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有关部门对房地产控制的日趋严格,也有不少房地产业的人士出来对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及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评论,当然,从利益角度出发,这些人士一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表明“房地产价格不会跌,至少不会大跌”的观点的。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意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有一些房地产商的论点已经变成“老生常谈”,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些论点包括:
1、土地是稀缺资源,因此对土地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从“潜在供给总量恒定”这一特征上看,土地确实是稀缺资源,但与石油、煤炭等真正的稀缺资源(储量随着开采量减少)相比,土地有存在“非消耗性”这一特点,也就是说,土地具有“可循环使用”的特征。另外,所谓总量恒定也只是“土地潜在的供给总量恒定”,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单位面积的土地的使用率正在日益提高(如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土地的稀缺性。从准确意义上说,应当是特定区域内(如大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才真正具有稀缺性。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房地产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加,从而推动房价的进一步上升。这种观点实质上是这样一种理论的引申: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这一观点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在某些经济结构中(如我国目前的粗放型、投资主导型经济),经济的发展确实伴随着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经济发展对生产要素需求增加的关联度会下降。
(2)在一定的时段、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发展并非必然与要素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有关,一个监管不善、运行不规范的市场难以长时间地保持发展的势头,股票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3)房地产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需求包括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会极大地压抑消费性需求,而投资性需求最终还必须依赖于消费性需求,因此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投资性需求的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
3、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中小房地产商影响较大,但对大房地产商影响不大,甚至还是一个行业整合的机会。这句话说对了一半,中小房地产商由于自有资金少,容易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当中不光是一个绝对值得问题,还有一个比例的问题。大地产商尽管自有资金相对雄厚,但其投入的总资金量也较大,从银行贷款占比来看,大地产商不见得比中小地产商的债务风险低,甚至由于更容易得到贷款而造成债务风险更高。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是一个整合的机会倒是不假,但这种整合与任何产业的整合是一样的:必然伴随着整个产业回报率的下降(否则是无法淘汰那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