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对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六点认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291065050787.jpeg)
1、从我国私营经济萌生条件、发展轨迹和现状的基础来看,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逆向性成长、从制度外向制度内成长、隐蔽性成长等特征。从企业规模、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因素看,我国私营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 2、生产力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生产力不仅在一个区间内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力与所有制形式之间甚至会出现错位现象,使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之间从表面上似乎没有任何必然的逻辑关系。把我国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归结为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以及不平衡性的观点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也十分有害。 3、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在不同的所有制以及所有制形式之间、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之间、不同规模的经济组织之间形成了互补共生的经济群。混合所有制中各种经济成分有主有辅、互补共生是客观规律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生态经济,需要多元主体竞争,应该让市场竞争的力量去决定并自行调节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比重关系,从而构造动态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4、为了消除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外部不和谐因素,在思想观念方面应该树立藏富于民、善待富人的观念;在政策上应该摆脱“利用、限制”的框框,在市场准入、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外贸等方面采取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政策措施;在法规上建议修改宪法,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使私有财产获得与公有财产同等的宪法保护。 5、造成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已经从“身份”歧视加速转化为体制性障碍和信息不对称。解决私营企业融资困境,关键是要打破国有金融机构垄断信贷市场和国有企业垄断资本市场的局面,积极扶持和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私营银行等私营金融机构。 6、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存在产权单一集中、家长式经验管理普遍、产权主体的家族情结和政治情结明显、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企业主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差等问题。对此,要从控制权、管理岗位和企业形态三个纬度促进我国私营企业从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向规范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