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 中国信用降级,警示地方债风险



     4月16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将中国的信用评级维持在AA3,同时将评级展望从正面调低为稳定。这是4月份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第二次调低评级,另一评级巨头惠誉上周将中国的信用评级由AA-调降至A+。迄今为止,三大评级巨头之中,只有标普尚未作出调整,市场不禁有“狼来了”之感。

  穆迪解释此次调低中国的评级展望,主要是考虑到地方债务膨胀的风险。据路透社当日报道,穆迪在相关报告中称:“中国失去正面的评级展望,是由于迄今为止在地方债务透明化和控制增速上进展不大;将中国的信用评级维持在AA3,理由是中国经济整体势头良好,中央财政状况充实,以及外汇储备雄厚”。

  惠誉上周调低中国的信用评级时,给出了十分近似的理由。据彭博社报道,惠誉对中国的信用评级是A+,排在第五级;标普是AA-,排在第四级;穆迪上次调高中国的评级是在2010年11月,当时从A1调为Aa3。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地方债务的膨胀始于2008-2009年间,当时为了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信用扩张以刺激经济,在廉价资金的冲击下,诱发了投资泡沫等一系列的后遗症。地方政府建立的融资平台投资了无数低效益的项目,甚至“鬼城”,其收益根本不可能偿还银行的贷款。

 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 中国信用降级,警示地方债风险
  若无意外,这些低效项目都将反映在地方债务甚至银行坏账中。据中国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截至2012年年末,中央和地方的债务总额为15万-18万亿元,约占GDP的29%-35%。但是市场更担心其中潜伏的风险,比如影子银行系统。彭博社报道说:“官方数据并未充分反映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更大的问题可能在于影子银行系统”。路透社补充说:“中国政府已在着手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监管方认为表外业务的膨胀蕴藏着坏账风险,可能危及整体经济。”

  在同一份报告中,穆迪指出了出路所在:“经济失衡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政府应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对财政系统的宏观、谨慎、有效的管理”。但对于改革的前景,穆迪并不乐观,这份报告预测说:“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内,中国政府不大可能完成结构性改革,以改善其评级。”

  毋庸置疑,穆迪和惠誉调低对中国的信用评级,可能引爆积蓄已久的对地方债的忧虑,在市场和政策界引发激烈回响。但事实上,将成为各方焦点的地方债,不过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的产物;而作为地方债的始作俑者,地方政府也只是中国整体制度环境中的被动角色。

  回顾历史,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以“放权让利”为导向,地方层面创新迭现,中央层面的制度变革随后跟进。到90年代以后,改革导向出现转折,分税制稳定了中央财政,同时也弱化了源于财政困境的制度变革压力。90年代后期,市场化导向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在许多关键领域遭遇瓶颈,甚至停滞不前。

  由于大的制度环境缺乏突破,导致经济领域创新动力不足,增长疲软。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面临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刺激就业、社会稳定的多重压力,最后被迫以城市化为突破口。因此,“经营城市”的概念在90年代后期受到地方政府追捧,并不是偶然的。

  在“经营城市”的概念下,地方政府积极进入经济领域,建立融资平台,加大杠杆,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以此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和政府收入。总体来看,这一模式可谓利弊参半:在拉动经济和基础设施升级方面,效果有目共睹;由此引发的高房价、资产泡沫和社会焦虑,已被多方关注;而更大的问题是,地方债务的膨胀难以抑制,而高杠杆和银行部门的深度介入,会大规模放大风险,最后诱发系统性问题,这就是中国信用被降级的警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979.html

更多阅读

论大中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将普遍存在并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由此对企业经营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日益凸现。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降低

企业信用缺失 我国政府信用缺失及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逐步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缺乏诚信环境的国家和社会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诚实信

声明:《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 中国信用降级,警示地方债风险》为网友國際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