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钱是怎么赚的》(1):序



  我有一位同学,原来任职国家机关干部,后来跳槽到了一家颇有点规模的私营企业打工,担任一个不算低的职位。一年后,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是问我:

    “我的老板,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能人,凭什么就能发这么大的财呢?”

    我相信,不单只是他有这样的心态。大部分的读者,或多或少都抱着这种成见。扪心而问,我们对自己的老板或者上司,有多少是心悦诚服的?

    我一直以为,那些从事经营的人、能够做企业老板的人,应该是一些特别的人,至少也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才干或者背景。

    事实真是如此吗?

    多年在社会闯荡,让我有机会接近他们。我发现,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无论从前还是现在,其实都是很普通的。并不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可能有一身不少的短处。而且,他们大都无一例外地从一无所有开始创业,所做的其实也不过是一些很普通的事情,却就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拥有的财富,恐怕是我们一辈子也挣不到的!

    他们是什么人呢?我相信在你的身边也会出现。

    其一:

    他是我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不见得为人处事、或者某个方面特别精明。成绩总是排在倒数的位置上,经常被同学欺负。回忆起学生年代的时候,他往往是最没有印象的。成年以后,能够当上企业总裁的,在同学当中,就只有他一个!反而,当年那些成绩好、表现出众的同学,现在就远不如他了。

    其二:

    或者你要说,士别三日,尚且刮目相看,何况经年已久,人是会变的!那么,这一个人则近在眼前。

    一起共事的某位同事,大家公认,无论他的能力、学历、业务水平,都颇为一般,偏偏备受上司赏识,很快得到提拔。即使在新的位置上,也不见有什么显著的业绩,却照样继续升迁。明显比他出色的人,反而没有这种机会。

    其三:

    也许你又会说,他总有某些过人之处,例如:靠着某种背景,或者善于钻营,甚至可能是运气好,只是你没有看见罢了,不值大惊小怪。

    但这个人呢?我一个从乡下出来的远亲,既没有什么文化,不过初中毕业;也不见得聪明能干到哪里去,逢人对他的评价就是老实得很;更加没有什么背景或者贵人相助,运气也不算得好,常常背后被自己的员工和客户非议。却就是能够当上大老板!

    他们曾经象谜一样,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他们这么普通,却能够创造出富如此巨大的财富。就算,我们姑且相信,他们有超乎于一般人的能力、智慧和条件,这也不至于令他们拥有的财富,与我们相差得那么悬殊!

    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着手写这本书。

    有位老板,给一名管理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却因为他犯了一个不应该犯的错误,令他失去了这个机会。当时,在我看来,哪怕有一点点经营常识的人,也不至于犯这样的错,却偏偏就发生他的身上。为此,他一直后悔不已。

    事后,同他谈过一次话,我才发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觉得很委屈!言谈之间,让我感觉到,他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原来是那么的贫乏和肤浅。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当我告诉他原委以后,他有如晃然大悟般的反应。

    多年以后,他担任了另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务,干得十分出色,培训出来的员工——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鼓动——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晋升到企业(包括出任其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职位,也有不少人自己做了老板。

    之后,他自己也开了一家以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划咨询和企业孵化投资为业务的合资公司,客户竟然主要就是他以前的员工或者下属,好像传销一样,生意越搞越大。现在他给人的感觉,已经是成熟和干练得多了。我们已经成了好朋友,这本书得以写成,有他一份功劳!

    最近,我同他谈过一次话,他颇有感触地说:“书本里面的东西,真的不能全信。理论同现实相差得太远了,根本就是两回事!当中,最大的一个缺陷在于,它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了。学生在亲临其境的时候,往往发现,事实比理论要零散、琐碎得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如一团乱麻纠缠不,。只是简单地提供他们一些理论解释和技术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深的理论更是容易把他们吓倒。首要的是,得让他们先搞清楚,企业究竟是怎么是回事,其实经营并不那么悬乎,它是连老太太也可以做的事情!”

