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美经济总量对比 中美金融博弈



一、两种极端的体制

中国金融体制的特点:中国的金融体制和结构都是僵化的,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汇率主要是钉住美圆,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官方需要持有大量的美圆资产,大量持有美圆资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制于外资,形成被动的“外资冲击——膨胀,外资撤退——收缩”型货币政策机制。中国的汇率刺激了低端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低,而且赢利状况差,使中国经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中美金融博弈中,中国在处于被动地位。

美国是金融大国,它是全球金融的最大赢家,它倚重的是“制度”资源和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权。美国拥有金融霸权地位,这是美国最大的比较优势。为了把这个优势利用好,发挥好,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都是围绕这项核心优势展开的。美国依靠玩弄金融游戏获取暴利。美国的金融游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主动出击进攻他国的金融资产;二是玩弄美元贬值的游戏,让他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缩水。在中美金融博弈中,美国处于主动地位。

二、美国对中国的金融博弈策略:以小博大

近年来,一些美国国会和制造业人士不时指责中国“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以进行不公平贸易,并声称这是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加和制造业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美国政府强烈认为,由市场决定的、灵活的汇率体系,再加上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最适合像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

美国经济的复苏和人民币汇率有联系,但这种联系非常小。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现在美国公司所面临的问题。美国公司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过度的借贷行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加拿大,中国还排在墨西哥、欧盟、日本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攻击表现在对低端产品的攻击方面,反倾销!对于中国卖给美国的便宜货征收反倾销税,迫使中国政府就范。这样做,让中方感到被动难堪。谁都知道,美国从中国进口廉价产品,得了大便宜,相当于GDP外包。可是,美国却不感谢中国,相反,美国得了便宜还要讨伐中国。

2003年10月,美国商人、经济学家戴维·黑尔指出,要是明年美国劳工市场不能复苏,美国政府会继续就人民币汇率政策抨击中国。那么,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将不能排除。2003年10月29日,布什当局扬言中国一定要让人民币升值以对美国选民“负责任”,中国成为美国政客的“替罪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4年12月3日,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再次确认,中国政府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以同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报告指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没有违反美国1988年制定的相关法律的“技术要求”。这一法律不允许别国通过操纵汇率来同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如有违反,美国政府将“采取贸易制裁措施”。报告认为,虽然一些经济体采取本国货币同美元汇率固定和干预外汇市场的措施,但这些均“不符合”美国关于别国操纵汇率进行不公平贸易的相关界定。但是,报告希望中国政府改变目前人民币同美元汇率固定的做法,并表示将继续就此进行努力。美国财政部的这一报告同2003年10月份向国会递交的类似报告看法一致。

这说明,美国根本就没有理由对中国的汇率政策说三道四,但是,美国社会各界还是要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需要全面介入中国金融市场,美国的金融服务能力过剩,美国的投机资本早已跃跃欲试。因此,美国对中国的金融博弈策略非常简单,一有机会就攻击中国。

三、中国的两难选择

第一种选择:人民币汇率继续钉住美圆。

一难:中国面临着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和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问题,实行出口主导的汇率政策,实际上牺牲了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仲大军,2004)

二难:以丧失汇率配置资源的功能为代价。在大叫中国取得反击游资成功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汇率配置资源的功能。在对待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需要一定的远见和勇气,应当允许人民币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浮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反映了美元在我国内地的价格,一旦固定住,其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被取消了。在1980年代国内价格放开时也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担心是否引起社会混乱,但事实证明放开后的价格起到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放开后的人民币也不一定就是升值,有升有降,完全由市场决定,因此,用不着过分担心汇率放开给经济带来的压力。由于一下子完全放开可能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较大冲击,可以逐步放开,扩大浮动区间,为完全放开创造条件。(许小年,2004)

三难:僵化的汇率照顾的是低效率的部门。国有银行是固定汇率制照顾的最大对象。但是,中国的银行,你越是照顾迁就它,它的效率就越低,制造的坏帐就越多,给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

四难: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从1979年起中国的糖精遭到当时的欧共体立案反倾销,到2002年9月30日,全球共有33个国家发起了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共541起,其中反倾销案件500起,保障措施41起。这541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共涉及中国的出口额达160.5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根据出口产品在遭到反倾销、保障措施前一年的出口额计算的,但是,中国企业实际遭受的损失远不止这个数字。(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2002年9月)据WTO信息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平均达到30.5起,比20世纪80年代年平均增加24起。进入21世纪,这种势头有增无减,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创历年最高;2002年,国外对我国产品发起58起反倾销案,虽然数量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是,中国仍然是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末,国外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已经超过了550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几百亿美元的出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接近20%,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刘斌,2004)而且国外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税税率不断增大,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上千。如此高的税率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不得不长期(至少5年)退出苦心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而其中,对中国反倾销最激烈、最粗暴、影响最坏的是当今头号大国——美国。近几年在全世界所有对华的反倾销案中,美国占了三分之一,占美国贸易史上所有反倾销案总案例的五分之一。据统计,美国政府近几年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中有一半左右是针对中国产品的。美国对中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不仅涉及面广,从纺织品到家用电器、从养殖虾到木制家具都有,并且呈日益上升趋势。反倾销指控一旦成立,被加征反倾销税的期限将长达五年,该产品即丧失美国市场。由于中国对美出口的许多产品是劳动密集型的低价产品,极易受到反倾销的影响。

