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影子经济:特征及成因



一般认为,影子经济既包括黑色经济的一部分(贪污和洗钱活动等犯罪经济),又包括灰色经济(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进行投机、偷税漏税、非柜台交易等不带有明显犯罪特点的地下经济活动)。始于1992年的俄罗斯经济转轨为经济学者提供了诸多研究素材。在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所做影子经济国家排行榜上,俄罗斯仅次于秘鲁,位居第二。如今影子经济已渗透到俄罗斯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仅就影子经济的成因及其在新时期的特点做简要分析。[1]

一、影子经济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提出了“地下经济”概念。所谓地下经济,亦称影子经济,是指那些未在官方机构注册的任何经济活动。人们还称之为“秘密经济”、“黑色经济”等等。有些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第二经济”或“平行经济”。当今的俄罗斯则习惯地称为“灰色经济”。《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则有“非正规经济”条目,其主要特征是未经官方批准或登记,不向政府纳税,其活动不在官方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内。地下经济作为一种游离于官方之外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它总是逃避政府的监管,因而未能纳入官方统计之中。它运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或渠道,通过逃避税收、欺诈、走私、贩毒等各种方式获取暴利。从其产生与运行的方式可以看出,地下经济的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隐蔽性、国家的不可控性、发展的非规范性和非合法性以及高回报性等。地下经济可分为以下几种活动方式:(1)未申报的经济活动。它包括所有法律允许的经济活动,只不过在它们的运行过程之中存在为逃避税收和监管而未纳入正式统计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2) 法律严格禁止的各种类型的非法交易活动。如:进行军火、毒品交易,经营赌场、妓院。从事非法交易活动的主要是黑社会组织和秘密犯罪团伙;(3)隐形交易活动。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投机、诈骗、行贿等,获取并不属于应得的收入。中、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好处费”,受贿的大多是能为企业提供优惠条件的部门,有权影响物质利益和资源分配的机关,如有权分配进出口配额、批准发放许可证、有权决定优惠贷款的单位以及海关等特权机关。

影子经济作为一种非正常经济现象存在于任何国家。实际上,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合法方式和影子方式的冲突和矛盾。根据1997年“前景工艺”基金会起草的《俄罗斯的影子经济》这份报告,影子经济的结构包含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从事犯罪活动者,如贩卖毒品、武器贸易、敲诈勒索、绑架抢劫、雇佣杀人、强迫卖淫,等等;中间层次是从事影子经营活动者,如商人、金融家、银行家、中小企业家、各种各样的倒爷,等等;最低层次是雇佣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同时,进入这一范畴的还有国家政权和管理机关的当权者和决策者。对于以上的所有阶层来讲,共同的兴趣集中在获得超出权力范围的额外收入,并且存在共同的利益实现方式,比如资本外逃。事实上,影子经济的犯罪集团和影子经济的中间阶层主要致力于国有资产的占有,非法的原料和战略物资业务,进出口贸易,投资和支付凭证。据估计,仅这两个阶层近年来掠走的资本就达3000亿~5000亿美元。2001年以来,尽管随着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的增多和卢布汇率的相对稳定,俄罗斯一度出现了资本外流速度放慢的趋势,但仍高达200亿美元。同时,刑事犯罪团伙也积极参与以这些方式获得的收入的再分配,其主要获利方式是恐吓、绑架、勒索直至暗杀。犯罪集团对俄罗斯现行条件很满意,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通过影子经济积攒力量,并且通过非法收入的再投资来控制企业。据俄罗斯内务部数据,他们控制或参与了俄境内90%的企业和商业金融机构,[2]这是他们获得非法收入的主要领域。为了保留这种条件,他们也以行贿、赞助等形式收买选举人和当权者。影子经济经营者中的一般商人和企业主也从中获利匪浅。

