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黄金周假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当时消费低迷、经济出现通缩而做出的一个刺激消费的政策举措,并美其名为“假日经济”。每次的黄金周过后,各媒体均公布出一大堆的统计数字,认为黄金周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在今年通货膨胀、需要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也仍落俗套: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2004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比2003年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4.7%; “十一”黄金周中国民航运送旅客近二百五十八万;全国3.2亿人黄金周坐车出门 同比去年增长6.5%;3660万人次 “十一”黄金周铁路旅客发送量创新高;北京黄金周迎客406万人 国内旅游收入高达33亿;广州旅游收入超过25亿元;上海十一黄金周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黄金周我市(深圳)接待游客321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22.26亿;“黄金周”中国百家大型零售商场销售额超40亿元;黄金周40万内地客访港 香港获12亿港元旅游收益;黄金周13万内地居民到澳门个人游 较去年增4倍半;…… (摘自中国新闻网)
在此并非质疑以上报道的数字的准确性,只是从中分析和揭示出一些问题,以质疑黄金周的经济作用。
首先要质疑的是黄金周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假期经济,受益最大的应该是旅游业,然而七天时间、一亿多人次,实现的旅游收入只不过是397亿元,对于年GDP达12万亿的经济规模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旅游收入还不全部是GDP)。
如果没有黄金周假期而有弹性假期的话,这些旅游者的旅游意向即旅游的消费不会失去,只是选择适合的时间出游而不会选择在黄金周,整体的旅游收入不会减少多少。对于零售业和旅游业基本一样,也只不过是集中时间消费显示出表面数字的虚高(而且统计出来的零售总额里当然包括有部分就是日常也需要的消费),商家在假日采取的打折、赠送等促销手段引起消费者的疯狂,假日过后必会清醒,那种消费高潮必然会冷却。例如你在十一黄金周买了新的彩电和沙发,到春节你会再买来更新吗?这也正如我们当地以前的一句俗语:一市淡三圩。也就是说一个赶集日过后,再到另一个赶集日前集市都是冷冷清清的。所以不必过于夸大黄金周在经济上的作用。
另外,在目前物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集中进行消费,也必然导致物价更高。能出游的大部分应该是生活在中上层水平的,受物价攀升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占大多数的低收入者。看着熙熙攘攘的、如此众多集中消费的人员,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条件,巨大的反差会另低收入群体有明显的失落感。
其次是要质疑黄金周的成本。一个人口大国集中放假,会给社会带来的是多么大的服务压力,无形支出的成本又是多少呢?这很难计算,只能从一些现象来衡量了。
一是运输的成本。本来正常有多少班次的飞机、火车和汽车就可以满足客运需要,现在要集中加大运输量,那么在平时就要准备有一定数量的飞机和车辆。在中国每年的客运高峰都是集中在春节和两个黄金周,平时的航班等就不满员,旅客数量根本就满足不了客运能力,空余的运力除了投入资金的浪费外,还需要投入平时的保养费用。
二是旅游景点的建设维护成本。如一个只有市场容量为一百万人次的景点,为了应付黄金周的客流高峰,必须将规模设计为一百五十万或二百万人次,可能在黄金周旅游高峰要超负荷接待三百万人次,而平时就冷冷清清只有几十万,无形就增加景点的建设成本及维护和人员的费用成本。
就象工厂需要均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如果每年要生产1200万只产品,那么人员和设备就按每月生产120万只来配套就可以了(两个月是假期和设备检修)。但如果有三个月必须要生产600万只,那么起码设备要按每月生产200万只来配套,成本自然要增加,不然就要去拼设备拼命人员了,成本也将降不下来。
三是景区环境和文物破坏的成本。自然景区和文物的保护是需要有一定的人流限制,突然增大人流量,其实是对自然景区和文物的破坏。如雪山小国尼泊尔对入境旅游人数采取限制;日本对参观重要文物规定每天不能超过一定人数。而我国的自然景区和文物却在黄金周期间大量、集中、超负荷的人员进入,对自然景区的环境和文物带来突击性的人为破坏。如国庆黄金周前6天,莫高窟共接待游客19875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日益增多的游客在带给莫高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这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难堪重负。目前,不少洞窟内的壁画已由最初的肉红色变成了黑色。
还有在黄金周旅客付出比平时多几成的钱,却因人员集中,到处人满为患、交通阻塞,要受多两倍的罪,对于旅客来说,是一种浪费,是极不划算的。
再次是黄金周假期也暴露出其他问题。政府和银行连续几天集中放假,有急事要找政府和银行办理却办不了,特别是涉外企业,在这几天基本上就要停顿,单从资金积压就要造成一定损失。而在几天内过于集中的人流,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政府和其他部门形成巨大的压力。就连动物园的一些动物也要遭受伤害,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黄金周后动物园给动物补身体,熊猫喝上鲫鱼汤”;“老虎连续几天表演变得无精打采”;…… 更有媒体如此报道:“黄金周,吃它个天花乱坠”。黄金周那不就简直就象一场闹剧?
“黄金周”,“黄金”要褪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