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EMBA教育,最主要的是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的需要。2001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1000亿美元,GDP全球排名占第6位,进出口贸易5000多亿美元,仅出口就26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整个GDP的价值中有1/4是靠出口创造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需要优秀的经理人,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竞争其实也是优秀经理人的竞争,中国不缺乏经理人,但是特别缺少世界级的优秀经理人。中国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是巨大的。中国有36万多家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如果每家企业经理群体算3个人(总经理、财务总管、市场总管),中国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EMBA和MBA市场。
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我们追求的发展目标。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研究生在整体学生中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培养的研究生也应当是高质量的。中山大学将在积极稳妥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发展EMBA项目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中山大学要通过发展EMBA教育,善于开拓市场,敢于参与国际、国内教育市场的竞争,力争在高端教育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级人才短缺。以中国的信息产业为例,去年我国的GDP超过1万亿,其中IT行业产值就达到3000多亿元,但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对中国企业来讲,必须融入到国际市场,提升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就需要我们了解发达国家的科技走向,比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潮流。广东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储备和培训更多的高级人才。EMBA项目可以培养和储备更多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为广东可持续发展应作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参加EMBA面试的许多学生综合素质很高,具有很好的管理理念,他们对于“为什么学”、“学做什么”都非常明确,就是要寻求自身的真正发展,并切合国家发展的主题,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早在5年前,广东省就启动了高级管理人才出国培训计划,每年都有60名经过选拔的人才脱岗到国外培训。中山大学等全国30所刚刚开设的EMBA项目,它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使学员们在不脱离岗位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使他们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国际上著名的管理专家沟通和交流后得到解决。
EMBA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有可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EMBA之路来。
大学教师不是企业家,也不是经理,并不一定懂如何具体运作企业,也不一定能给出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答案,他们懂的是现代管理的系统化知识和企业的规律,包括创办企业的规律、运作企业的规律。因此,EMBA教育不是万能的,它应当,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5个方面的教育和服务。
第一,为EMBA的学生提供经过整合的教育资源EMBA项目可以整合国际国内、校内校外的各项教育资源,如教师、信息、资料和设施等,从而为EMBA的学生提供经过整合的教育资源。
第二,为EMBA的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现代管理知识训练EMBA的学生经常遇到大量的决策性的问题,他们过去可能在凭经验做决策。但是,当企业有一定的规模时,就需要系统的专业化管理。EMBA教育可以为EMBA的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知识训练,通过系统化的现代管理知识训练,使他们成为一支正规军。
第三,为EMBA学生提供一个使用相同的语言对一件事情进行分析和选择的平台企业发展越来越大的时候,就需要实行专业化的管理,需要沟通的语言,有了交流的语言,管理的效率就可以大大地提高。EMBA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的语言。企业的老总在各自的公司里都是最高层的人,企业内部的人往往都拣好听的说。但到了EMBA课堂以后,没有老总,都是同学,大家可以相互争论、互相碰撞,认识也就提高了。
第四,为EMBA学生提供可持续的管理教育和服务EMBA教育既是有一定时间性的,也是可持续的一次管理教育和服务。EMBA项目要适应本土竞争和学员的差异化的要求,帮助、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原本就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化、科学化,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
第五,为EMBA学生提供一块净心之地许多企业家或经理整年忙于生意,道德方面的问题就可能考虑得比较少。EMBA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块净心之地,让他们好好思考一下正直、诚信等问题。我们说在商战中习“术”,进管理学院得“道”,指的就是:在商场,企业的老总们创造、熟悉和运用了许多“商战之术”,但是他们还需要进管理学院得“道”,通过EMBA教育得到商战之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之“道”、企业国际化之“道”、人本管理之“道”,帮助他们成为“儒商”。
许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个“人才如何本地化”的问题:普遍现象是中低层的管理人员的本地化程度高,但高层管理人才本地化程度低。不是跨国公司不想聘用本地高级人才,而是本地高级人才奇缺。跨国公司需要的本地职业经理人必须是具备以下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理念;并能够与境外总公司高层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联系。
我们公司曾经在全国招聘两名高层管理人员,收到一千多份简历,但最后达到要求的只有一位,还是从英国伦敦找到的一位留学生。所以我们希望中国的EMBA教育不仅要为国企和民企培养高层管理人才,也要为在华的外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EMBA的开办,为已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系统掌握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的学习平台。EMBA教育不仅为国企和民企登上国际舞台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也为希望晋升到跨国公司高层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人生跳板。但他们能否真正成为国企、民企国际接轨领军人物或在华跨国公司高级人才,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其中包括曾经被许多中外工商管理学院所忽视,但却是绝大多数工商企业所看重的人才的诚信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国外的MBA和EMBA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失误,就是过分注重管理技巧和方法的积累,却忽视了学员诚信素质的教育。在美国企业界爆出“安然事件”等丑闻后,许多跨国公司高层面临信用危机,这给美国的工商管理学院以很大的教训,许多世界顶级工商管理学院开始重视MBA和EMBA学生诚信素质的挖掘和培养,他们在招生时会尖锐地向考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当你的意见与上司意见相左,你怎么做”?这说明诚信素质的教育不仅成为国内外企业界、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希望国内的管理学院在EMBA的生源选择和课程设置上也把未来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素质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学员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级管理人才。
EMBA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有效办法之一。我们相信EMBA教育将为中国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作出重大的贡献。但我们认为刚刚开始的EMBA教育也面对严峻的挑战。
1、师资队伍面临挑战。由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高校教师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有限,所以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管理操作经验,在面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EMBA学员时,教师的压力会较大。对于缺乏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企业挂职或担任咨询顾问、参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增加他们的实际经验。当然,也可以聘请合格的企业管理专家任教,满足EMBA教育的需要。
