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作为最早入华的汽车派系之一,在2002年以前,在我国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然而在我国入世之后,长期压抑的汽车消费得以释放,加上本土企业的兴起以及大批国际巨头企业的入驻,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德系车在华销量虽然飞速增长,但市场份额却大幅下降。 入世以来德系车在华销量高增 但份额高降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入世以来,德系在华国产车销量由2002年的50万辆增长至2012年的近三百万辆,但在国产乘用车(不含微客,下同)市场的份额却由40%降至20%。而在2005至2011年,其市场份额不仅跌破20%,且均低于日系车。 2006年以前德系车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2004和2005销量出现下滑 入世以来,德系车在2005年以前份额急剧下降,由2002年的40.39%降至2005年的17.78%;其销量在2004和2005年则是出现下滑趋势,尤其是2005年销量大幅下滑14.4%至56.44万辆,被日系车(79.62万辆)超过,同时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也低于日系车。 德系车在这几年份额的急剧下滑主要是以大众为首的德系车市场表现的不佳,市场份额大幅失守,其原因可主要归于其市场策略的失误。范安德在2005年曾对此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却对这种变化的影响估计不够,没能很好地做出及时调整,这是我们的失误,也是市场份额流失的主要原因。” 2006年起德系车销量回归增长轨道 份额整体上升走势 而2006年起,由于范安德接任中国区总裁之后,对中国市场做出了策略调整,如奥林匹克计划、南方战略等等,使大众在华市场份额逐渐回升。同时,由于汽车消费的不断升级,豪华车市场持续火热,销量急剧攀升,豪华车企业宝马和奔驰在华的市场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德系车整体在华国产车自2006年起销量重新步入增长轨道,市场份额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2年,在国产乘用车市场整体仍呈现7.8%的低速增长下,德系由于新车的投放、产能问题的逐渐解决以及受益于日系车的暴跌等原因,销量增长近两成至208.03万辆,超过日系的253.45万辆,市场份额升至21.70%,重新成为外资最大派系。
![守望先锋全球销量份额 2002年以来德系在华国产车销量及市场份额变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4564685671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