该被市场淘汰的那些纺织品制造企业。而国会那些议员为了选票,不惜祭出贸易保护主义,剥夺中国在加入WTO后应有的权利。

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不仅损害了中国的正当利益,也损害了欧美国家的零售商和消费者,损害了公平原则,掐断了在经济一体化中已经形成的那根“贸易链条”,伤人又害己。就在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行限制不到二、三个月,今年秋季欧洲市场又面临货品短缺和价值上涨,激起了群众的愤怒。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等4国部长警告说,欧盟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零售业问题不仅将损害消费者,而且会导致就业岗位减 少,大量欧洲贸易公司可能因此破产或出现巨额亏损。为此欧盟决定举行“危机会谈”,商讨变通办法。

 由此可见,欧美国家不是不需要中国的纺织品,而是美国出于某些特殊需要在鼓动欧盟,抓住纺织品不放。美国一面抓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大喊大嚷,一面当《中油海》要以185亿美元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时,原本是商业行为,经过美国国会议员一番炒作,最后却成了一场政治地震,把这件普普通通的商业并购行为搞“砸”了!它送给人们的一个信号:美国是不会容忍中国的崛起。什么汇率问题,纺织品问题,贸易赤字问题都变成了遏制中国的一着棋。

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安全利益是决定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经济利益是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前进的保障。但是双方在共同利益的认定上却往往出现分歧,关系上常常出现一些摩擦。尽管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愈益重大的共同利益,双方在经贸上相互需求和依存度及利益交合不断扩大;美国又是我国四化建设所需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经验的主要来源地;美国也需要中国这样广大的市场、价廉物美的商品供应和美好的投资场所。中美没有理由搞对抗。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是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全球资源、生产要素的重组过程,也是经济利益的调整过程,难免要触及到美国利益。由于美国的霸权思想的作怪,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作祟,美国对中国既充满期待又有疑虑;既需要合作,又念念不忘遏制。中美之间常常充斥着“遏制”、“反遏制”的斗争。“华盛顿模式”与“北京模式”的差异,又增加了摩擦的深度与广度。纺织品等的摩擦突显的政治意义往往大于经济意义。我们既要以平静心态对待美欧贸易中摩擦,“冲出重围”自然又成为我们的战略选择。

 苏东坡突围 第三次突围

突围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因为美国的确强大,国内也很团结,在国内很讲民主。但是在对外交往中,却很武断。总自恃自己国力强大,到处横行霸道。美国利用98226;11事件全力以赴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战略性扩张、打击、削弱那些与美国价值观不同的组织和国家。为扩张、保障自己的利益,竟置周边国家的影响而不顾。比如打伊拉克这件事,是很不得人心的。开战前,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与拉登有勾结,而拉登则是制造美国98226;11的罪魁祸首。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也不经过联合国讨论,毅然出兵,侵占了伊拉克。结果呢,伊拉克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没有找到萨达姆与拉登勾结的证据,至于拉登是不是制造美国98226;11的罪魁祸首,也是一个未知数。可是把伊拉克害苦了!伊拉克损失惨重,美国自己也弄得筋疲力尽。布什的先发制人的理论则叫人毛骨悚然!伊拉克、阿富汗都是一个小国家,这么长时间都平静不下来,说明美国的强大也是有限的。美国也有软肋。

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现在市场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6月底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二;中国的产品结构愈来愈像发达国家,2004年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值达到出口总额的55%,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资讯科技与机械产品;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大有一荣俱荣,一衰俱衰,不是如某些国家所想,想围堵就围堵得了的。中欧于今年6月10日刚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达成协议,未满两月,欧盟内部便产生了严重分歧,要求重新审议中国出口配额的呼声日益高涨。足见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不得人心的。美国的蛮横态度则变成一面反面教材,会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的斗志,会使中国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突破美国精心设计的重围,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主动应对。主动应对应成为我们突破重围的战略选择。

首先是立足主动。近一个时期,我们为纺织品出口问题,与欧美都闹得很不愉快。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错误在对方,但是就我们来说,我们工作可能也不够主动。纺织品是我们大项出口产品,牵涉面很广。我们为此事与欧美国家化了九牛二虎之力签订了《纺织品服装协议》。过渡期为十年,分四批实施。可欧美国家把70%留到最后。2004年过了年,大家以为这下没有事了,于是一哄而上,叫人以“扰乱市场”为由,引用242条款,引发了“设限措施”,搞得我们非常被动。问题是我们在上次协议签订后,有没有跟踪收集信息,跟踪分析?有没有设想出几套应对方案?有没有估计到欧美国家可能不执行?等等。此外,从报纸报道资料看,许多企业没有行业组织,没有受挫的思想准备,更不要说对策准备了!说重一点是我们对美欧这些国家过于相信,对签订的协议过于相信,缺少准备,以致吃了大亏。从这一阶段的现实情况看,在中华民族复兴大道上,路不是平坦的,有阻击,有围困,免不了还有陷阱。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在全球化大道上迈步时,时时刻刻准备主动出击。

