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新基金申报指南 做与众不同的自己——职业人士创新能力训练指南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迅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

                  ——胡锦涛

  今天,创新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不管使用哪种搜索引擎,键入“创新”一词,与之相关的条目不下200万条。再到亚马逊网站上检索一番,以创新为主题的书籍竟多达2300余册。

  人们对创新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在今天的首席执行官们眼里并不足为奇。下面这些统计数据,或来源于学术研究结果,或摘自各类商业出版物,读来难免令人徒增一分焦虑与无奈:

  ——与创新乏术的企业相比,创新成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2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

  ——如果企业80%的收入来自新产品开发,并坚持下去,五年内其市值就能翻番;

  ——“创新度”是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最佳晴雨表;

  ——在高科技业,创新是导致首席执行官薪酬发生短期和长期差异的因素之一,平均分别占有23%和15%的比率;

  ——其他研究结果也表明,创新已经成为首席执行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原因自然不会仅仅出于对薪酬的担忧。埃森哲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83%的高层管理人员深信,本企业今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

  ——美国最近几年各企业年度报告中,“创新”是当年各企业年报总裁致辞栏目中最常用的词汇。

  记得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摇滚歌星崔健有首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确太快了,改革开放25年以来,中国的变化之快出乎意料;近年来更呈加速之势。当初,你若拿款“大哥大”数字模拟手机,你是被公认的大款;十年后,中国手机数量突破1亿部。这期间,上演了多少部世界级通讯巨头的拼杀、商战,也上演着国产手机厂商奋勇争夺的一幕幕历史悲喜剧……

  社会已进入资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没有一个产品能永远畅销,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成功,在“快鱼吃慢鱼”、“聪明鱼吃笨鱼”的时代,要求个人必须是创新型个人,团队必须是创新型团队,企业必须是创新型企业。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讲: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海尔总裁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为总裁任正非大谈危机管理。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所谓丛林生存法则——优胜劣汰。你不创新,别人就会超过你,社会和市场就会淘汰你。

  作为职业经理人和职业人士,你和你的团队不创新就意味着落伍,意味着被淘汰,意味着死亡!

  一、创新的来源——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般认为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均可视为广义的创新思维。而狭义的创新思维则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诸如灵感、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2、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创新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1)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又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是因为创新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2)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由此形成创新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的形式的综合体。

  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

  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常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及唯一性。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直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3、思维的生理机能

  目前,科学家们研究认为人脑是由万亿个脑细胞构成的。平均重量在1300克左右,虽然只占我们体重的2.3%,但却要消耗身体20%能量。在万亿个脑细中,可能有1000亿个是活跃的神经元细胞(目前我们只用其10%),每个神经元细胞可长出多达2万多个树枝状的树突以存储信息并接收从其他细胞输入的信息,每个神经元细胞沿着叫轴突的主要通道通过电脉冲将信息传输到其他神经元细胞和身体的其他部位,而轴突外层包裹着起绝缘作用的髓磷脂鞘,绝缘性能越好,传输速率越高,速度可高达352千米/小时。

  当信息到达另一神经元的突触(连接点)时,每个电脉冲会引起化学反应--启动神经传递反应跨越突触传输信息。而所有的轴突又被多达9千亿个将大脑各部分"粘合"起来的神经胶质细胞所包围。所有的这些部分连接起来,就组成了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已知的最独一无二天然的电脑。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这样强大的电脑。

  概括地说,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大体由“两个部分、三位一体、六个通道和七个智力”所构成。

  “两个部分”——是指大脑可分左右两个部分,中间通过有多达3亿个细胞组成的胼胝体相联。左脑的主要功能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右脑的主要功能是形象、非逻辑和创新思维。

  “三位一体”——是指大脑由三个部分组成。小脑也称爬行动物脑,它控制着大脑的本能,如我们的呼吸、心跳、平衡、运动等诸多本能;小脑上面的第二层脑为边缘系统,也称古哺乳动物脑,它控制着吃奶、情感、记忆等等;最上面一层是大脑皮层,也称新哺乳动物脑,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特别发达——有2毫米厚,成熟的皮层有6层,是黑猩猩的4倍——别于其他高等动物,从而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的种类。它负责我们的观察、交谈、思考、分析、推理、创新等。

  “六个通道”——我们的学习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所做这六个基本通道与外界进行双向交流。

  “七个智力”——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中心。一是语言智力,即读、写与词语交流的能力。这一能力在作家、诗人身上得到高度发展;二是逻辑智力,即我们的计算与推理能力,这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极大发展;三是音乐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和一流的音乐家身上有明显地发展;四是空间智力则表现在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航海家和飞行员方面;五是运动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体操运动员等身上有很好地体现;六是人际智力即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则是营销员、鼓动家、外交家应有的能力;七是内省智力即洞察能力和了解自己的能力。

 二、创新的思维障碍——定势思维

  1、有笼必有鸟——心理图式

  一位心理学家曾和乔打赌说:"如果给你一个鸟笼,并挂在你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

  乔同意打赌.因此心理学家就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瑞士鸟笼给他,乔把鸟笼挂在起居室桌子边.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当人们走进来时就问:“乔,你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乔立刻回答:“我从未养过一只鸟。”

  “那么,你要一只鸟笼干嘛?”

  乔无法解释.