二、俄罗斯影子经济的特点

(一)扑朔迷离,令人捉摸不透的俄罗斯影子经济。

1、规模无法确定。多数人认为俄罗斯影子经济很大,但到底多大,却众说纷纭。影子经济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运行良好的经济,也包含着某些不合乎通常法律的部分。据西方国家官方统计,其非法经济成分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10%。俄罗斯官方认为,影子经济仅占俄罗斯GDP的25%,[3]但许多俄罗斯和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并不同意官方对俄罗斯影子经济规模所做的评估。他们认为,俄罗斯影子经济的实际规模要比政府所描述的大出好几倍。世界银行认为,影子经济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能占有40%的比例。有的学者认为,影子经济能占35%到50%的比重。但其他的学者认为,影子经济所占有的实际份额比上面所说的更高。俄罗斯官方和经济学家们之间以及经济学家们之间对俄罗斯影子经济规模所做出的评估差别非常大,原因是对影子经济的统计方式不同以及对影子经济的定义在概念上也存在着差别。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里亚金分析说:“学术界目前对影子经济还缺乏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所以目前所说的影子经济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能占有20%、18%、40%等等的比例实际上都无法准确反映俄罗斯影子经济的真实画面。”[4]俄罗斯《新闻时报》分析说,西方学者一般将非法贩卖武器、毒品等所有违法的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影子经济的范围内。但俄罗斯的学者一般倾向于认为,不缴纳税款的企业和没有注册公司从事并不违法的经营活动,这才属于影子经济的范畴。圣彼得堡大学经济学教授耶里谢耶娃解释说,官方公布的影子经济规模偏低的原因是:在评估影子经济时,俄罗斯国家统计局通常仅将工业领域中产品生产这一环节计算在内。但事实上企业经营活动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环节。比如象采购原材料、售产品等等,在这些环节中也都存在着大规模的影子经济活动。另外俄罗斯的公司通常都隐瞒真实利润,隐瞒职工的实际工资数额等等,这些都没有被官方统计在内。[5]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经济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影子经济与正当经济往往很难区分开来,这也是造成对其规模估计差别太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索尔塔加诺夫的说法,被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团伙所直接控制操纵的经济规模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占有5%的比重;根据俄罗斯内务部统计的资料,大约有4.1万个企业、50%的银行和80%以上的合资企业与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有联系;而根据俄罗斯总检察院公布的资料,目前有高达60%的俄罗斯企业处在有组织犯罪团伙的控制之下。可见,在俄罗斯,“影子经济”十分强大,伴随着市场改革而迅速增长,并且一直在扩大,“影子经济”和合法的“光明经济”已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所以当俄罗斯“未来技术”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的专家们进行社会调查时,在回答“影子经济”领域资本的隐蔽问题时,被问及的企业主中100%的人都对该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有1/3的人承认,他们几乎将50%以上的资本隐蔽起来,以至于专家们每当谈及哪位企业家和哪个企业时,几乎很难把他们的活动归为非法或合法。

2、影响无处不在。影子经济已经涉及到了俄罗斯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客、官僚、企业家到普通老百姓,几乎每一个俄国人同影子经济都有一定的联系。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资料,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俄罗斯影子经济越来越繁荣。更多的俄国人在影子经济中就业。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2002年5月,俄罗斯15.4%的有劳动能力者在影子经济成分中就业,在农村,在影子经济成分就业的占有劳动能力者的29%,在城市,占有劳动能力者11%,在影子经济成分就业的总人数是989.3万人;2003年5月,俄罗斯在影子经济成分就业的总人数达到为1017.5万人。[6]每年影子经济中的资金流动和交易数量甚至能超过俄罗斯国家预算。2002年以前,造成每年资金外流230亿-240亿美元。[7]俄罗斯列宁格勒大学的几位教授通过对圣彼得堡和加里宁格勒等地区影子经济的研究初步找到了促使影子经济在俄罗斯繁荣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布罗娃分析说:“专家们认为,促使影子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是,高税率,金融系统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不完善,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比较低的居民生活水平。” 俄罗斯《新闻时报》引述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说,影子经济的根源并不仅仅在于沉重的税务负担。当国家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意为人们从事正规的经济活动创造条件时,商界只好为自己寻找保护伞,被迫花费大笔资金贿赂官员,向犯罪团伙缴纳巨额保护费以便保护自己的安全。俄罗斯《劳动报》透露,在俄罗斯经商不行贿或者是不送厚礼,经营活动寸步难行。企业家行贿俄罗斯官员的数额每年高达100多亿美元。