第二整合力量。为了冲刺第三次突围,我们要下大力气整合我们的力量,集中优势,认真面对。许多方面都要作必要调整。一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关系的调整。目前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经达到70%,大大超过了国际一般水平。过大的“依存度”,表明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太大。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外部情况趋紧,全国都会受极大震荡。我们要及时调整国内外市场的关系,加快国内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使之成为多层次的、富有活力的市场,成为外贸市场的根据地、避风港。培育国内市场的重点是农村市场,我们产品的生产能力强项也在低端产品,所以培育农村市场,意义就非同一般。如果农村市场能赶上来,能给工业三至五年的缓冲期,调整期,就可为我们的产业升级赢得更多的时间。

二是调整汇率,使之成为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也使我们及时摆脱了对美元的过分依赖。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们决定把单一盯住美元、固定汇率制度改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的宏观调控的余地就更大了,主动性也更强了。汇率改革归根结底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汇率改革、调整时,不能忘了这个根本。目前外汇储备比较充裕,应在支持企业建立国外市场、扩大能源供应渠道以及扩大引进技术、装备,为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好的条件,趁热打铁建起几支铁军(跨国公司)、几大油路(输油管道)、武装一批工厂,以便我们养精蓄锐冲出重围;三是调整出口市场布局.现在我们的出口产品百分之八十五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产品过分集中在这些国家,与这些国家摩擦也就大,应该适当调整。我们现在不少人主张把有些工厂延伸到国外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既可利用这个机会扩大市场,也可打破发达国家的“遏制”。四是调整行业组织的工作思路,使行业组织成为信息搜集、分析的准司令部,成为一致对外的协调机关。使我们企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例如铁矿石,今年上半年进口矿石价格上涨了71.5%,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进口企业规模小,在定价环节上没有形成合力,加上国内部分中间商进口矿石时采用现货贸易方式,给一些国际矿业企业以恶意抬高价格以可寻之机,使中国企业失去了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又如彩电也由于行业间彼此缺少自律和协调,在恶性竞争中,一败涂地。这是严重的教训。五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目前,我们还是以低端产品为主,在连连发生的反倾销案件,暴露出中国经济的危机,应把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我们仅停留在“创新不足、低价竞销、数量型扩张的行业主导模式”是不行了!转变增长方式,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已经是刻不容缓。产业升级不是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正确的产业政策的指导,还需要解决产业升级中带来的许多经济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又有各国的特殊性与规律性,需要我们加强产业研究,把我们对经济的研究从一般性的总量层面,深入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性,找出解决办法,为分路突围,走出困局创造条件。实际上这是我们冲出重围的最根本办法。

第三沉着应对。立足主动就是承认遏制是客观存在,立足主动就是要求该出手时就出手。美国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国家,只承认利益,不承认怜悯。例如对待日本这件事,日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亚洲人民都有深仇大恨;日本一再否认侵略历史,日本首相一而再,再而三参拜靖国神社,美国难道不知道中国人民、亚洲人会据此激起愤怒?而美国就是要捧它,推荐它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理事”!在台湾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捉弄中国人民感情,美国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美国的唯利是图的习性与强权政治的劣根性,造就她就是好为所欲为。为了她自己国家的利益,她可以放弃政治原则;为了石油,她可以不惜动用武力;她也只相信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文价值观,不会尊重别人的发展与自由。有媒体报道,美国国会极力阻止中油海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并成为法律,就是因为中海油大部分是国有。中国数学家王小云发现美国一种重要密码标准存在新的缺陷,这一发现震动了与世隔绝的密码学界。本月15日,中国密码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会议,并准备在会上发表演讲。这是学术交流,是向我专家学习,但未获得签证。为的是防止美国先进技术失密。意识形态之沟竟是如此之深,实在令人惊愕!所以我们对美国遏制中国的所作所为,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该有太多的幻想。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该出手时就出手,分路突围,并且要力争主动。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围堵是一场智慧较量,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人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逆转的。只要我们能发扬自己的优势,从容、主动应对美国的遏制,我们就能破解美国的遏制,突出第三次重围。美国最终会发现遏制中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05年8月17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977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苏东坡突围 第三次突围》为网友的匕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