  后来,只要有人来乔的房子,就会问同样的问题.乔的心情因此搞得很烦躁,为了不再让人询问,乔干脆买了一只鸟装进了空鸟笼里。

  心理学家后来说,去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他有一只鸟笼要简便得多.人们经常是首先在自己头脑中挂上鸟笼,最后就不得不在鸟笼中装上些什么东西。

  2、狗鱼思维——拒绝变化

  有一种鱼叫做狗鱼。狗鱼很富有攻击性,喜欢攻击一些小鱼。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狗鱼和小鱼放在同一个玻璃缸里,在两者中间隔上一层透明玻璃。狗鱼一开始就试图攻击小鱼,但是每次都撞在玻璃上。慢慢地,它放弃了攻击。后来,实验人员拿走了中间的玻璃,这时狗鱼仍没有攻击小鱼的行为--这个现象被叫作狗鱼综合症。狗鱼综合症状的特点是:——对差别视而不见——自以为无所不知——滥用经验——墨守陈规——拒绝考虑其他的可能性——缺乏在压力下采取行动的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理人,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有时是很悲哀的。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的原因之一:形势在不断变化,必须关注这些变化并调整行为。一成不变的观念将带来毫无生机的局面。

  3、阿西莫夫的智商——惯性思维

  所谓惯性思维就是思维沿前一思考路径以线性方式继续延伸,并暂时地封闭了其他的思考方向。

  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人。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正确回答。”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出题:“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枚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作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

  “聋哑人买好了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要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么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作出剪刀的形状。

  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汽车修理工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啊?”

  阿西莫夫只得承认自己回答地很愚蠢。而那位汽车修理工在考问前就认定他肯定答错,因为阿西莫夫“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4、猴子实验——群体惯性

  有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4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喂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数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时,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猴子们只好望“蕉”兴叹。

  又过了几天,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3只猴子制止,并告知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实验者再换一只猴子进入,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不但剩下的两只老猴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半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当所有的猴子都已换过之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敢去碰香蕉。上头的热水机关虽然取消了,而热水浇注的“组织惯性”束缚着进入笼子的每一只猴子,使它们对唾手可得的盘中美餐——香蕉,奉若神明,谁也不敢前去享用。  

  这就是群体惯性形成的过程。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迅速调整,否则只能像故事中的猴子那样,在昨天的教训上平白失掉明天的机会。

  然而,一些把成功归因于富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模式的企业,面对一切以变化为主题的现实,仍高高在上,丝毫不怀疑让自己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的价值和适用性,不思更新,固执地运行在“成功经验”的轨道上。结果,由于一成不变,企业昔日的辉煌渐渐蜕变为组织惯性,成为企业生存道路上的羁绊。

  5、引火烧身——线性思维

  有这样一则幽默: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用圆珠笔写不出字来,于是美国航天局决定划拨100万美元的专款攻关。研究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能够猜得出来,凭美国的人、财、物力,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小菜一碟!最后研制出了专用的“太空笔”。庆祝之余有位官员突生疑问:苏联航天员在太空中是用什么笔写字的呢?一批精干的谍报人员被派了出去,答案很快就有了:苏联航天员用的是铅笔!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线性思维”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可并不都是幽默,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

  一个漆黑的夜晚,司机老王开着一辆“除了喇叭不响什么都响的”北京吉普外出,车行半路抛了锚,他初步判断是油耗尽了,便下车检查油箱。没带手电筒就顺手掏出打火机照明,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他醒来时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是一位路过的好心司机把他救了,车报废了,脸毁了容,万幸的是命总算捡了回来。老王说:“当时只是想借打火机的光,看清油箱里究竟还剩多少油;根本不成想打火机的火,会引爆油箱并引火烧身。”这是典型的由“线性思维”惹的祸。

  线性思维模式有两个基本特点:(1)把多元问题变为一元问题。客观对象所包含的问题往往是多元的,线性思维模式要求把其中一个问题突出,把其余问题撇开,或者把复杂问题归结为一个简单问题,然后予以处理。(2)用一维直线思维来处理一元问题,使之成为具有非此即彼答案的问题,并排除两个可能答案中的一个。

  6、大象的悲剧——惰性思维

  一家马戏团突然失火,人们四处逃窜,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令马戏团老板伤心和不解的是:那只值钱的大象却被活活地烧死了。

  “这怎么可能呢?栓住大象的仅仅是一条细绳和一根小木棍啊!”老板怎么也想不通。

  通常,没有表演节目时,马戏团人员会用一条绳子绑在大象的右后腿,然后绑在一根插在地上的小木棍上。以避免大象逃跑。我们都知道以大象的力量,可用长鼻子卷起大树,拖拉巨大的木材。甚至可以一脚踏死动物。为什么它如今则乖乖地站在那里呢?