3、产生机理有显著特点。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过高税率是产生影子经济的重要原因。据俄罗斯媒体报导,为了逃税,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偷税漏税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生存或发展的惟一手段。据调查,俄罗斯70%的企业家都有过偷税漏税的经历。比如商人们传统上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注册公司。这种公司在获得了某个客户的汇款,然后再将这些汇款提成现金后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外,雇主和雇员之间有时也不签订雇佣合同。许多公司通常给职工开两份工资。正式工资为了缴税,数目很小。另一份数目较大的实际工资被装在信封中悄悄发给职工。1996年,俄罗斯社会有近一半的税金未能收缴,造成国库收支困难。为此,叶利钦总统下令成立“临时特别委员会”进行检查。1997年初,俄罗斯检察院总检察长尤·斯库拉托夫在议会作了题为《俄罗斯的法制状况与1996年检察院机关的工作》的报告,称全俄260万法定纳税人中有1/3不向税收机关报表,不履行纳税义务。特别是一些特大型企业拖欠税款更加严重,14000家大型欠税大户所欠税款占拖欠总额的40%。一些机构利用各种名义,疏通关系,寻求减免税赋。与俄罗斯最高层领导关系密切的“体育基金会”,利用减免税特权大量进口酒类。仅此一项,两年中使国家预算少收入10万亿卢布。据俄罗斯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官方减免的税收总额达100万亿卢布,拖欠的税额为147万亿卢布,而国家的税收总额为200万亿卢布,也就是说,减免税额占税收总额的一半,拖欠税款则高达75%。

但也有许多经济学家们却认为,其实高税率并不是造成俄罗斯影子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一些学者举例说,北欧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几个国家以高税收而闻名,但那些国家中的影子经济的含量是欧洲国家中最低的。普京执政后,也曾经试图通过采取降低税率的措施鼓励人们公开经济活动,以便限制影子经济发展,但这些措施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里亚金分析说:“存在着某种指数可以衡量影子经济的变化。那就是居民收入合法化的程度。这可以从居民收入所得税上缴的情况反映出来。从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降低税率的想法并没有使俄国居民公开自己的真实收入,也没有使商业企业从地下经济活动中走出来。” 当国家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意为人们从事正规的经济活动创造条件时,商界只好为自己寻找保护伞,被迫花费大笔资金贿赂官员,向犯罪团伙缴纳巨额保护费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企业家行贿俄罗斯官员的数额每年高达100多亿美元。根据俄罗斯总检察院公布的资料,目前有高达60%的俄罗斯企业处在有组织犯罪团伙的控制之下。

(二)是非功过,让人难以说清的俄罗斯影子经济。

有经济学家充分肯定影子经济的正面作用。圣彼得堡大学经济学教授耶里谢耶娃指出:“在俄罗斯的特殊条件下,许多经济学家,其中包括著名的学者们,现在都获得了一致性意见。那就是,正是由于影子经济的帮助,才使俄国居民在苏联解体后能够熬过1992年到1994年期间的最贫穷的转折时期。大量的俄罗斯居民在影子经济成份中就业,依靠影子经济的这种非正式的经济关系使俄国居民能够挺过经济改革的第一阶段。所以从当时来看,影子经济就好像是一个补偿性的经济体系,帮助了人们克服当时的困难。”[8]越来越多的俄国人正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影子经济中积极致富。许多人认为,正是由于影子经济才帮助了俄国人在苏联解体后渡过了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子经济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但俄罗斯经济学家们同时强调,影子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超过从影子经济中能够获取的好处。俄罗斯—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谢亚分析说:“影子经济总是具有负面的作用。不能说影子经济能给居民带来过多的好处。如果一半多的居民都不愿意缴纳税款的话,那么政府如何来支付养老金,如何来支持幼儿园等等设施的运转呢?”经济学家耶里谢耶娃认为,从长远来看,影子经济并不能发挥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耶里谢耶娃说:“最重要的是,影子经济破坏了老百姓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影子经济最大的破坏性是:它起不到凝聚社会的作用,而正相反,它只会促使社会崩溃。”耶里谢耶娃还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影子经济对于俄国工商界特别是那些想同西方合作的俄国工商界人士来说更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会使西方经济界丧失对俄罗斯的信任感。

(三)兴盛不衰,正当蓬勃发展的影子经济。

经济学家耶里谢耶娃指出说:“影子经济在俄罗斯继续发展繁荣,是增长扩大的趋势,看不出有下降的迹象。这可以从官方正式公布的经济领域中犯罪率不断增加这一点获得证明。另一个间接性的证明是,俄罗斯居民购买长久耐用消费品,比如小汽车、房屋、城市中的公寓住宅、郊外的别墅等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圣彼得堡大学另一名经济学家布罗娃通过对俄罗斯西部的加里宁格勒地区影子经济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布罗娃说,官方公布的正式统计资料显示,加里宁格勒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要比俄罗斯总体的居民收入水平低一倍半,但当地的经济曾呈现上升趋势。另外一个统计数字显示,加里宁格勒地区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拥有小汽车,而俄罗斯的平均统计数字是每10个人中有一个人拥有小汽车。还有加里宁格勒同圣彼得堡一样,多年来居民的人均支出水平要超过收入水平,这让人吃惊。同时这些指数也显示影子经济正在俄罗斯蓬勃发展。圣彼得堡大学的几位经济学家在对圣彼得堡市和加里宁格勒地区的影子经济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研究时,得到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让人吃惊。如果将非法毒品、武器贸易、色情行业等等各个领域都计算在内的话,影子经济在圣彼得堡地区的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8%,而在加里宁格勒地区,这一数字高达90%。

