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蛇年,突然发现休市的间隔,比历年都多。 不过,休市的好处也有,这就是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认真地讨论一下当下的盘面。彻底地梳理一下近期的行情。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几个多空之间“相对争议不大”的观点,也许对大家能有一点启发与帮助。 首先,我们共同的判断,是当前的盘面,多空的机会(赢面与输面),接近“五五开”。 “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 自“12·5行情”(备注:2012年12月5日,沪深300现货,涨76点,涨幅3.58%;由此,这一轮多头的进取,可以将其称之为“12·5行情”)以来,简单与复杂,成为市场相辅相成的一对组合;从多头的角度看盘,简单的涨升之后,必有复杂的调整或者下跌;反之,从空头的角度看盘,简单的调整之后,必有复杂的上涨或者横盘。 这是经历过龙年的“顽强”之后的期指走势,近期由于“两融业务”的扩张,现货基本上处于被动跟随期指的局面,盘面相当纠结。 但现货的重要性在于,空头要看谁领跌,多头要看谁领涨;现货如果不动,期指也不会动,不会存在较大的趋势性的大行情。 因此,节后的盘面,如果暴跌暴涨,可能都是机会吧。 其次,风险控制在任何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无论多空。 事实上,股票不是债券,堕于低市盈率陷阱的那些股票,对于趋势投资者所造成的伤害,从来不亚于泡沫破灭之后的那些股票,对价值投资者所造成的伤害。 近期的市场,最大的问题有二,一是场内IPO何时重新启动;二是场外,“一行三会”近期会有哪些新的政策举措? 对此,多空共同认可的策略,都是“没有必要想得太多”,办法只有一个:等政策,跟着走。身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与交易氛围之中,只有相对务实的策略,才是安全的,才能做到“抗削抗倒伏”,回避重量级的政策风险(比如此前的“新国五条”,对于楼市的那种短线冲击)。 如果看错做错,只有止损。“再沉重的杠铃”,也压不死大活人,扛不住的时候,大概谁都会放弃,如今是双边市场,多空策略,就有各自不同的机会,谁都会有“扛不起来”的时候。 其三,股市越走越熊,如果是长期的,那么真正原因绝对不是由于空头的力量(一个市场居然可以不断下跌,长期熊市,可以断定,是有其他的问题)。 如果在证券市场,最本质的问题无法解决——就像喝污染严重的水,污染源从来没有解决,天天喝点儿“板蓝根”什么的,大家用心想想,真的有用吗? 事实上,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一样,本质上是“透支未来”,所以说,当前机构最重要的交易策略,就是顺势(交易)。 其四,客观地判断,未来的IPO重启,其实可以有三种以上的方式。 一是长线策略,先照顾一下二级市场,打好基础再盖楼;等待股指的趋势转为向上的趋势,等市场的交易热度再高一些,然后重启IPO发行。
![生二胎独生子女费退吗 跟着政策走](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5063428781.jpeg)
二是中线策略,“先摸石头再过河”,不妨先放一些小盘股,试试大盘的水深水浅;承接力到底如何?行就继续发,不行就撤。 三是短线策略,如果以上的两种办法,都没有可能,也没办法再拖,最后还有一个办法,“跳河一闭眼”,有什么问题,另外再说——如果大盘再次破位,比如跌破上年的低点(1949点),也无非就是说明市场“是真弱,不是假弱”,大家也能再想一个彻底些的办法,从根子上解决新股的发行问题。 总之,大家可以珍惜当下的震荡市,这种来来回回的行情,非常适于轻仓参与——无论多空,都有不错的机会——双向交易,最怕的是没有波动,或者只有很微小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