  原来,当这头小象被捕捉时,马戏团害怕它会逃跑,便以铁链锁住它的脚,然后绑在一棵大树上。每当大象企图离开它时.它的脚被铁链蘑得疼痛,流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小象并没有功逃脱。于是在它的脑海中形成了一旦有条绳子绑在它的脚上,它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印象。因此,当它长大后.虽然绑在它脚上的只是一条小绳子和小木棍,但它懒得再去思考栓住它的是什么东西。

   惰性思维是指人类思维深处存在的一种保守的力量,人们总是习惯用老眼光来看新问题,用曾经被反复证明有效的旧概念去解释变化世界的新现象。不去尝试,不敢冒险,因循守旧,大好的时机和自身无限的潜能被白白地葬送,挫折和失败的悲剧肯定不可避免。

  比如说看魔术表演,不是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我们大伙儿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想不开,想不通,所以上当了。比如人从扎紧的袋里奇迹般地出来了,我们总习惯于想他怎么能从布袋扎紧的上端出来,而不会去想想布袋下面可以做文章,下面可以装拉链。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未尝试走别的路,这就容易衍生出消极厌世、疲沓乏味之感。所以,不换思路,生活也就乏味。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势,所以他们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因此,从舞剑可以悟到书法之道,从飞鸟可以造出飞机,从蝙蝠可以联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可悟出万有引力……常爬山的应该去涉涉水,常跳高的应该去打打球,常划船的应该去驾驾车,常当官的应该去为民。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

  7、失去的金子——习惯思维

  一个穷人在一本书里发现了寻找“点金石”的秘密,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的金属点化成纯金。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所以,当它摸着石子是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们扔到大海里。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可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然而他继续这样干下去,捡到一块石子,是凉的,将它扔到海里,又去捡起一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到海里,又一颗……

  但是有一天上午他捡起了一块石子,而且这块石子是温暖的——他把它随手就扔进了海里。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把他捡到的所有的石子都扔进海里。他已经习惯于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也还是将其扔进了海里……

  贝弗里奇在其《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解释了惯性思维:“我们的思想多次采取特定的一种路,下一次采取同样的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一连串的思想中,一个个观念之间形成了联系,这种联系每利用一次,就变得越加牢固,直到最后,这种联系紧紧地建立起来,以致它们的连接很难破坏。这样,正像形成条件反射一样,思考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我们很可能具备足够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然而,一旦采用了一种不利的思路,问题考虑得越多,采取有利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创新的思维障碍——偏见思维

  1、被经验淹死的驴子——经验偏见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只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无独有偶,新近又读到了这样一则古老的寓言:从前,有个卖草帽的人,每天,他都很努力地卖着帽子。

  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一颗大树,他就把帽子放着,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时,发现身旁的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项草帽。他十分惊慌,因为,如果帽子不见了,他将无法养家活口。突然,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他就试着举起左手,果然猴子也跟着他举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

  他想机会来了,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帽子纷纷扔在地上。

  卖帽子的高高兴兴地捡起帽子,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途中,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帽子也同样地被猴子拿走了。

  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举起左手,猴子也跟着举起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果然,爷爷说的话真管用。

  最后,他摘下帽子丢在地上;可是,奇怪了,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是直瞪着眼看他,看个不停。

  不久之后,猴王出现了,把孙子丢在地上的帽子捡起来;还很用力地对着孙子的后脑勺打了一巴掌,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孙子为何不能像爷爷当年那样拿回被猴子拿走的帽子?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机械地套用了经验,受了经验偏见思维的影响,他们未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

  正是经验使我们昂首否定,还是经验又让我们低头认错,人们总是跳不出经验,它甚至让一切最大胆的幻想都打上了个人经验的偏见,就像作家贾平凹所津津乐道的某一个农民的最高理想:“我当了国王,全村的粪一个不给拾,全是我的。”这似乎就是人们说的“乡村维纳斯效应”。德波诺在《实用思维》一书中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偏静的乡村,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会被村民当作世界上最美的人(维纳斯),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里的人难以想象出还有比她更美的人。”在村里,它是真理,在全世界,它就是偏见。

  2、鸡眼思维——利益偏见

  所谓利益偏见不是指由于你的利益关系会导致你立论的有意识的明显偏颇,而是指一种无意识的偏斜——对公正的微妙偏离。

  利益偏见更普遍的情况则是所谓的“鸡眼思维”,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譬如,一个毫无修养的粗人常常只是因为一个过路人踩了他的鸡眼,就把这个人看作世界上最可恶和最卑鄙的坏蛋。他把自己的鸡眼当做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然而推而广之,普通人难道没有偏见吗?一些普通人的话语表述背后难道就没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吗?事实上,大多数的恋人都认为自己找到了世上最好的人,大多数孩子也都会得出结论说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所谓“忘婆卖瓜自卖自夸”其实就是一种典型利益偏见思维模式。

  3、不识庐山真面目——位置偏见

  有一则禅的故事说的是小海浪与大海浪的对话:

  小海浪:我常听人说起海,可是海是什么?它在哪里?

  大海浪:你周围就是海啊!

  小海浪:可是我看不到?

  大海浪: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生于海,终归于海,海包围着你,就像你自己的身体。

  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被黜后,跌至人生谷底,这时他才得以悟出:“最美的风景不是登上峰顶所看到的,而是下到谷底抬头所体会到的”这句话。这与哈维尔在历经磨灭难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为了在白天观察星辰,我们必须下到井底,为了了解真理,我们必须沉降到痛苦的底层”。这就叫“思不出其位”。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坐标体系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其鲜明的烙印,连老黑格尔也不忘说:“同一句格言,出自青年人之口与出自老年人是不同的,对一个老年人来说,也许是他一辈子辛酸经验的总结。”这正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叶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站在什么样的年龄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感情。这与站在什么样的物理位置,就会得出什么样的认知是一样的。

  在一些企业里,老板总抱怨员工出工不出力、磨洋工,员工总抱怨老板发的钱太少、心太黑。这其实就是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才导致双方似乎无法弥合思维差距。