黑社会势力的膨胀和其对国民经济的染指,是俄罗斯影子经济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特征。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俄罗斯,犯罪尤其是团伙犯罪已成为公众最为关切的头号问题。团伙犯罪猖獗,黑社会势力膨胀,黑帮现象也令俄罗斯政府甚为头痛。黑手党日益猖獗的活动,不仅影响着社会治安和居民的人身安全,而且也渗透到了经济中的各个领域,直接威胁着政局的稳定。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以图取得合法的身分和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利用改革政策的漏洞和自身资本上的优势,有的大肆购买房地产,有的从事商业倒卖,有的控制紧俏的各种进出口许可证或配额。有时为了不让他人染指,黑社会势力和各种地下经济成分之间也会发生“火并”。有时则会相互“分割地盘”,达成某种默契。俄罗斯经济生活中,集团犯罪组织在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强。1999年,俄罗斯内务部公布的资料表明,各类黑社会组织控制了40%的私人企业,60%的国有企业和50%到80%的银行。此外,大部分私人企业和银行被迫定期向犯罪组织支付大量的保护金,一般占到利润的10%-30%。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影子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组织形式,它们与正式的经济一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经济。它们拥有与正式的经济成份相似的一套法规,甚至包括灰色税收制度,保护商业和投资制度,这些都对俄罗斯社会的稳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在苏联时期影子经济主要发生在注册的企业中,这些影子经济活动有一定规律性,但不是有组织的;苏联解体后未注册企业则成为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且在影子经济中出现了更为积极、有竞争力的形式,如专门的代理公司帮你钻法律的空子,从而节省公司在注册、办理许可等方面的花费或通过逃税增加利润。而从前的消极形式,即在现行法规所不允许的领域中从事灰色经济已趋于落后。非正式经济内部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经济法规的改变及使用了新的报表制度(包括90年代初小企业报表制度的简化),影子经济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影子经济与虚报经济之间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解体前的虚假经济(如虚报)变为将经济活动转入地下从而获得灰色收入。黑社会组织的暴力性和有组织性使得在其染指经济时,最终使影子经济体系化、组织化。这也极大地增加了俄罗斯政府取缔影子经济的难度。

三、影子经济的成因

影子经济在俄罗斯并不是改革的产物,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经过10年的经济转轨,俄罗斯影子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俄罗斯经济改革中一个完全没有料到的后果是影子经济的泛滥。在改革之初,俄罗斯理论界普遍认为,影子经济是由苏联体制所固有的特征和缺陷引起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所进行的自由化和私有化可以消除这些缺陷,随着国家向市场和资本主义过渡,影子经济将逐步减少。然而事实却恰恰与相反。影子经济占GDP的比重在俄罗斯改革的最初4年内增长了45倍。

 (一) 激进的私有化为影子经济的爆发式成长提供了合适的温床。

在无偿私有化阶段低估国有资产存量,向精英阶层低价转让国家财富。由于俄罗斯的恶性通货膨胀,在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时,价格本身已经大大低于实际价值,而政治精英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拍卖和租赁过程中肆意作弊,把国有财产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或变相赠送给自己的代理人。同时,这些人巧取豪夺,以一瓶伏特加酒或一块黑面包的价格大肆收购普通百姓手中的私有化证券,进而掌握私有化企业的控制权。