    征得他同意,我把他的企业资料、他的客户档案、以及他的培训材料,整理作为本书的内容,以此解释其中的道理。他说,虽然我们学的是企业管理、甚至在企业里工作了多年,即使身在其中,却未必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对企业其实并不真正了解、甚至误解的,大有人在,屡屡在同样的地方栽了跟斗!以及,像他和他的朋友、客户那样,渴望着自己创业当老板的,也大有人在。他希望藉此给这些人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介绍一些基本功,避免重蹈别人曾经走过的、实在是不必要再走的冤枉路!

    本书对于一个企业的概貌,提供一种另类的解析。虽然未得专家学者认可,却曾经在我朋友授课中,意外地得到行家赏识。

    有一次,我这位朋友为某个企业的管理人员讲授本书中提到的内容。一直从旁监课的老板,是一位台湾人,拥有多家企业。课后,他对我朋友说:

    “我搞企业已经二十多年了,经营企业的经验,相信比你们多一些。但你要我告诉你怎样去经营、管理一个企业,这就难倒我了。没想到,你能够把企业的脉络解释得如此清晰!”

    我不知道,这位老板是真的认同我们这些看法,还是出于习惯性地鼓励我们。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面,这位老板以及他的朋友,为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极有贡献地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意见和分析,让我纠正了许多原先一直坚持着的看法。另外,我也发现,他们十分习惯于只要有机会,便鼓励和称赞同他们交往的人。他们、包括同他们交往的人,都视为是彼此间一份很好的礼物!而我们常常羞于做这样的事!

    感谢他们!坦率地、并且毫无保留地给予我很多指教,让我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东西。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言谈与行动,一再向我证明以下是一个事实:

每一个人都能成功!

成功是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不管你是什么人,出生什么背景,身处什么状况,有着什么性格,这一切,都无碍你去争取自己的成功!

    他们这样说,不无道理。因为,他们对于经营、管理以至财富,同我们在课堂、书本里面所学的,或者传统观念上理解的,有着很不相同的解释。虽然显得十分朴素,却来自他们的切身体验。其中,不乏有值得你掂量一番的独到之处,其实,也就等于回答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得到,我们就做不了?

    或许,他们的看法,只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另类之见。就像一帖来自民间的土偏方,是不会被正牌的医生所接纳一样。但我实实在在地看到,就是这种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让他们赢得了我们所意料不及的成就!

    像美国的比尔·盖茨、香港的李嘉诚这样的人,即使再有同样的机会和条件,我相信都不会出现第二个。他们的例子太特殊了,离我们也太遥远了。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多少能够仿效的地方。反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如繁星似的遍布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每天都要同他们打交道。在这个社会,他们有着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我们的经济命脉。按照大数原理,从他们身上发现的成功经验,必定有其规律性和代表性,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更主要的是,透过他们一个个独特、鲜活的案例,也透过他们的处世为人之道,有机会让我们看清楚,自己也生活在其中的这个越来越商品化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隐藏在这些成功者背后的是一股什么力量,即是亚当·斯密早在二百年多前就告诉我们,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它是如何指挥我们每天必须要做些什么?我们渴望拥有的、既爱又恨的财富,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并且,总是集中到他们的手上,偏偏就是与我们无缘?

    为此,我再一次衷心感谢这些甘于藏在背后,不愿意表露自己,却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的前辈!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他们的以下一些理念:

    其一:管理不是管理者的专利,而是任何人都拥有的一种能力;

    其二:经营也是每人都可以做的,事实上,谁都在从事着经营;

    其三:想成功的话,除了需要努力和智力之外,还须发挥协力。

    为了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让读者方便浏览他们的种种想法和做法,我按照“从个人需要出发——再到群体中与人相处——然后是发展社会关系”这样一条线索,表述全书的内容,即是从“管理”到“组织”再到“经营”的层次结构,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尝试把一个经营者、以至一个企业的基本行为过程剖析在你面前。

