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与就业
1、我国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二是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要充分调动政府职能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乡镇劳动保障、农业、乡镇企业管理等部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三是完善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介绍服务。四是做好对农民工的咨询服务工作。(2005-2-3)来源:新华网
2、私企工资出现下降趋势
记者从第六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雇工工资出现了不升反降的趋势。根据工商局的调查数据,2003年我国私营雇工全年平均工资、奖金和部分分红加总的总数是8033元,而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14577元,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为8678元。在以往调查中,私企雇工工资虽然比国有企业低,但二者相差不超过1.2倍,而2003年则超过了1.8倍。此次调查还第一次发现了私企工资低于集体企业。(2005-2-4)来源:经济参考报
3、绍兴率先推行公务员年薪制 薪水取决于岗位及业绩
浙江绍兴市袍江工业区管委会日前推出了公务员全员年薪制,管委会机关31名公务员全部被纳入统一的年薪制管理之中。据悉,这是国内首个推行公务员全员年薪制的行政机关单位。今后该管委会公务员的薪水将取决于所在岗位及工作业绩,而非个人资历和职务级别。袍江工业区将所有岗位分为11个层次,基本年薪从1万元、4万元到5万元不等,以1/12的数额按月发放。同时,局办、内设机构正副职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一年一聘。(2005-2-4)来源:北京晨报
4、下岗向失业保险并轨 12省份关闭再就业服务中心
劳动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最近说,我国已有12个省份关闭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胡晓义是在最近召开的劳动保障部200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做上述表示的。他说,2004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继续得到巩固。12月底,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153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07万人。其中,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社会保险费。(2005-2-8)来源:经济参考报
5、去年全球失业率4年来首降
国际劳工局14日发布的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失业率由前年的6.3%降至6.1%。这是最近4年以来这一指标首次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去年全球失业人数由1.852亿降至1.847亿;新增就业机会为4770万,相当于全球就业总数的1.7%。失业率下降最明显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数值从前年的9.3%降至去年的8.6%。另外,包括欧盟25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由前年的7.4%降至去年的7.2%。东南亚和环太平洋地区由6.5%降至6.4%,南亚由4.8%降至4.7%。东亚和西亚北非地区的失业率则和前年持平,分别是3.3%和11.7%。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失业率则略有上升,由前年10%升至去年的10.1%。(2005-2-16)来源:经济参考报
6、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 河南劳务输出总量全国第一
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河南省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省农村已有1411万人得到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4%,劳务输出总量居全国首位。其中省外输出838万人,占转移人数的59.4%,省内转移569万人,占转移人数的40.3%,境外就业(含外派劳务)3万多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562万人。劳务总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4年全省劳务总收入达到613亿多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目前,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已经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2-19)来源:新京报
7、四川再就业减免税收2.5亿元
据统计,一年多来,四川省国税系统已累计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安置下岗职工的企业减免税款2.54亿元。其中,对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29亿元;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减免税收1.25亿元。从2003年至今,在四川省国税系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达69000余人。 (2005-2-21)来源:中国税务报
二、医疗与保健
1、流脑检测中国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和2003年非典疫情、2004年禽流感不同,今冬发生的流脑疫情并未引起大面积恐慌。有关人士评价说,我国政府去年静悄悄地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就是初步建立了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不过也有专家坦言,此次流脑疫情让我们看到,城乡落后地区公共卫生防治体系问题依然任重道远。(2005-2-7)来源:经济参考报
2、三部委联合发力 18亿元资金改善农村饮水安全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制定的《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下称《应急规划》)已经完成,正等待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审批。记者2日从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了解到,根据这个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投入18亿元国债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使2100万农村人口饮上健康水。目前中国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去年卫生部和水利部的初步调查,全国共有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根据《应急规划》,18亿元国债资金将重点用于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血吸虫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除中央拨款之外,地方各级政府将有配套的资金投入,此外还有少部分群众自筹款。(2005-2-3)来源:新华网
三、贫困与救济
1、温总理强调逐步建立长期稳定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撰文指出,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提高西部开发直接融资和利用外资的比重。积极吸引东部、中部地区资金和本地民间资金参与西部开发。温家宝是在写到落实政策措施、加大对西部大开发扶持力度时作上述表示的。(2005-2-5)来源:中国新闻网
2、中央财政为西部大开发投入近万亿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在西部地区累计投入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记者4日从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逐年加快。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西部地区的GDP增长分别为8.5%、8.8%、10.0%、11.3%,预计2004年将超过上年。 (2005-2-5)来源:新华网