在私有化过程中,一些灰色经济势力利用各种手段,相互勾结,故意压低国有企业资产价值。通过“抵押拍卖”和“低价购买”等方式,以很低的成本由金融寡头控制了大量工业资产,其中包括具有出口优势和换汇能力的大型能源和原料企业。个别官僚把手中的权力和国家职能也“私有化”了,并且以自己的经济私利为出发点来判断和行使权力。同时,刚刚出现的经商阶层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为了在私有化的过程中从国家资产这块大蛋糕上多分享一些,就理所当然地与官僚们结成同盟。据统计,在私有化过程中,大约有6%的人通过私有化成为了暴发户,而国家来自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收入却不到企业价值的1%。据估计,在私有化过程中,约有500家价值2万亿美元的俄罗斯大企业被以72亿美元的低价出售,而这些企业的实际资产要达2000多亿美元。[9]俄罗斯内务部、反间谍总署认为,私有化已使50%的资本、80%的股权落入影子经济、黑社会及国际犯罪势力手中。从影子经济主体——俄罗斯新贵、影子经营者、暴发户、犯罪集团等改革中发了财的人和其客体——大量国有资产的转移和非法资金获得的角度来看,可以说私有化不仅为影子经济的产生创造了好的条件,并且为其以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不受约束的或者控制力不强的空间。

(二)私有化过程中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严重不足。

俄罗斯政府实行私有化的初衷是通过改变所有制形式刺激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增长,发展新的劳动理念,事实上私有化却使企业的领导者得以自由支配企业资产,私有化之所以成为“官员的私有化”,“影子经济的私有化”,“掠夺的私有化”,主要是因为私有化法不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得不到落实,司法机关执法不严。同时缺乏与俄罗斯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1、私有化本身不能自动地形成市场的基础设施。一种成熟的、具有健全的制度体系,如法律制度(如所有权法,有关集团公司与合同的法律)、信贷机制、银行与财政机制、劳动交易机制、汇率制度,等等,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是一些人有意识的工作以及其工作成果又反复在社会中被纠正、被丰富的过程。这种机制不是自发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市场体系不可能自发生成。私有化伊始,中央计划经济被打破,而市场调节机制又没建立起来。一夜之间取消前苏联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很容易。但取消计划的同时并不能够马上确立成熟完善的市场制度,这就导致俄罗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塑造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完备的市场体系,也不能马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即没有一个现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来填补这个体制真空,市场调节作用不能立即显现,从而导致企业的无所适从和混乱。何况从理论上讲,如果彻底否定国家和计划对经济的调控,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调节经济,也是有悖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使价格信号失真,这不仅没有增加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反而助长了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式的影子经济。私有化与自由化也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机制。俄罗斯市场上各个企业在改革之初的竞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争关系、争资源、争贷款、争补贴等非正常形式。依赖正当经营的企业也就失去了发展机会。而在这种竞争中的获胜者是有关系、有权力的影子经济经营者。

应该看到,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方法,单一崇尚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也是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特别是在转轨时期缺乏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难以正常运转,也不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调节。

2、没有健全法制体系作为保障的私有化改革,使国家对经济调控不力,甚至出现缺位,当然对非合法的经济也同时丧失了制约能力。前苏联实行了近70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夜之间被突然打破,而新的调节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如此,必然导致体制真空;由于没有及时形成与市场衔接的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立法机关的条文往往反映的是院外集团和某些实力集团的利益;在缺乏政府强有力的监控的情况下,取消多年的计划管理和对外界的封闭为走私、诈骗和垄断提供了攫取暴利的机会。自由化措施在给各个企业主体带来赚取最大利润的欲望的同时,给合法企业和正当经济却没有带来多少激励;伴随着私有化的进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私营企业数目的增多及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相对减弱,使企业有可能逃避政府的监管。

3、私有化也没有解决所有权问题。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证券私有化使企业的监控权落到了经理的手中,使他们有可能“不通过私有化资产来私有化利润”。而企业的领导在富了自己的腰包后又把钱存入国外银行,据估计,在1993年通过这种途径汇往国外的钱达到230亿美元。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至于在私有化过程中,黑社会资本加入金融证券市场所造成的损失就很难估计了。由于俄罗斯的私有化没有必要的法律保证和长远规划,致使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猖獗,给少数人利用职权非法侵占大量的国有资产提供了方便。

(三)过高的税率和货币紧缩政策为影子经济推波助澜。

过高的税率使俄罗斯企业一般要将产品销售额的60%用于纳税。上缴的税款占去利润的60%~80%,而西方国家的比例为33%~35%。在税收的压力下,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经济的正常运转,不得不藏到“阴影”里,如利用第三者的帐户使自己的经济活动逃避国家的监管。这种税收制度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偷税漏税,资金外流,经济犯罪,影子经济增长。由于大量偷税漏税,国家每年税收计划只能完成2/3。据统计,1998年上半年税收计划仅完成了50%。此外,由于税收问题上存在的减免税、拖欠税等情况,企业间的纳税负担也大不相同,有时竟相差60倍。这样在企业家之间产生强烈的不公,造成行贿受贿,从而助长了腐败的风气奉行高税收制度助长了影子经济的发展。在转轨过程中,在“双紧”政策指导下,俄罗斯为增加财政收入、消除预算赤字制定了过高的税率,最高时达到利润的60%~80%。这必然导致偷漏税现象的出现,促使经商者更多地去从事影子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说,仅这一点就足以促使影子经济迅速增长。