  4、“情人眼里出西施”——文化偏见

  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曾任美国人类协会主席)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中十分严肃地举了一个例子:“在一部中国电影中,一对青年夫妇发生了争吵,妻子提着衣箱怒冲冲地跑出公寓。这时,镜头中出现了住在楼下的婆婆,她出来安慰儿子:‘你不会孤独的,孩子,有我在这儿呢。’看到这儿,美国观众爆发出一阵哄笑,中国观众却很少会因此发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所透出的文化差异是明显的,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婚姻是两个人的私事,其间的性关系是任何别的感情无法替代的。而中国观众却能恰当地理解母亲所说的含义。这正如一些美国留学生在读了《红楼梦》后,总是不解地问中国教授:“为什么宝玉和黛玉不偷些金银财宝然后私奔呢?”中国教师知道这不是一个工具性问题,很难用一两话解释得清。

  我们所有的人都受到自己所在地域、国家、民族长期积淀的文化的影响,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可避免地打上文化、宗教、习俗的烙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对台湾坚定的态度不可理解,同样,一些中国人对美国为什么老是抓住人权不放也感到不可思议的原因。

  5、以偏概全——点状思维

  在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而后问:你看到了什么?

  答案至少有一百种:芝麻、苍蝇、图钉、太阳的黑子、污迹......这些都是常规的联想,有的人的思维就更活跃一些,他可能会回答说:我看到了缺点......我看到了遗憾......我看到了损失......

  但是,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其他的?

  为什么你的眼睛仅仅盯住那个黑点?而没有看到黑点旁边的那一大片的白纸?而正是这个黑点束缚和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看不到其余更多的更好的更丰富的东西。某些人一件事情没有办好,就垂头丧气——“我真没用,我真窝囊,我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人。”透过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就给这个人下定义——“他品质有问题。”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广阔的存在,而不是那个黑点。

  6、固执己见——刻板印象

  曾经在某一网站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这就是所谓“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刻板印象固然有省事省力的好处,但不少情况下却会出现耽误大事的判断错误。

  7、霍布森选择——封闭思维

  300多年前英国伦敦的郊区,有一个人叫霍布森。他养了很多马,高马、矮马、花马、斑马、肥马、瘦马都有。他就对来的人说,你们挑我的马吧,可以选大的、小的、肥的,可以租马、可以买马。你们都可以选呢,人家非常高兴去选东西了,但是整个马圈旁边只有一个很小的洞,很小的门,你再选大的马出不来的,它的门很小。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人叫西蒙,就把这种现象叫做霍布森选择。就是说,你的思维你的境界只有这么大,没有打开,没有上层次,思维封闭,结果就是你别无选择。

  四、走出思维误区——创新思维模式和方法

  【案例】福特与斯隆的思维博弈

  在变幻莫测、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思维定势带来的经营后果,有时却是异常惨重的。1913年美国著名企业家亨利·福特受屠宰流水作业的启发,设计了汽车装配流水线,能过标准化零部件和高架供应线,大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黑色“T”型车。这一在福特脑中酝酿了整整10年的创新思维,诞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制”。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工业生产技术时代,也使福特成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车市场的“汽车大王”。但是,福特在陶醉于他创新思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大脑中埋下了“思维定势”的种子,居然公开宣称,福特公司从此以后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

  当美国汽车市场渐趋饱和,早期购车人需要更新车辆,对汽车的档次、性能、外观有了更高要求时,福特的“思维定势”使他大吃苦头。美国另一著名企业家、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看到福特产品单一、款式陈旧这一致命弱点设计制造出不同价格档次的汽车,并且首创了“分期付款、旧车折旧、年年换代、密封车身”的汽车生产四原则,一举击败福特,登上了世界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的宝座。斯隆的思维创新击败了福特由思维创新退化而来的思维定势。

  思维创新是一种打破了常规的、具有创见意义的思维:思维创新的本质旨在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和引导市场的应变性思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拓进取型的经济,因而创新是一种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

  1、彩色电扇——突破定势思维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彩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几个月之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台。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这显然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都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规定过电扇必须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都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法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2、发散思维——点燃灵感的星星之火

  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多向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以后斯皮尔曼、卡推尔作为一种“流畅性”因素而使用过。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便明确地提出了发散性思维,也即是多向思维。他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的特点一是“多端”,对一个问题可以多开端,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式各样的结论;二是”灵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三是“精细”,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四是“新颖”,答案可以有个体差异,各不相同,新颖不俗。在50年代后,通过对发散性思维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发散的星)、变通度(发散的灵活性)和独创度(发散的新奇成份)三个维度,而这些特性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

  【案例】铅笔的用途

  1983年,一位叫普洛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在做毕业论文时发现:50年来,纽约里士满区一所穷人学校出来的学生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记录最低。

  普洛罗夫最初想通过调查来拖延在美国的时间以便在美国找到一份律师工作,所以他努力调查,并向纽约市市长申请到一笔市长基金以便就这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

  凡是在圣·贝纳特学院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只要能打听到他们的地址或邮箱,普洛罗夫都要给他们邮寄一份调查表,问他们:“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