3、河南粮食增产全国居首
多项措施并举加大支农力度。2004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创出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4260万吨,比2003年增产690万吨,增幅19.3%,粮食增产的绝对量和占全国总增产份额均居全国首位。这是河南粮食总产继1996年以来连续登上3500万吨、4000万吨两大台阶后,再创的新纪录。据了解,去年河南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支出达197亿元,比2003年增加41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11.63亿元,减征农业税22.61亿元,两项合计全省农民实际减负增收34.24亿元,人均46.9元。取消、免征、降低15项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2005-2-4)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4、"兴边富民"重点县增加20个 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年逾亿元
目前"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由17个扩大到37个,中央财政每年支持资金达到1.1亿元,一些地方确定了省级重点县,加大了对"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记者从国家民委了解到,2000年至2004年,国家民委、财政部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安排2.58亿元用于"兴边富民行动";专项安排1.17亿元用于支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重点帮助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乡村实施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教育、卫生、文化条件。
(2005-2-15)来源:新华网
5、中国去年粮食直补116亿 有6亿农民享受补贴政策
据财政部的消息,2004年,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96%,近6亿种粮农民直接享受到了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实惠。央视国际报道,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通过粮食直补,使13892万户农民,平均每户增收74元。国家还对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了良种补贴资金2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7000万元。(2005-2-10)来源:中新网
6、经济快速发展 新疆2004年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
记者近日自有关部门获悉,二00四年新疆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二千二百多亿元人民币,全年人均GDP达到一点一万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数字显示,新疆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二百三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以上,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亮点。此外,由于新疆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七千多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二千二百多元。(2005-2-11)来源:中新社
7、去年河北省利用扶贫资金12.9亿元 50万人脱贫
记者从河北省扶贫部门了解到,去年河北省利用中央和省配套扶贫资金12.9亿元,解决了这个省50万人的温饱问题。河北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地区,太行山区和黑龙港干旱盐碱地区。去年,河北省拿出近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周转畜"、"周转棚"、劳务输出、移民搬迁为主的四大扶贫项目。今年,河北省将启动第二批重点贫困村帮扶工作,年内解决25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2005-2-10)来源:新华网
8、2005年农村扶贫三大重点工作启动
据央视国际消息,按照中央农村扶贫规划,2005年我国全部592个国定贫困县将免征农业税,目前,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和产业扶贫三大重点的扶贫开发已经在各地全面启动。2005年农村扶贫重点之一:完成9万个村的扶贫开发规划编制,陆续实施整村推进。2005年农村扶贫重点之二:落实至少300万贫困人口的劳动力转移培训。2005年农村扶贫重点之三:认定首批200家扶贫企业实施产业扶贫。(2005-2-18)来源:中新社
4、"兴边富民"重点县增加20个 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年逾亿元
目前"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由17个扩大到37个,中央财政每年支持资金达到1.1亿元,一些地方确定了省级重点县,加大了对"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记者从国家民委了解到,2000年至2004年,国家民委、财政部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安排2.58亿元用于"兴边富民行动";专项安排1.17亿元用于支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重点帮助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乡村实施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教育、卫生、文化条件。
(2005-2-15)来源:新华网
5、中国去年粮食直补116亿 有6亿农民享受补贴政策
据财政部的消息,2004年,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96%,近6亿种粮农民直接享受到了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实惠。央视国际报道,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通过粮食直补,使13892万户农民,平均每户增收74元。国家还对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了良种补贴资金2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7000万元。(2005-2-10)来源:中新网
6、经济快速发展 新疆2004年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
记者近日自有关部门获悉,二00四年新疆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二千二百多亿元人民币,全年人均GDP达到一点一万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数字显示,新疆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二百三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以上,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亮点。此外,由于新疆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七千多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二千二百多元。(2005-2-11)来源:中新社
7、去年河北省利用扶贫资金12.9亿元 50万人脱贫
记者从河北省扶贫部门了解到,去年河北省利用中央和省配套扶贫资金12.9亿元,解决了这个省50万人的温饱问题。河北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地区,太行山区和黑龙港干旱盐碱地区。去年,河北省拿出近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周转畜"、"周转棚"、劳务输出、移民搬迁为主的四大扶贫项目。今年,河北省将启动第二批重点贫困村帮扶工作,年内解决25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2005-2-10)来源:新华网
8、2005年农村扶贫三大重点工作启动