    本书不是提出一套理论,但它对正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当中的某些理论观点提出了挑战。理论用数据和逻辑来说话,它则是用行为方式来说话,想要告诉你的是,我看到别人是这样取得他们的成就,从中归纳出来的一些行为方式,它们似乎在不同的成功者身上,都曾经出现过,并且发生共通的或者类似的效用,值得我们斟酌。假如,我们也遵循这样的处事方式,是否有可能像他们一样,成就心中的梦想?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它才是我想同你探讨的主题!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算是本书的价值了。

    特别声明,本书中的案例,全部都经过改编或者虚构,一来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二来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相信,这并不影响本书内容的可信程度。因为,类似的事例,只要你留意,随处俯首可拾!

    再一次感谢书中提到的朋友!写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他们的佩服和敬意,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让我相信,在我们一直捧为经典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当中,其实仍然有很多未解开的真相,甚至存在误解。我试图以来自他们亲身体会的经验和见解,为读者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透过这个视角,或许能够解开他们成功之谜。

 连载《钱是怎么赚的》(1):序
    例如:我们每天购物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呢?成功者的利润和财富,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真的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吗?

    在真正下笔的时候,才发现,写作原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要把他们零碎的思路整理串连起来,实在不容易!为了表述上的清晰,本书以三段式结构,即是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再细分为三项,以便容易解读。正如一位朋友的忠告,尽可能条理化、系统性地把企业的脉络表述出来,不妨粗略一点,也要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否则,东西就白写了。他自有一番道理:

    “没有理由一个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不知道人体的基本生理结构!哪怕他精熟病理学的所有知识,以及对所有的病症都了如指掌,我们也不敢相信他能对症下药治病!”

    他还说道:“世界本来就是那样,别人的解释,永远是一面之辞!至于你怎么看,取决于自己的眼光,根本就不存在唯一的真理。书本不过是给你一个参考、一点启发而已,没有一定是非此即彼的道理。与其这样,倒不如没有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0223.html

更多阅读

《钱是怎么赚的》(28):第二部分(14):经营

每个人的生活成本就算我们不是甘心情愿,至少也要迫于无奈地承认,别人赚我们的钱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我们也投身到经营这个行当,为什么我们不能也理直气壮地去赚别人的钱呢?事实上,虽然我们赚了别人的钱,只要不是出于违法乱纪、或者昧

《钱是怎么赚的》(27):第二部分(13):经营

利润究竟从哪里来?以上的长篇表述,很有一点说理的味道,这并不是我愿意的。之所以要费一番唇舌,是考虑到上述的解释,可能与读者以往的理解,特别是同教科书里面的论述,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告诉我这些道理的企业老板们,正是以这个为理由,证实他

《钱是怎么赚的》(26):第二部分(12):经营

市场通行等价交易我恐怕还要作出这样一个假定,否则容易造成混淆。就是在你的每一次交易买卖当中,必定是实行"等价"交易----请你留意我在之前曾经提到"等值"与这里的"等价"两个词之间,含义上的区别。等值是指交换物品之间的价值相等

《钱是怎么赚的》(24):第二部分(10):经营

商品价格是怎样定出来的?交易当中存在交易条件,由此产生交易价值,这是交易行为所决定的。它是基于以下的原因而出现:第一,有交易就一定存在交易条件,如果是无条件的话,也就等于说可以白拿了,何须多此一举进行交易呢?第二,交易者之间的交易

《钱是怎么赚的》(22):第二部分(8):经营

交易条件与交易价值如果说,利润不是出于以上的原因,那么,它究竟从何而来呢?我们作为消费者,同商家交易的时候,明知对方要赚我们的钱,为什么还心甘情愿地让他赚我们辛苦挣来的钱?我曾经为任职的企业,编制一套产品销售价格方案。开始着手工

声明:《连载《钱是怎么赚的》(1):序》为网友蒲公英的约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