  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他共收到了3756份回函。在这些回函中有74%的人回答,他们在学校里知道了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这是怎么回事呢?普洛罗夫走访纽约市最大的一家皮货商店的老板后得到了答案。该老板说:“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入学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这个题目。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写字。谁知道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必要时候还能用来替代格尺画线;还能作为礼品送朋友表示友爱;能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以做润滑粉;演出的时候可以临时用来化妆;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一枝铅笔按照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在野外缺水的时候,铅笔抽掉芯还能当作吸管喝石缝中的水;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总之,一枝铅笔有无数种用途。贝纳特牧师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有着眼睛、鼻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更是有无数种用途,并且任何一种用途都足以使我们成功。我原来是个电车司机,后来失业了。但是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皮货商了。”

  普洛罗夫后来又采访了一些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发现无论贵贱,他们都有一份职业,并且生活得非常乐观。而且,他们都能说出一枝铅笔至少20种用途。

  普洛罗夫在调查中受到了启发。调查一结束,他就放弃了在美国寻找律师工作的想法,匆匆回国了。后来,他在捷克当上了最大的一家网络公司的总裁。

  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不论遇到什么的危机或困难,都应该相信自己的潜能,自己的努力。都应该明白自己的用途,决非一种。只要肯像铅笔一样,极力去发挥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与用途,总能找到新的机遇与转机,也总能找到更适合自己去做的事。这样,成功或许会来得更快、更好,也更能使自己有价值、有意义。

  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其要点是;首先,通事要大胆地敞开思路,不要仅仅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这正如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所说:“你考虑的可能性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诀窍。”其次,要努力提高多向思维的质量,单向发散只能说是多低水平的发散。其三,坚持思维的独特性是提高多向思维质量的前提,重复自己脑子里传统的或定型的东西是不会发散出独特性的思维的。只有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为自己提出一些“假如……”、“假设……”等,才能从新的角度想自己或他人从未想到过的东西。

  3、侧向思维——跳出原来的圈子

  有句成语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问题或虽能解决但只是用习以为常的方案时,可以用侧向思维来产生创新性的突破。具体运用方式有以下三种:

  侧向思维要求我们彻底打破“自我本位”的思考方式,经常问一问自己以下一些问题:

  别人正在干的我能不能不干?

  别人不干或没有想到干的我能不能干?

  其他行业、专业、企业的做法、思路、产品特点、发明创造能否为我所用?

  现在的产品、思路、方法能否改变原来设想的路径,转换方向用到更能发挥作用的其它地方?

  1)侧向移入。这是指跳出本专业、本行业的范围,摆脱习惯性思维,侧视其他方向,将注意力引向更广阔的领域;或者将其他领域已成熟的、较好的技术方法、原理等直接移植过来加以利用;或者从其他领域事物的特征、属性、机理中得到启发,导致对原来思考问题的创新设想。如为了减少摩擦,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改进着轴承。但正常思路无非是改变滚珠形状、轴承结构或润滑剂等,都不能带来大的突破。后来,有人把视野转到其他方向,想到高压空气可以使气垫船漂浮,相同磁性材料会相互排斥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于是,将这些新设想移入轴承中,发明了不用滚珠和润滑剂,只需向轴套中吹入高压空气,使旋转轴呈悬浮状的空气轴承,或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轴承。

  侧向移入是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其应用实例不胜枚举。如鲁班由茅草的细齿拉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威尔逊移入大雾中抛石子的现象,设计了探测基本粒子运动的云雾器;格拉塞观察碑酒冒泡的现象,提出了汽泡室的设想,等等。大量的事例说明,从其他领域借鉴或受启发是创新发明的一条捷径。

  2)侧向转换。这是指不按最初设想或常规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将问题转换成为它的侧面的其他问题,或将解决问题的手段转为侧面的其他手段,等等。

  【案例】:冰箱用途的延伸

  在美国,每个家庭都有电冰箱,这已经持续了近一段时间了。这种高度成熟的产品竞争激烈,利润率很低,美国的厂商显得束手无策,而日本人却异军突起,发明创造了一种与19英寸电视机外形尺寸一般大小的冰箱。

  当微型冰箱投入市场后,人们发现除了可以在办公室使用外,还可安装在野营车娱乐车上。于是,全家人外出旅游,舒适条件全部具备。微型冰箱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它进入市场初期默默无闻的命运。

  微型电冰箱与家用冰箱在工作原理上没有区别,其差别只是产品所处的环境不同。日本人把冰箱的使用方向由家居转换到了办公室、汽车、旅游等其它侧翼方向,有意识地改变了产品的使用环境,引导和开发了人们的潜在的消费需求,从而达到了创造需求、开发新市场的目的。

  3)侧向移出。与测向移入相反,侧向移出是指将现有的设想、已取得的发明、已有的感兴趣的技术和本厂产品,从现有的使用领域、使用对象中摆脱出来,将其外推到其他意想不到的领域或对象上。这也是一种立足于跳出本领域,克服线性思维的思考方式。

  【案例】拉链的诞生

  拉链的发明曾被誉为影响现代生活的十项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人贾德森是为了解除系鞋带的麻烦而想到的,并于1905年取得了专利权。这项发明吸引了一个叫霍克的军官,他决定建厂生产拉链。但是,专利本身只是一种“可行”技术,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拉链虽好,但需要特殊的机器才能批量生产。霍克经过19年的时间才研制出拉链机,可有了拉链却没有人用这个东西代替鞋带。他用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找不到销路。后来,一个服装店老板将思路引向了鞋带以外,生产出带拉链的钱包,赚了一大笔钱。从那以后,半个世纪以来,拉链几乎渗透到人类讨会生产、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衣服、枕套、笔盒等等。

