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网友评论亚洲霸主 亚洲与金融霸主的较量



亚洲各国与美国的经济金融关系成为时下传媒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又处在这个焦点的核心位置。亚洲国家坚持出口导向型战略并奉信“汇率保护主义”原则,在激烈的出口竞争过程中牺牲了国内生产力和消费市场,同时,在客观上助长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可是,我们也要看到,亚洲(尤其是东亚诸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美元甚至美国经济的走向。

 

亚洲国家的“汇率保护主义”。在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瓦解之后,由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出于不同原因参与竞争的日本,试图保持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导致现在又出现了一个修订版的新制度,这便是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马克斯8226;考登(Max Corden)称为的“汇率保护主义”。亚洲国家选择了与战后初期欧洲和日本同样的对外经济战略,低估本币,实行较大程度的外汇干预,对资本帐户进行控制,累积外汇储备,鼓励出口导向增长,将商品出口到有强大竞争力的发达国家。

 日网友评论亚洲霸主 亚洲与金融霸主的较量

 

亚洲国家客观上援助了美国。《金融时报》著名评论家马丁8226;沃尔夫算过一笔帐,从2002年1月底美元开始迅速下跌,到2003年10月为止,全球外汇储备增长8310亿美元。其中6110亿美元是由亚洲各经济体累积的,最多的是日本,为2190亿美元,然后是中国1840亿美元,台湾730亿美元。在这21个月中,累积的全球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相当于美国以外国家GDP总额的2.25%,美国GDP的4.5%。相对于全世界的GDP来说,这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援助”项目。这使美国同时拥有大炮和黄油,而无需在两者间进行选择。

 

亚洲国家强化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在美元霸权下,亚洲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只不过是一种蓄意安排,出口国为了赚取美元以购买必需的以美元标价的商品和还清美元债务,不得不为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投资,因为必须把贸易剩余作为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的资产,从而使美国资本账户盈余以弥补其经常账户赤字。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不是靠贸易优势取得的,而是以牺牲本国的基本需要和紧缺进口为代价的。出口国以低工资、耗尽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强化了美元霸权地位。因此,出口国牺牲了在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所紧缺的资金,承担了补贴出口所造成的沉重外债,然而,它们还在乞求更多外资投资于出口部门,为外资提供更多的回报和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如同吸毒上瘾一样没有别的选择,只得继续服从美元霸权。(亨利8226;刘,2002、2003)

 

美国善于利用金融“软刀子”杀人。美国是全球资金分配中心,并且拥有与这种分配中心地位相称的服务设施机构等软实力。美国就利用这样的实力整治它的对手。日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例证,说明甚至一个充满活力的、成功的出口国也不会有健康的经济发展。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到2004年底,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它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最多的国家,其国内储蓄达13万亿美元(而2004年美国GDP为11万亿美元);日本在海外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日本国债95%掌握在日本国民手中。但是,2003年以来,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甚至将日本政府债券降低到比博茨瓦纳低一个级别。笔者认为这是美国在用金融“软刀子”杀人。

 

美国产生了惰性。如果美国愿意的话,将肯定有能力摧毁亚洲的钉住汇率制度,使“汇率保护主义”成为泡影,就像1971年保护主义的“尼克松冲击”一样。美国可以对亚洲向美国的出口实施贸易壁垒,或者干脆多印美元,用于购买亚洲货币。但是,美国不大可能采取其中的任何做法。同时,亚洲国家情愿抬高美元债券和美元本身的价格,满足了美国筹集庞大的政府和居民债务的需要。除非国内保护主义思潮变得十分强大,美国没有理由破坏亚洲重商主义者的汇率政策。(马丁8226;沃尔夫,2004)美国已经堕落,它不会采取任何积极主动的措施纠正其自身的行为,也不愿意打破现有的格局,更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

 

亚洲国家金融安全意识强化。贸易方面,亚洲国家目前对美还有一定的依赖性。过去几十年,亚洲一些国家执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亚洲主要国家的出口依赖于美国市场。亚洲国家之所以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一是与这种贸易结构有关,二是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部分国家受到国际投机力量的威胁,同时也暴露了自身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弊端。这些国家近年在进行金融体系改革时,出于防范风险和保持金融稳定的考虑,倾向多积累一些外汇储备。

 

    令人惊奇的改变即将发生。西方评论家认为,亚洲国家只有在外汇储备累积对货币及信用增加、通货膨胀提高,以及坏帐风险加大产生不利影响时,才会改变政策。对日本来说,干预有利于帮助摆脱通货紧缩根源。在中国,压倒一切的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中国将拒绝任何威胁经济增长的政策改变。这些评论代表了西方人的看法,不过,他们观察到了表面的现象,对于巨大的潜流并没有察觉。其实,现在情况发生了不少变化,亚洲经济体的内部需求和区域内需求在不断增加,区内贸易额也在扩大,中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将明显超出对美国和欧洲的贸易额,亚洲经济的增长已不再过分依赖对欧美国家的出口,这对平衡全球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在外汇储备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有关方面应当对对冲基金及其它投机性活动进行必要的监控,以增加亚洲国家的安全感。客观地讲,亚洲国家增加外汇储备,表明其金融安全意识强化。至于持有美元资产,则只是一时选择,并不代表长期的最终的选择。最后,掌握了大量美元资产的亚洲国家,它们在外汇储备结构方面的任何重大举动,都将牵动美国经济金融的神经,一旦亚洲国家的金融意识全面觉醒,并协商采取积极行动,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甚至会从主动变为被动。这种改变,对于新的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1369.html

更多阅读

4/3系统与APS-C的较量 4 3 aps c

要谈"APS"。我们还得从135胶卷谈起。上世纪初时候德国研制出拍摄35mm(36mm×24mm)电影胶片的徕卡照相机后,35毫米胶卷又叫“徕卡卷”,随着35毫米胶卷的普通,就按胶卷的宽度改为"35毫米胶片"(实际宽度为36mm哦)。直到五十年代之后,为了区

声明:《日网友评论亚洲霸主 亚洲与金融霸主的较量》为网友安稳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