据央视国际消息,按照中央农村扶贫规划,2005年我国全部592个国定贫困县将免征农业税,目前,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和产业扶贫三大重点的扶贫开发已经在各地全面启动。2005年农村扶贫重点之一:完成9万个村的扶贫开发规划编制,陆续实施整村推进。2005年农村扶贫重点之二:落实至少300万贫困人口的劳动力转移培训。2005年农村扶贫重点之三:认定首批200家扶贫企业实施产业扶贫。(2005-2-18)来源:中新社
13、湖南省八亿资金投入农业 十万干部下乡支农
继年初宣布取消农业税后,湖南省今年将从省财政预算中安排支农资金8.33亿元,比上年增长8.6%。湖南省省长周伯华表示,支农资金在实际执行中将只增不减。与此同时,记者还从湖南省委获悉,春节过后,湖南全省将组织十万干部进村入户宣讲中央一号文件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以农村小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年湖南农业基础性投入的重点。 (2005-2-24)来源:新华社
四、人口与教育
1、调查显示教育和旅游成我国市民文化消费2大目标
城市居民选择未来打算旅游的地区与目前旅游的地区有较大差别。在未来打算旅游的地区中,各个城市居民选择省外及海外的比例,基本都高于目前旅游地区中省外及海外的比例,这反映了城市居民对远距离旅游的较高期望。城市居民储蓄目的中,"为了将来孩子上学用"在所有城市中都排在第二位,在近一半的城市,比例接近排在第一位的"以备意外的急用"。这既说明城市居民对教育的重视,也预示着教育消费市场的潜力无限。上述调查数据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逐年增长,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扩大的现状,逐渐由"被动接受"变为"文化生产的引导力量"。(2005-2-7)来源:中国青年报
2、教育部长周济: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为投入不够
回顾2004年工作,周济表示,他"觉得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他说,中国的教育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特别突出的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实现两基,中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这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另外一个重大突破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六年之中,规模翻了两番,现在的规模是1998年的4倍,而且国家的教育质量还在不断提高。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万,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两个成就都应该说是历史性的跨越。(2005-2-21)来源:人民网
五、社保制度改革与社保基金管理
1、企业年金有望6月入市 首批入市资金规模不超150亿
日前颁布的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相配套的四个相关法规将于3月1号开始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各类金融机构期盼已久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格认定工作即将正式展开。业内人士透露,企业年金入市最早的时间将在今年6月份左右。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说法,目前企业年金的存量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其中包括有500亿元左右以团险的形式在保险公司手中。根据这个数据推算,6月份以后真正能够转为企业年金基金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资金在500亿元左右,按照23号令的规定,直接投资股票的比例上限是20%,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和投资连结险等权益类资产的上限是10%,因此可以大致推算能够直接和间接进入股市的资金不超过150亿元。(2005-2-22)来源:四川金融投资报
2、中国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九成以上
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孟昭喜最近说,2004年底,全国有3430万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率达93.2%。孟昭喜说,2004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不断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内容,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底,全国有3430万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率达93.2%,比年初增加497万人,提高8.7个百分点。其中,纳入社区管理的2166万人,比年初增加865万人,占实行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63.1%。(2005-2-12)来源:中新网
3、74户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力争年底前结束
记者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今年启动的第二批74户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力争在年底之前结束。国资委有关负责人称,目前有办社会职能的中央直管企业共74户,全部纳入第二批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范围。农垦、 森工等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时机还不成熟,第二批暂未予以考虑。铁道部所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仍按原计划继续进行。对于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单位的经费补助支出如何分担问题,这位负责人解释说,第二批实施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单位的经费补助在2005年至2007年三年过渡期内,由中央财政与企业共同承担,并根据企业2001年至2003年年均利润情况将承担比例划分为四类,区别对待。过渡期结束后,经费补助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中央财政承担的补助数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 (2005-2-10)来源:新华网
4、今年我国90%省份将建立社会救助体系
记者近日从民政部获悉,今年要力争90%的省份、70%的县(市)初步建立以城市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救助制度为基础,临时社会救助为补充、专项救助相配套,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此外,农村特困户救助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在县级普遍建立,城市医疗救助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开。 (2005-2-17)来源:中国青年报
5、中国城市低保基本应保尽保 低保人数已超2200万
中国城市低保工作已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城市低保对象总人数为2200.8万人,各级财政累计支出低保金17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02亿元。低保对象月人均领取低保金65元,比去年底提高了7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也开始启动,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衔接,目前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3个县(市、区)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全国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1.8亿元,救助农村困难群众548.9万人。在农村特困户救助方面,各地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相关制度,逐步建立解决农村特困人口基本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在优抚对象生活安排方面,各地民政部门在继续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的同时,优先将符合救助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进入医疗保障网络,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的问题得到缓解,优抚对象得到妥善的照顾。 (2005-2-17)来源:中国青年报