  总之,不论是利用侧向移入、侧向转换还是侧向移出,关键的窍门是要善于观察,特别是留心那些表面上似乎与思考问题无关的事物与现象。这就需要在注意研究对象的同时,要间接注意其他一些偶然看到的或事先预料不到的现象。也许这种偶然并非是偶然,可能是侧向移入、移出或转换的重要对象或线索。

  4、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

  【故事】孙膑智胜魏惠王

  孙膑是战国时著名兵家,至俄国求职,魏惠王心胸狭窄,忌其才华,故意刁难,对孙膑说:“听说你挺有才能,如你能使我从座位上走下来,就任用你为将军。”魏惠王心想:我就是不起来,你又奈我何!孙膑想:魏惠王赖在座位上,我不能强行把他拉下来,把皇帝拉下马是死罪。怎么办呢?只有用逆向思维法,让他自动走下来。于是,孙膑对魏惠王说:“我确实没有办法使大王从宝座上走下来,但是我却有办法使您坐到宝座上”。魏惠王心想,这还不是-回事,我就是不坐下,你又奈我何!便乐呵呵地从座位上走下来,孙膑马上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办法使您坐回去,但我己经使您从座位上走下来了。”魏惠王方知上当,只好任用他为将军。

  哲学研究表明,任命事物都包括着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同时与其正反两个方面打交道,只不过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养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即只看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如果逆转一下正常的思路,从反面想问题,便能得出一些创新性的设想。

  【案例】晶体管的革命

  晶体管的发明曾引起了一场世界电子革命。这其中的逆向思维起了很大的作用。5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要将错提炼得很纯。日本的专家江崎与助手在长期的探索中,不管怎样小心操作,总免不了混入一些杂质。每次测量其参数,都会发现显示不同的数据。有一次,他想:如果采用相反的操作法,有意地一点点添加进少许的杂质,结果会怎样呢?经实验,当将锗的纯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时,一种极为优异的半导体就诞生了。

  逆向思维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中重要的思维方式。逆向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逆向是与正常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案例】白痴咖喱粉

  日本HU-OSE食品工业公司的浦上董事长对咖喱粉新品种的开发情有独钟。他曾推出跟传统咖喱粉大为不同的“不辣咖喱粉”。当时食品业对浦上大加嘲笑,认为他是“发疯了”。当时,在世界任何地方,咖喱粉的味道都是辣的。但是,出乎意料是,被人们断言卖不出去的“白痴咖喱粉”推出不到一年,竟成为日本最畅销的调料品之一,至今仍然称霸不衰。

  逆向思维程序图:

  逆向思维的方法练习:

  ⑴功能性反转

  已知事物

  相反事物

  火箭发射

  例:钻井火箭

  绝缘材料

  读书

  接收天线

  老师提问学生

  吹气球

  ⑵结构性反转

  已知事物

  相反事物

  外热式电烙铁

  例:内热式电烙铁

  圆形车轮

  单一市场

  学生嫌老师讲得多、练得少

  ⑶因果性反转

  已知事物

  相反事物

  产品不合市场需求而滞销

  例:据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

  某产品随入WTO失去关税保护

  阀门打开使水面上升

  某领导因收了巨额礼金而高兴

  贪官胡长清被判死刑

  电冰箱通电才会制冷

  马老板为少赚50万而懊恼

  ⑷状态反转

  已知事物

  相反事物

  楼梯---人动梯不动

  例:电梯---梯动人不动

  传统经营---坐店等客

  传统授课---老师讲学生听

  看电影---胶卷动人不动

  面授教学

  总经理要求下属有创新精神

  5、联想思维——风马牛都相及

  【故事】一顿特殊的午餐

  在英格兰,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那是在一次有许多人参加的午餐上,聘请一个有名的厨师,这厨师做出的饭菜不说是十里飘香,也可谓有滋有味。但实验者别出心裁地对做好的饭菜进行了“颜色加工”。他将牛排制成乳白色,色拉(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染成发黑的蓝色,把咖啡泡成混浊的土黄色,芹菜变成了并不高雅的淡红色,牛奶被他弄成血红,而豌豆则染成了粘乎乎的漆黑色。满怀喜悦的人们本来都想大饱口福,但当这些菜肴被端上桌子时,都面对这美餐的模样发起呆来。只见有的迟疑不前,有的怎么也不肯就座,有的狠狠心勉强吃了几口,都恶心地直想呕吐。而另一桌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是这样一桌颜色奇特的午餐,却遇到了一些被蒙住眼睛的就餐者,这桌菜肴的命运可就大大地不妙了,很快就被人们吃了个精光,人们意犹未尽,赞不绝口!

  这顿午餐的“魔术师”即实验者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联想具有很强的心理作用。眼见食物的人们,由于食物那异常的颜色而产生了种种奇特的联想:牛排形似肥肉,喝牛奶联想到喝猪血,吃豌豆则联想到吞食腐臭了的鱼子酱……是联想妨碍了他们的食欲。另一桌被蒙住眼睛的客人没有这种异样的联想而仍然食欲大增那么什么是联想呢?

