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 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科学技术环境



 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尖锐。因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研究为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有着直接的作用。本文从国际竞争力与科学技术的角度论证中国的国际竞争实力及其发展对策。

    正如国际竞争力理论所指出,国际竞争力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就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能脱离重力的影响一样,竞争力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基本力量。它对那些需要发展的企业,那些希望保持其工作的个人,那些希望持续增加国民生活水平的政府都有直接影响。

    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

    由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瑞士·洛桑)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瑞士.日内瓦)从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准确地把握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创造增加值及财富的经济实力的经济理论、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将各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及其分项要素乃至几百个经济指标置于国际可比的统一评价体系中,主要从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实力、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金融实力、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管理能力、科技实力、人力资源状况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从而为人们认识国际经济竞争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探求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优劣势和努力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依据。

    中国从1995年开始正式加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和研究有了世界标准。在IMD的评价报告中,中国1995年名列全部46个参评国家的第34名,1996年名列第26名,1997年名列第27名,1998年名列第24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的综合排名及许多分项要素排名正在迅速提高。

   科学技术是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国民素质等并列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八大要素(Factor)之一。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日益加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对一国科学技术竞争力的评价通过R&D支出额、R&D人员数、技术管理、科学环境和知识产权五个子要素(Sub--factor)及其综合来实现。作为科学技术要素之一,科学环境实际上反映的是一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科学突破、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对国际竞争力的长远、稳定、基础性的推进作用。科学环境对国际竞争力促进作用的内在机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应用的系统和层次来看,在“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    应用开发   生产推广”的链条中,科学环境主要是从“基础科学”的层面上反映科学技术对国际竞争力的推进作用。从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根据各国自身的情况取得最佳状态的平衡。片面强调应用研究将不利于长远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相反,片面强调基础研究也将影响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认为,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即;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从作用的时向长短来看,这五种因素又可以分为三类,(1)包含变革过程和工业序位结构的短期因素;(2)由经济活动、市场导向、政府干预程度及其社会经济稳定性组成的环境因素具有中期影响,(3)人力资源开发(变革因素)具有长远影响。种种迹象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如何,将取决于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科学环境子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科技后备大军的培养环境和状况,反映了一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长远利益。

    正因为如此,IMD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有—条重要的评价原则是:“用于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投资所带来的知识增长是一目经济发展进入崭新阶段的决定因素气可见,一国国际竞争力要谋求实质性的发展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必须致力于科学环境的改进,这是国际竞争力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科学环境的国际比较分析

    科学环境(Scientific Environment)是IMD在1997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第—次设置的,属于八大要家之一的科学技术要素(Factor)之下,与R&D支出额、R&D人员数、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等并列构成科学技术要素的五个子要素。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科学环境的排名从1997年的第29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7位。名次得以快速提升。构成科学环境子要素的四个评价指标中,除了诺贝尔奖数一项保持不变外,其余三项均有上升,其中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一项名次从1997年的第37位上升为1998年的第20位,名次提升了17位,可谓大幅上升。表1的数据还显示,从1997年到1998年,我国国际竞争力总排名在世界4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24位,较之1997年的第27位提高了3位,科学技术要素排名第13位,较之1997年的第20位上升了7位;中国科学环境及其构成指标在世界排名的位次提升幅度均明显大于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位次的提升。

    科学环境在世界评价值位次的迅速提升,说明我国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环境的影响已起到了明显的实际效果,特别是科学教育和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两项,排名分别从1997年的第34位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第25位和第20位,说明在知识经济迅速向我们逼近的时代,我国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向有利于教育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表2中依据IMDl998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对我国科学环境诸构成指标的具体评价得分与排名进行了国际比较。我国科学环境的状况除了诺贝尔奖效一项外,其他三项指标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诺贝尔奖获奖数目最多的为美国,截至1997年底达到184项,我国仍然为0,与巴西、智利等24国并列第22位。基础研究状况最好的是美国;得7.13分,最差的是委内瑞拉,得2.60分;我国排名为第10位,得分为最高值的84%;科学教育状况最好的新加坡,得8.16分,最差的是南非,得2.81分;我国排名为第25位,得分为最高值的61%。青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一项状况最好的是中国台湾,得7.60分,最差的是南非,得3.80分;我国排名为第20位,得分为最高值的74%。

    在科学环境的诸指标中,中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基础研究”指标,1998年排名世界第10位。说明我国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和研究能力。但我国科学研究至今还缺少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所以至今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奖成果。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和科研开发机制的缺陷所造成的从“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   应用开发   生产推广”链条不能迅速有效转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仍有许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科学环境既是国际竞争力中科学技术要素的直接构成因子,也是科学技术要求中其他必须的环境和条件。改善我国的科学环境,创造尊师置教、热爱科学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是我国21世纪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腾飞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关于科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量化指标、科学环境对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及改善科学环境因素的途径等问题的探讨都是初步的。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三、中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及其子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排名研究(表3),我们可以发现在科学技术要素中,除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子要素外,其余四个子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技术管理和科学环境两个子要素排名提高较为明显。

