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崩溃不可避免 惟有告别垄断 才能避免崩溃



——再谈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提要:在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还固执地追求金融垄断,完全置大多数民众合理合法的金融权利于不顾,实际上,这与公民社会应该追求的平等目标背道而驰,因为维持垄断就是助长少数利益集团独占资源分配——接连不断的金融腐败案件也证明了这一点。垄断带来的危害已经非常清楚,可是,还要继续维持这种垄断局面,在表面的繁荣局面之下,注了水的或低质量的GDP数字给财富转移披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其结果只能是加速金融体系的危机。)

 

国家信用:一件被亵渎的漂亮的外衣

在中国,主要金融机构都冠以国家的名义,实际上,这是笑话,这是对国家信用的严重亵渎。国家在银行行为中处于一种“非对称性的垄断地位”,即国家并没有认真负责地经营好这些银行,也没有杜绝呆帐烂帐的泛滥,由于这种体制助长了金融行业的普遍性的腐败,国有银行成为一个财富转移的主体,而不是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资金——的实体。本质上,就是通过“冠名”的方式剥夺广大储户的合法权益。前赴后继的银行行长或董事长贪污腐败案件(从金德琴到刘金宝,再从朱小华到张恩照)说明,现行体制有问题,这个体制是一个腐蚀人的大染缸。现有的国有银行养活了一批基本上不干正事的银行技术官僚和职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所贷放出去的资金有25%以上收不回来(国外有权威机构估计为50%)。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采取负债建设的模式,其中一些项目盲目攀比或不顾实际需求地重复建设。这些工程不少属于政府投资工程“三边工程”,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就立项或开工。之后由地方政府向银行施压,从银行申请巨额贷款。由于这些市政建设工程的不合理性和负债长期性,并且超出了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银行信贷资金面临巨大风险。在上海和宁波地区这一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的银行贷款进入以地方政府推动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进入了参与政府发起的工程公司及参与基础设施类工程的大型国企。出现了地方政府支出增长为驱动信贷超常增长,并且在银行为降低不良资产率的冲动下“贷大、贷长、贷垄断”政策导致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易宪容,2004)

与此同时,现行法律对于民间信用,却完全否定。比方说,绝大多数农民贷不到款,人总有急困的时候,你不给贷款,总不能饿死、困死。活人难道还让尿憋死不成?就找人借钱,可是,这个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于官方利率,按照相关法律,这是违法的。你说这种现象是不是大大的荒唐?

 

银行与证券:一对难兄难弟

 中国经济崩溃不可避免 惟有告别垄断 才能避免崩溃

最近几年是中国金融行业意外事件频繁发生的时期。展望未来,银行业面临2006年WTO的大考,证券行业则面临一场生死浩劫。中国金融行业将如何度过这段困难时期,令人捏一把汗。

先说银行,如果按照严格的银行监管办法来衡量现有国有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情况,那么,所有四家国有银行早就应该清盘。但是,在政府不断注资——相当于对一个已经死亡的人打点滴——的情况下,这些银行居然还活着,还要继续行使国有银行的职责。国家把钱一个劲地往银行的窟窿里填,告诉你,国家银行的信用是绝对可靠的,于是,广大储户就去银行存款。可是,过不了两年,银行又积累一大堆呆死帐,然后,国家把钱一个劲地往银行的窟窿里填……,如此循环往复。银行业坏消息不断,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往往就发生在人们最不愿意听到和看到的时候。

——2004年底,黑龙江中国银行分行行长高山挟款10亿人民币潜逃国外。

——广东一个烂仔竟然可以骗取70亿元的贷款,还有20多位处长以上的干部为之大开方便之门,然后坦然收受回扣和好处费。

……

证券行业也不甘落后,坏消息也接踵而来,证券机构出现危机会产生系统性风险,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大鹏证券亏损高达40多亿元。

——保定市“航空证券”数人集体卷款6亿潜逃。

……

之所以说券商与银行是一对难兄难弟,是因为券商的流动资金大多来自于银行,券商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最主要渠道是同业拆借市场。数据表明,截至2004年3月31日,券商从各类银行,融入短期资金规模达2222亿元,占资金拆借总量的八成以上。券商从银行获得资金的另外一条途径则是人行的再贷款。中央银行在处理证券公司托管关闭问题上,一直起着“最后救护员”的作用。从2002年起,人行先后向多家问题券商发放了再贷款,以帮助它们度过难关。但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比如说,向鞍山证券和新华证券发放的15亿和14.5亿再贷款,已经随着它们的破产而化为乌有。而向其他证券公司如南方证券和闽发证券等发放的再贷款,从目前的趋势看,其收回的希望也非常渺茫。(高清辉等,2004)

 

弱势群体:早已不堪重负

在强大的国家信用主体面前,任何个人都是十分渺小的弱势群体之一。作为弱势群体成员,中国的储户和投资者承担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

第一,财富转移现象严重

我在“谁解中国收入分配的谜团?”一文中指出:负利率加速财富转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储户每年利息损失大约为4236亿元。其二,房地产行业从负利率政策和涨价中得到的收益为2500亿元(其中享受利率补贴940亿元)。其三,全国各地借款人为得到和维持贷款,而给予银行有关决策人和经办人的好处费每年为8145万亿元!也就是说,银行有关决策人和经办人要从9336亿元的GDP增加值中光明正大地拿走了87.%。(郑友林,2004)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这个分析得到了官方讲话的证实。2004年12月9日,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指出:目前在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房屋拆迁中间,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中间,有大量腐败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中央政府、中央纪委对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视,我们要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刘众,2004)

 

第二,证券市场蜕化成“老虎机”

到目前为止,中国股民已从7000万减少至4000万,剩下的这4000万股民中,90%是亏损的。据不完全统计,自股市出现以来,中国股民投入资金约2.45万亿元,在申购主力资金获益6000多亿,国家印花税收走2100 多亿,券商手续费拿走2100多亿,庄家和机构获利2000多亿,内部职工股、转配股、遗留问题等获利2800多亿,市值配售新股溢价收益1000多亿,上市公司圈走了8500多亿,剩下留给股民的大约还有600多亿。换言之,四千万股民用24500 亿元人民币买到了2025亿股的“股权分置”的流通股票,这些股票所对应的上市公司帐面净资产不过4500多亿。股民2万多亿资产竟然被中国证券市场蒸发了!