  联想思维是指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而产生认识的心理过程,即由所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地的与之有关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思维过程。简单地说,联想思维就是通过思路的连接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或事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新的成果的思维过程。联想思维是发散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联想思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顿——苹果——万有引力”,牛顿从自然界最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苹果落地,联想到引力,又从引力联系到质量、速度、空间距离等因素,进而推导出力学三大定律,这就是联想思维。从洗澡池池水放水时经常出现的旋涡现象能联想到地球磁场磁力线的运行方向,从豆角蔓的盘旋上升能联想到天体的运行方向,从水面上木头浮,铁块沉这个自然现象联想到浮力到造船业,从偶然看到的事物的不连续性联想到量子,从运动、质量、引力能联想到时空弯曲,从意识的作用能联想到宇宙全息,等等,等等,都属于联想思维。

  原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茨经上百次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关系。例如木头和皮球,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可以通过联想作媒介,使它们发生联系: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又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水——喝——茶。因为每个词语可以同将近10个词直接发生联想关系,那么第一步就有10次联想的机会(即有10个词语可供选择),第二步就有100次机会,第三步就有1000次机会,第四步就有10000次机会,第五步就有100000次机会。所以联想有广泛的基础,它为我们思维运行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到德军的包围,经常受到敌机的轰炸。在这紧急关头,昆虫学家施万维奇从蝴蝶五彩缤纷的花纹能迷惑人的现象中受到启迪,建议对重要目标进行迷彩伪装。这一招果然有效,大大降低了重要目标的损伤率。

  1)相近联想——由此及彼

  这是指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想到与它在时间相伴或空间相接近的事物或现象的联想。

 2016创新基金申报指南 做与众不同的自己——职业人士创新能力训练指南

  【案例】盟军的失误

  在二战期间,德国的侦察兵发现法军阵地后方的一片坟地上常出现一只有规律活动的家猫。每天早晨八九点钟时,那只猫在坟地上晒太阳,而坟地周围既没有村庄的房舍,也看不到有人活动。这位善于联想的侦察兵从空间位置的接近上,联想到坟地下面可能是个掩蔽部,而且还可能是个高级机关。于是发出通知,德国用6个炮兵营集中攻击这片坟地。事后查明,这里的确是法军的一个高级指挥部,掩蔽在里面的人员几乎全部丧生。

  2)正相似联想——夸张比喻

  这是指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想到与它在外形、颜色、声音、结构、功能和原理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其他事物与现象的联想。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这些联系不仅仅是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联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属性的联系。

  联想通常表现为事项之间的跳跃性连接,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它受到逻辑的制约,反过来又常常受到联想的支持,否则思维流程就会被堵塞。联想的能力在我国古典诗词申有着充分的表现。李煜《虞美人》中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就用“一江春水”来联想、形容愁的“几多”。曹子建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寥寥数语,把兄弟之间的残杀,刻画得如此形象逼真。其实,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那些修辞手法“夸张”、“比喻”等,都是联想思维的必然结果。

  【案例】电影《手机》的联想过程

  2003年岁末,作家刘震云的《手机》和冯小刚导演的同名电影上市,均创造了不菲的业迹,电影的票房收入超过3500万。其实,这部电影来自作家和导演的一个偶然的联想。

  2003年9月底,刘震云在冯小刚工作室发表“向生活要艺术”还是“向艺术要艺术”的高论时,每个人都不停地在接打手机,且状态各异,冯、刘二人的兴奋点便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他们的身上。冯小刚突然说:应该拍一部电影,就叫《手机》,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位手机持有者。刘震云一巴掌拍在冯小刚的肩上——这就是“向生活要艺术”!

  “手机本来是用来沟通的,但它却使人们变得心怀鬼胎,这时手机就不再是手机了,手机变成了手雷,反过来控制了它的使用者……”刘震云当即当众表示:我愿意写这个剧本,如果你们不做,我就把它写成小说——因为手机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汉语的说话习惯,手机连着人的嘴,嘴连着心,心里的秘密源源不断地输入了手机。为了掩盖手机里藏着的秘密,人们开始说谎和言不由衷。

  这就是小说《手机》和电影《手机》诞生的契机,其实就是联想思维所产生的创造性的成果。

  《手机》就是依靠这样的一种契机而诞生的,讲述“话语”在生活中历险的故事。其联想过程是:向生活要艺术——开会解决讨论——与会人员经常接打手机——话语与手机是喧嚣与助长的关系——写一部表现话语与手机的书——拍一部同样的电影。

  3)相反联想——物极必反

  这是指由一个事物、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它在时间、空间或各种属性相反的事物与现象的联想。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放大想到缩小等等。相反联想与相近、相似联想不同,相近联想只想到时空相近面而不易想到时空相反的一面;相似联想往往只想到事物相同的一面,而不易想到正相对立的一面,所以相反联想弥补了前两者的缺陷,使人的联想更加丰富。同时,又由于人们往往习惯于看到正面而忽视反面,因而相反的联想又使人的联想更加多彩,更加富于创新性。

  4)自由联想——“大风刮起来,木桶店就会赚钱”

  “如果大风吹起来,木桶店就会赚钱。”这是怎么进行联想的呢?当大风吹起来的时候——沙石就会满天飞舞——以致瞎子增加——琵琶师父会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以猫的毛替代琵琶弦——因而猫会减少——结果老鼠相对地增加——老鼠会咬破木桶——所以做木桶的店就会赚钱(这里只是取西方的一个比喻)。