五难:中央银行失去货币政策自主权。维持僵化的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就需要不断地买进美元,以实现汇率目标。中国中央银行买进美元后,如不采取相应的紧缩手段,就将构成所谓强势货币膨胀超常的危险,从而造成中国经济过热。(格林斯潘,2004)中国的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中国进一步钉住美元越来越困难。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我们根据分析表明,由于提高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使得有一些人把资本注入中国。(罗奇,2004)这说明美国人对中国现行汇率政策的缺陷是非常清楚的。

六难: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圆资产占比过高,随时可能遭受美国的金融打劫。到2004年底,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已经达到6099亿美圆。美圆已经连续四年贬值,美圆对主要货币贬值幅度达到了40%至60%。这导致中国的美圆资产遭受巨大的损失。最近温家宝总理质疑美国政府放任美元贬值。他表示,“今天要反问一句,任由美元贬值下去,而不加管理,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关方面难道不应该采取措施吗?”这是中国政府关于美元走软所发表的言辞最激烈的批评。

现在对于中国经济是一个关键时期。六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强烈,中国政府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六年后的今天,面对要求中国改变汇率政策的言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货币当局负责人再次明确强调: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历来是既独立自主,又高度负责。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有人支持中国维持现状,但中国自己却难以忍受。中国的经济已经同日本、韩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密不可分。目前,中国是韩国和台湾首要的出口市场,而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也不断增长。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条件下让人民币自由浮动,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而出现震荡的中国经济必将殃及池鱼。但是,在区域贸易格局上,中国处于产业亟待升级的阶段。中国满足于现有的国际竞争地位吗?用跟美国卖苦力赚来的贸易赢余换回日本等国的高价产品,使自己处于低端地位。

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民币长期低估对谁都不利。对于贸易伙伴,它可能会形成不公平的竞争;对于国内企业,它会传递一种错误信息,使企业失去压力,不去努力提高技术含量,不去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只是靠便宜的价格去抢市场,这肯定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吴敬琏,2005)或许,还需要补充一点,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它是一只兴奋剂。

然而,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是与整体改革的路径选择相关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找到最佳的汇率体制改革道路相当困难,往往只能权衡利弊,做出决策。

第二种选择:人民币汇率加大波动幅度。

中国官方一直没有给出一套不调整的理由。只是反复强调: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考虑本国的对外经济、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因素,而不是个别国家的贸易逆差或者顺差。……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使我国在中长期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保持金融稳定。我们将积极稳妥、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台。……从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来看,未来的任务主要是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周小川,2005)

蒙代尔倒是说了几点:一是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会延长人民币进入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时间;二是会造成中国农村的萧条,农产品的销售更加困难;三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会减缓,造成中国经济的衰退;四是无论城乡,失业率都会提高,大家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难度增大;五是会加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六是会造成中国的货币政策不稳定;七是如果人民币升值后,在缺乏后续支持的情况下,还有再次贬值的可能;八是目前在中国周边国家,人民币起一定的通用货币作用,升值后的人民币可能丧失这种地位。(蒙代尔,2005)我把他的这些归纳称作“汇率波动恐惧症”。

 2016中美经济总量对比 中美金融博弈
中国政府的另一个顾忌是热钱。因为数据显示已经有不少国际热钱早已涌进了中国。当这些热钱涌向中国后,由于中国政府明察秋毫,这些国际热钱希望的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出现。特别是当这些热钱进入中国后,中国的投资市场并不是那样理想,房地产市场又泡沫四起,它们既不敢进入中国股市,也不愿大规模投资于中国房地产。正当国际热钱在中国遭遇到左右为难、无处发力的尴尬之际,看到美元下跌的风云四起,听到中国政府有减持美元国债之风,自然想借此信息来炒作人民币升值,以便炒作起人民币升值后借机获得暴利一走了之。温家宝总理针对近期国际市场大力炒作人民币升值,明确地提出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的立场与态度,强调“市场越是炒作,人民币汇率越不变”。

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大帐小帐都在算,显得非常精明。这恰恰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实力增长很快,应该调整心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仅仅以卖便宜货为主。放开人民币汇率有助于出口结构的升级,加快出口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台湾地区为例,1980年代末,低级产品占了我国台湾地区出口的大头,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压力后,台湾被迫放开了汇率。后来的事实证明,台湾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汇率放开后,台湾的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端、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越来越多,衣服、鞋帽等轻工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许小年,2004)

目前,中国实际上还是“汇率波动恐惧症”占上风,金融保护主义和稳定论支配着中国的外汇体制改革的思路。看来,中国经济还要在低端继续徘徊一段时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1793.html

更多阅读

壮哉中华:中美金融战,中国将计就计

壮哉中华:中美金融战,中国将计就计美股紧急拔网线”休市“刨根问底路线图:1)中国政府启动主动调整(先不论是中国政府调整被别人利用做空,还是中国政府诱导美日+内鬼做空背景),美日配合中国内鬼借位做空中国,诱导中国金融危机企

中美物价对比 2016 中美物价对比研究

一、引言物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保持物价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物价稳定也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保持物价稳定是为

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 经济总量跃进的意义

新年盘点旧岁的固定话题之一,是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上周,当中国2009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公开发布,中国人的视线又被拉到这一方向。媒体又开始追问,中国是不是已经实现了那个从不曾作为公开政策目标,却始终萦绕在心头的愿景:中国经济是

声明:《2016中美经济总量对比 中美金融博弈》为网友醉湎沉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