    技术事业长足进步,但这并不意味者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也不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范围内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我国科学技术中一些与经济社会体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有关的、固有的、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一) 中国R&D资金投入强度乏力。用世界公认的R&D资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科技资金投入强度来分析,在1998年的IMD评价报告中中国排名世界第34位。1996年中国的这一指标只有0.482%,这一百分比的背景是,“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7%,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年均增长率只有6.9%,大大低于同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样,中国资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近年来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2年为0.7%,1993年为0.62%,1994年为O.5%,1995年为0.49%,1996年则为0.48%。从1997年开始,中国R&D经费总支出有了较大程度的上涨,达到了481.9亿人民币,占GDP的0.64%。2000年,中国R&D经费总支出达到897.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发达国家如美国在2.5%左右),中国R&D资金投入显然不足,不能满足R&D投入的需要,国际竞争力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中国R&D资金投资主体缺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R&D资金来源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的财政支出为辅,R&D投资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以中国与其他国家R&D经费按部门分类所占比重的比较为例,中国企业中的R&D经费仅占42.9%,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占55%。而1996年美国企业中的R&D人员占80.8%,R&D经费占72.7%,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仅占24.1%。显然,中国R&D经费按部门分类比重不合理,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投资主体严重缺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导致投资缺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科技运作机制突出特点,中国科技运作机制突出特点是科技活动国家化和行政化,R&D资金来源则是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企业R&D对政府的依存度较大,R&D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意识差,科学技术竞争力发展主体缺位,导致科研、开发与生产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影响中国企业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R&D人员配置不合理。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是人才素质不良和布局结构不合理。中国科技队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却并不让人乐观。从人才分布结构来看,发达国家R&D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1995年美国企业R&D人员占全部R&D人员的比重达83.2%,德国达61.9%,日本达61.1%,而中国只有39.1%。中国大量的科技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中,并且与企业间的协作与联系不够。这种科技人才布局是影响中国科技力量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重要障碍。

    (四)中国研究与开发产出的效率很低。2000年中国R&D活动机构约有28461个,平均每个机构有科研人员112人,约有近一半的R&D机构一年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只有5%的R&D机构创造过国家级科研成果,15%的R&D机构创造过部级科研成果;R&D机构年平均只获得O.09项发明专利,97%的R&D机构其科技成果的应用每年不超过10项。 IMDl998年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也显示,中国“平均每10万国民持有的有效专利件效”1995年只有2项。排名世界第36位,远远低于在这一指标上排名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瑞士1409项、瑞典1058项和加拿大1018项的水平。

    1996年中国大陆的GDP名义上为美国的1/7左右,美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5%,因而从总量上中国的R&D经费是美国的l/35(1997年有所上升,为1/31)。而由统计得知,中国一年的科技论文数及专利数也分别近似为美国的1/35,也就是说,中国专利及论文的篇数、经费与美国相同(按购买力评价更低),用这种产出水平去实现后发优势是不可想象的。与这个问题相比,从某种程度上看投入不足更为严重,产出效率低,还带来科技成果转化低,使得科技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当然,人均1.5万元的R&D经费确实也很难要求科研人员出成果,更不要说重大的科技成就了。

    (五)滞后的教育体制,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节,也是制约中国R&D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中人浮于事的现象相当普遍,高校中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全国平均低于40%,平均每一个教师负担的学生人数不到7人,这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最低水平。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素质。

    作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制度保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不让人乐观。IMDl998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程度”一项指标的评价排名落后,只有第33位,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

    (六)中国R&D产学研合作中的困惑。中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产学研涉及多个经济实体,所以合作的组织机制不稳定,双方经常发生矛盾纠纷,从而影响合作的效率;许多企业的素质低,缺乏掌握产业化科技成果应有的技能;许多科研成果还不成熟,在研究阶段缺乏对工程化、规模生产的考虑,导致合作生产失败;由于产品销售权在企业一方,而科研院所、大学一方难以了解监督企业生产、销售的实际情况,使许多收益提成的合作难以实施。

    四、对策与建议

    研究表明,中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存在着明显地差距,其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营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由于R&D是一项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从事研发过程的科研人员一般需要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使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新成果对于科研人员的管理。首先,努力创造良好的科技资源支撑条件。其次,建立完善的聘用和培训制度。第三,鼓励创新,允许失败。

    (二)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相互独立的科技资源与经济资源统一到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上,使两者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紧密结合,创造新的生产函数;并动态地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科技资源在与经济资源的结合中进一步向企业倾斜,使得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开展技术开发活动,实现企业技术开发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统一。

    (三) 适当增加R&D的资金投入。R&D的资金投入包括财政拨款、企业自筹(或者私人自募)、风险资本、银行贷款、股票上市等方面。为此,要在这些方面形成较成熟的、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投资方式,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过程发展。

    (四) 走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作为企业,加强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合作,借助外力来弥补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不足,有助于解决研发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产学研合作具体来说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共建新企业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009.html

更多阅读

科学养鸡技术 散养鸡的投资与收益

科学养鸡技术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传统养鸡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自繁自养已不能

企业教练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一) 企业教练技术培训

一、企业教练技术的发展态势(一)企业教练的由来提起教练(Coaching),人们一般会联想到体育,如网球教练、篮球教练、足球教练、体操教练等等,教练概念被引入商界出现企业教练却是近30年的事。关于它的起源,一个名叫添?高威的美国人,率先

台湾回归时间确定 台湾回归中国的时间

台湾回归时间确定随着近年来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上升,美国在亚太乃至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支撑日渐衰落,台湾的内外困境日益凸显,解决台湾问题的内外条件已经成熟。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长期以来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和对付

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 201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中国外汇》约稿,尚未发表,谢绝转载根据外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为2138亿美元,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为1173亿美元,储备资产增长965亿美元。2012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账户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储备资产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化在政治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摘要:经济全球化将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削弱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多的贸易投资由外国企业决定,政府的可控制性日益削弱;第三,

声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 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科学技术环境》为网友眸清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