6、劳动部已制订出一套农村社保方案准备上报国务院
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已制订出一套较成熟的农村社保方案,并准备上报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的最新测算:中央财政如果每年转移支付200亿元,中国农村就有望普遍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国8亿农民就可以普遍地老有所养。
(2005-2-2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有望年内解决
专家建议:政府、单位、个人同时承担参保费用。
记者22日从权威渠道了解到,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已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作为2005年医疗保险工作的首要任务,力争年内解决。
"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前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因当时无清算医疗费的政策,没有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后,已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由于许多企业无资产可清算,也不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目前,这部分人群处于贫困的边缘,由于无钱看病,纷纷要求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2005-2-2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8、中国今年九成省份七成县市将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央视国际消息,2005年中国90%的省份、70%的县(市)将初步建立以城市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救助制度为基础,临时社会救助为补充、专项救助相配套,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做好这项工作,民政部负责人表示2005年中国将进一步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灾害应急机制为主体,社会动员机制相配套的灾害救助体系以及以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社会互助体系。此外,对农村特困户救助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2005-2-10)来源:中新网
六、关注中央企业
1、国务院原则同意 国企破产规划出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电力监管条例(草案)》。会议原则同意有关部门提出的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规划。会议指出,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是在特定时期,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在各方面条件具备后,要通过法律途径、市场方式解决企业退出问题。 (2005-2-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国企频频"出事" 暴露内控漏洞
自去年年底以来,国有资产接连陷入了巨亏的噩梦。先有中航油在石油衍生商品交易中浮现出40多亿元损失,再有中储棉为追逐暴利被套造成10亿元的亏损,近日又曝出中国银行"高山案"过10亿元的悬空。而在今年开年以来一个月的时间内,上市公司落马高管就达11人之多。国企系列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这类恶性事件的一再出现,和企业内控制度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正是由于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从而不能很好地约束拥有权力者,也不能有效地来度量、规避和分散风险。"有专家这样评论。(2005-2-2)来源:经济参考报
3、中央企业总资产超9万亿 8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强
2004年,中央企业盈利水平创历史新纪录,企业总资产达到91948.1亿元。在《财富》杂志评选的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中化集团、上海宝钢和中国粮油集团8家中央企业入选,比2003年新增2家。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石油石化企业新增原油生产能力和天然气生产能力分别为1300万吨和116亿立方米。煤炭企业新增原煤生产能力3460万吨。电力企业新增投产发电规模1583万千瓦,其中国产首台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投入生产。中国海运集装箱船队规模进入世界前十位。(2005-2-9)来源:中新网
4、全国已安排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484个
2004年,我国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积极改善国有经济质量。截至去年底,全国安排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484个。记者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解到,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安排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484个,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2370亿元,安置职工约667万人,消除企业亏损1529亿元。 (2005-2-10)来源:新华网
5、国资委:中央企业自查自纠挽回经济损失14亿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首度披露,自2003年9月中央国企分批进行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以来,中央国企在清产核资效能监察中共立项4855个,万余家企业(包括二、三级企业)在对清产核资进行自查自纠活动中挽回了14亿余元经济损失。目前,中央国企已有100余家成立了清产核资效能监察领导机构,并设立了清产核资效能监察举报箱及公布举报电话。据国资委纪委的相关人士透露,不少中央国企将资产管理薄弱、不良资产多、国有资产权益损失大等作为清产核资效能监察的重点工作。企业通过自行纠查行为,查找出了企业在资产管理、经营决策、制度建设以及执行政策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进行查处。(2005-2-22)来源:京华时报
6、审计署:吉林挪用3110万元中央财政破产补助资金
据国家审计署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审计署公布了驻沈阳特派办调查结果:吉林省擅自挪用3110万元企业关闭破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目前,被挪用的资金已经全部归还。
2004年11月,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在对吉林省企业关闭破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审进行计调查。审计署在调查中发现,吉林省擅自挪用3110万元用于工作经费、购置车辆和发放奖金的问题。有的地区在安排使用企业关闭破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时,严重违反国家有关破产补助资金管理规定,挪用中央财政破产补助资金,有的将其作为行政经费安排给有关主管部门和破产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用于购置车辆、会议费、招待费和设备购置费,有的以表彰对破产工作作出贡献的有关人员为名,用破产补助资金向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发放奖金。上述行为严重损害了破产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严重违反了有关政策和规定。(2005-2-22)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