2、课程内容与本土案例结合面临挑战。目前EMBA教育的课程内容,大多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很多案例也直接来自于国外。由于缺乏根据中国实际编写的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应该鼓励更多的教师深入企业撰写案例,并建立名校案例交流制度。
3、教学方法面临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适应EMBA教学要求。国内不少管理学院已经在MBA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还应该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小组咨询项目等先进教学方法组合起来,并结合讲座、研讨和聚会等形式,便于学员形成团队意识、系统掌握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于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EMBA学员,更应该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多采用无标准答案的讨论式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和更新学员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助于学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领导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
4、教学手段与资源面临挑战。在EMBA教育中,我们将会普遍运用电脑、视听设施等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但是与国外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如华尔街数据库)相比,我们的EMBA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于像金融投资这样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课程会因为数据资源的缺乏而难以实践。
我们发现了一些可供EMBA或MBA教育参考和借鉴的非常有趣的特性和标准。按照最近由华尔街日报和哈里斯(Harris Interactive)于2002年联合对超过2000名来自美国的管理商业院校毕业生的公司应聘者的调查,公司所要求的MBA或EMBA毕业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征和素质,前5项的顺序为:(1)交流与人际关系技能(占重要性的90%);(2)团队工作能力(87%);(3)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能(86%);(4)推动结果的能力(81%);(5)领导潜能(74%)。而“一般管理要点(35%)”、“企业家技能(26%)”却只分别排到了第10、11位。
实际上,前瞻性、战略性的交流技能与正确管理和规划设计公司声誉的能力正日益成为良好管理的关键特质,它们对公司的成功和与公司共命运的CEO/总裁们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要点强调需要把高级管理教育的重点放在训练经理们不仅能够管理好一个公司的业务,而且能够正确地向公司股东们明确表达和传递公司的远景和有关键价值的建议(这不仅包括外部听众如股东、客户、监管者、生意伙伴,而且相同甚至更重要的是,包括内部雇员,他们通常能够影响公司在市场中的形象)。
我们认为EMBA教育应当关注的第二重要的特质是训练毕业生有关“交互文化的适应性”和有效管理不同混合文化团队以及来自不同地区或全球市场的技能。这对业务和需求日益国际化的中国公司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更多地向外国开放市场的情况下使其管理团队保持竞争力是重要的。许多公司迈向全球化的趋势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使其高级管理发展全球竞争力。
另一项“软性”素质是商业道德标准、知识以及良好的合作管理实践。在今年的《商业周刊》中,这种素质已变成一项新的标准——表明这种特质在国际企业管理领域的突出地位。安然等跨国公司的崩溃和倒闭不仅揭露这些被认为管理良好的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中道德实践的可怕状态,而且同时大大强化了传媒和投资者对亚洲和中国新兴市场的监察。在这种情形下,将来中国的高级总经理必须审慎注意并且毫不含糊地执行高水平的商业道德标准以及如何在股东、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强烈责任感下去管理公司的运作等。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碰撞越来越多,竞争的加剧是必然趋势。中国和世界的竞争也就是优秀企业家的竞争。然而,中国缺少真正走向世界的优秀企业家。这正是中国教育界的责任所在。
EMBA是最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的俱乐部。学员的背景分布非常广,有不同行业的,所有制也不同。这样一些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了一块,他们互相之间的学习、沟通,非常重要。
EMBA为大家提供了交流的途径。大家这里相识,达成共识,然后在商场上相互提携和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可能保持一辈子,所以,参加这个班对企业家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EMBA教育应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将大家的经验提升为理论,企业家带着问题来学习这些理论,再运用于实际经营中,将把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EMBA教育要先做人,做事,再做企业家。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人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对人的肯定。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所以企业家财富得以积累的时候,不要忘记对社会做出贡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的方式很多,但是不该赚的,就不能赚。企业家应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不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企业家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广阔的胸襟,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长。
EMBA教育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研究生教育放权力度最大的项目。从国家负责总体规划,统一出题、招考、录取,到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国家只负责下达招生数目的指令,EMBA教育凸现出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的今后走向。
从前国家统一招考、划定分数线、统一录取,录取标准过分单一,分数成为考核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选拔和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是不利的,更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的提高。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来选拔人才,这正是中山大学EMBA考试进行的有益尝试。
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只有十年的时间,其项目的发展还不成熟,而EMBA项目毕竟刚从国外引进,教育部规定,在师资方面必须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课程由境外的名校老师担任。这对于引进国外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政策的保证,对提升中国EMBA的品质,创造中国EMBA教育的品牌,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尽管中国MBA的发展已经有15个年头了,两个关系仍需要妥善处理:第一是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第二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EMBA的发展也必须正视和理顺这两个关系。
处理好这两个关系,需要坚持两个基础:首先就是中国MBA教育发展十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其次是国外几十年的EMBA经验和教训。这是我国发展EMBA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是市场引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使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第二是鼓励中外合作,在理论层面就是教学方面的合作,在实务方面就是实践方面的合作。合作的方式中,初级的是教材合作或项目合作,高级的是学校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形成核心的教育团队;第三是积极倡导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的本土化,EMBA教育要求国外的师资不低于1/3,其他则是国内高校、商界、政界的师资,这需要学校对师资力量加以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消化吸收国外的EMBA教学案例,同时要编写更多本土化的案例,有机地整合这两个资源,提升国内EMBA教育的品质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