 

中国股市的加减法:

股民投入资金         24500亿元

—   申购主力资金获益 6000亿元

—              印花税2100亿元

—          券商手续费2100亿元

—      庄家和机构获利2000亿元

—        内部股等获利2800亿元

—市值配售新股溢价收益1000亿元

—        上市公司圈走8500亿元

+      股民分得红利大约700亿元。

 

股民投资的残值就是这700亿元,股民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所对应的上市公司的帐面净资产大约为4500亿元。

另外,著名的市场人士张卫星先生也算了一笔帐:十三年来中国股市发行了13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用这些“股票”融资8000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融资6亿元。十多年来中国股市收取的印花税和交易费合计4500亿元,平均每个上市股票代码从投资者抽取的资金3亿多元。而十多年来给A股投资者的分红派息是700亿元,平均每个股票约为0.5亿元,每个股票吃进去将近10亿元的资金,而吐出来的只有二十分之一,这是典型的老虎机机制。(张卫星。2005年)根据美国和欧洲股市的“虚拟度”,比例大约是1.4,即花1.4元钱在股票市场买到1元钱的净资产,给股市一个炒作的空间范围。中国股市的虚拟度是3.42,即1元人民币的东西,卖给股民的时候就成了3.42元。

 

信心危机:可能酿成一场金融危机

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广大居民,在一个加息的市场环境之下,会非常敏感。准确地讲,他们的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都会大打折扣。

其二,由于证券公司资金短缺,几乎每家公司都发生过挪用客户资金或债券的现象。2003年6月,证监会派交易所对各大券商发出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券商国债违规回购规模达200亿。半年之后,在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和停止一切国债业务之后,监管层发现南方证券在上交所欠库50亿,因而在2004年2月25日决定让中国证券登记公司再次对券商违规国债回购进行摸底。结果显示,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或债券规模已经到达1000亿元,半年时间,增长400%。(高清辉等,2004)

其三,在证券公司出现危机之后,中央政府不得不施救,学美国“先进经验”,投资 20万以下的股民如数赔偿,投资20万以上的自认倒霉。这无疑是向广大投资者表明,整个证券行业是缺乏信用的,也是没有支付能力的,政府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样,投资者谁还敢把钱投向证券公司?所以,股民数量日益减少,证券公司资金出大于进,流动性发生危机。没有了资金来源的证券公司,只有白白等死。据称,在大盘跌破1300点之后,每下跌20点,就会消灭一家证券公司。如果大盘跌破一千点,券商和基金就会全面垮台,它们的资金发生断裂,将会牵扯到银行的资金链条。这就直接威胁到银行体系的安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中国目前股市的情况会造成券商和投资机构的破产,这种破产对于中国的经济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容置疑,中国在金融改革方面已经严重滞后,这种滞后带来一系列的被动。现在,如果采取拖延术和打点滴的方式,都将放大未来危机的破坏力。所以,唯一的出路是加快改革,打破垄断,还权于民,让市场自动达到平衡。

放开,可能会带来短时期的混乱,但是,这也许是避免崩溃的唯一选择。(20050301)

 

参考文献

李振华,金融腐败与市政贷款之痛 2004-02-05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辉清等,1000亿巨亏:如何拯救技术上已破产券商 2004-9-13《财经界》

郑友林,谁解中国收入分配的谜团? 2004-12-12

刘  众,房地产行业存在大量腐败问题 2004-12-13 《时代商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1878.html

更多阅读

中华论坛 郎咸平:中国经济2015年将彻底崩溃 发表于:20

【中华论坛】郎咸平:中国经济2015年将彻底崩溃近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云 南、郑州等地相继发表演讲。针对中国经济,朗咸平依然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中国经济 正在走向危机,并大胆断言,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走向崩溃,中国经济危机将全面爆 发。中

郎咸平:中国经济先崩溃,再引发政治崩溃?

近日,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沈阳的讲课录音风靡大陆,将中国经济实情披露给公众,内容不但得到普通民众的追捧,也得到了大陆经济学家綦彦臣的赞同。綦彦臣表示,对郎咸平提出的中国经济病入膏肓的观点,深有同感。2010年10月22日,郎咸平在沈阳

2015年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崩溃

2015年中国经济会崩溃吗?陈品中如今中国崩溃论很流行,时间点均指向2015年,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的年份,也是美元加息的重要年份。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真的会崩溃吗?答案是: 不会!那些宣扬中国崩溃论的经济评论家都犯了个错误,不是因

环球视野 亚投行撬动整个世界:2015中国经济将有大变化

亚投行撬动整个世界:2015中国经济将有大变化 作者:水木然  中国发起 亚投行 ,相当于在世界上摆放了一个支点,而中国布局的 一带一路,其实是在支点上架起了一根连接世界东西方的杠杆。  那么,接下来中国该撬动世界了!  踏上这个跷跷

声明:《中国经济崩溃不可避免 惟有告别垄断 才能避免崩溃》为网友关于迩到此为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