而按货币主义的改革思路推行的双紧政策也导致了严重的投资萎缩。虽然压缩国家投资,削减各种补贴和援助以及抽紧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和限制银行贷款政策对降低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使企业患上了严重的金融缺血症。这种状况为影子经济收入的再投资和对企业的低成本控制创造了条件。

 (四)社会环境恶劣是也是导致影子经济活跃的重要原因。

在转轨过程中,各类经济犯罪都呈上升趋势,黑社会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活动非常猖獗,毒品交易、贩卖军火、开设妓院赌场等刑事犯罪也相当普遍。这种与社会转型共生的社会风气之败落、犯罪现象之蔓延,则是影子经济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恶化,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国家和企业拖欠工资,居民不得不在正式的雇佣关系、劳动报酬、物质奖励、职务晋升之外去寻找生存资本和新的生存方式。近几年来,俄罗斯社会中的平均消费价格上涨了2000多倍,而一些药品、食品和日常服务价格上涨幅度高达上万倍。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40%以上。于是寻找各种“隐形收入”、“工资外收入”就成为不少人追求的目标。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极为普遍,人们对获取额外的灰色收入“心照不宣”,尽管多数人从事这种活动是无奈的,但这是影子经济极度扩张的社会基础;某些政府官员利用其责任义务不确定性的加强,迫使企业家和个体业者不得不与政府官员形成一种非正式关系,使他们的个人职权(权力,信息)成为私人企业的一种“资源”。这种行为的示范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圣彼得堡大学教授耶里谢耶娃在对影子经济调查研究后承认,如果没有保护伞这一体系的话,俄罗斯影子经济的规模会缩小很多。 她说:“保护伞体系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问题。它使经营活动同官方机构的关系存在问题并孳生贪污腐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许多专家认为,在最近的10年,20年内,看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任何可能性。”[10]

 

参考文献

[1]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版。

[2] [俄]O·切尔科维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俄罗斯》,《经济学家》,1998第3期。   

[3][俄]盖达尔:《转型时期的经济1991-1997》,莫斯科1998年版。

 

 

注释:


[1] 本文数据主要根据相关年份的俄罗斯联邦统计委员会资料和《统计问题》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

 俄罗斯影子经济:特征及成因

[2]宋景义,范敬春:《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影子经济》,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htm/jjlc/sjjj/2002-12-6-11643.htm。

[3] 参见:阿列克谢·库德林(俄政府副总理、财政部长):《俄罗斯不需要“脏钱”》,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今日俄罗斯》,2003年7月2日,第8(33)期。

[4]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俄罗斯经济的威胁——影子经济》见http://www.worldreport.com.cn/gb/doc/2003-10/08/content_269966.htm。

[5]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俄罗斯经济的威胁——影子经济》见http://www.worldreport.com.cn/gb/doc/2003-10/08/content_269966.htm。

[6]莫斯科华人报,2002年9月6日,第406期

[7]参见:阿列克谢·库德林(俄政府副总理、财政部长):《俄罗斯不需要“脏钱”》,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今日俄罗斯》,2003年7月2日,第8(33)期。

[8] 参见http://www.freexinwen.com/caijing/pages/03november/03nov.htm。

[9]程恩富,李新:《经济过渡的两种模式——中俄经济改革总体比较》,http://www.shanghaieconomics.com/chengenfu/054.htm。

[10] 《俄罗斯私有化的诡秘》,2003年,http://www.voa.gov。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0271.html

更多阅读

佳片U约 俄罗斯二战经典:《头号劲敌》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俄罗斯二战经典:《头号劲敌》[海报剧照][热诚推荐]此片既要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又要表现斯大林时期对军人的迫害,但都是蜓蜻点水,反而用主要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 易语言特征码

周影韶摘要: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本文探讨了英语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旨在加深对英汉谚语的理解,更好地欣赏和使用它们。英汉谚语都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形象生动、简炼概

声明:《俄罗斯影子经济:特征及成因》为网友深情迎风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