  【案例】美国的一篇优秀作文

  1984年在美国里根当总统的时候,美国一批小学生,在学校读书,读烦了,老师带他们到户外去玩耍。小孩到了户外,什么都新鲜呢。啊!蓝天,啊!白云,啊!蛐蛐、小溪、麻雀,非常高兴,看到什么都新鲜。到了一个树丛中,芦苇丛中,就发现一个蛋。噢!全都围过来,大家都猜猜是什么蛋,有的说是麻雀蛋,不,麻雀的没有这个蛋大,怎么是麻雀蛋呢?有人说是恐龙蛋,恐龙死了好多年,怎么有恐龙蛋呢?鸭蛋、鸡蛋猜不出来,有的小孩说猜它干啥,把这个蛋抱回家,放在孵化箱里面孵化、加温,孵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就把蛋抱回家了,放在孵化箱里面然后加温,眼睛一直对准这个孵化箱看呢,看到底出来是什么。就看啊就等待啊,等待是非常难熬的。终于蛋壳里面在躁动,蛋壳破了,里面的东西出来了,全部惊呆了。哇!是什么?是——里根总统,这个蛋壳里面出了个里根总统。

  这是1984年美国全国推荐的一篇优秀小学生作文的梗概,要是在我们这里,我们老师批改的话,肯定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这不是胡闹么?

  五、激发个人创新的六种方法

  要想真正发挥创新潜能,除了要有敢于尝试与创新的勇气,还必须精心地培育你的创造力。这里罗列的,是许多成功人士常用的方法。

  1.及时记录下来一些创新想法

  人们在工作、生活、交际和思考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会因为不合时宜而被人们放弃直至彻底忘却。

  其实,在创新领域里,从来就不存在“坏主意”这个词汇。三年前你的某个想法也许不合时宜,而三年后却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主意。更何况,那些看来是怪诞的远非成熟的想法,也许更能激发你的创新意识。

  如果你能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当你需要新主意时,就可以从回顾旧主意着手。而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旧主意以新的机会,更是一种重新思考,重新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捕捉到新的创新性的思想。

  2.自己提问自己

  如果不问许多“为什么”,你就不会产生创新性的见解。

  为了避免这个常犯的错误,成功者总是透过所有的表面现象去寻找真正的问题。他们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他们也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那些不明确的,看来似乎是一时冲动之中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包含着更多的创新性思维的火花。

  3.经常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有了想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你都应当表达出来。如果是独自一人,你就对自己表达一番;如果你身处群体之中,不妨告诉其他人共同进行探讨。

  一个人一生中的大多数想法,都被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所否决。这种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机制将一切离奇的想法都当作“杂草”,巴不得尽快地加以根除。

  循规蹈矩的心境里没有“杂草”,但循规蹈矩的心境也没有创造力。你想要有创造力,就必须照料好每一株“杂草”,把它们当作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寻常的离奇想法说出来,把它们从头脑中解放出来。一旦它们进入到交流领域之中,便能够免受无意识领域中自我审查机制的摧残。这样做,使你有机会更仔细更充分地去审视、探索和品味,去发现它们真正的实用价值。

  4.永远充满着创新的渴望

  满足于现状,就不会渴望创造。没有乐观的期待,或者因为眼前无法实现而不去追求,都会妨碍创造力的发挥。

  发明家和普通人其实是一样的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总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系鞋带时,他们希望有更简便的方法,于是便想到了用带扣、按扣、橡皮带和磁铁代替鞋带。煮饭时,他们希望省去擦洗锅底的烦恼,于是便有了不粘锅的涂料。

  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改进现状的愿望。

  5.换一种新的方法来思考

  墨守成规不可能产生创新力,也无法使人脱离困境。

  有人喜欢用比较分析法来思考问题。面临抉择,他总是坐下来将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写在纸上进行分析比较;也有人习惯于用形象思维法,把没法解决的问题画成图或列成简表。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思考策略呢?试试看。也许,最困难的抉择也会迎刃而解。

  6.有了创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实施

  有了创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实施,再好的想法也会离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却又因为短期内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恒,你也会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经验之谈。

  坚持努力,持之以恒,才会如愿以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更是一个职业人士必备的技能。一旦你拥有了创新的头脑和能力,你将从此与众不同,在职业道路上一路高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1252.html

更多阅读

做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人会苦中作乐乐极生悲呢? 乐极生悲

做真实的自己方法:脱去外衣重新发现真实的自己与他人沟通在这样一个充满抄袭、派生品和廉价模仿品的世界,做“真实的自己”似乎有些偏离轨道。你想知道世界是如何看待真实的你(包括荣誉!)吗?下面就是找到真实的“他”或“她”的方法。方

身为优秀班集体的一员,做最好的自己 大学优秀班集体申请书

我是优秀班集体的一员张竞夫一、做最好的自己严于律己,培养优秀的品质品格。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积极发言、开动大脑、灵活思维,同时遵守课堂纪律;课间不打闹,安静文明的休息;下课起身看座,做好应作准备;课下勤于思考、好问,多复习、

《李开复自传:做最好的自己》的一些经典语录

1、【.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既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也无法让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2、【衡量成功的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09电子商务一班罗丽芬09251103132前段时间我读了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感触良多,明白了做人要做对世界有贡献的人,要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开复的个人经历和品格魅力让我爱上

声明:《2016创新基金申报指南 做与众不同的自己——职业人士创新能力训练指南》为网友終歸于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