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强劲的车 “民生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动力强劲的车 “民生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县域经济被称为“民生经济”,它植根于广阔的农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全面起步,先后经过了种植业、养殖业、小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城市大工业配套加工等产业发展的初级阶 段。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以IT产业、生物制药、家用电器、机械制造、轻纺服装等现代化制造业的新的经济板块。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80%。全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百强县(市、区)”的总人口仅占全部县(市)的6.8%,而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市)的五分之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到四分之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部县(市)平均水平的3.2倍。   “郡县治则天下安”。“抓住了百强县,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向百强县看齐,就找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这是在浙江萧山参加全国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代表们的共同体会。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全国经济百强县的代表们共同总结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索的强国富民之路勾勒出了一个明晰的轮廓。——县域经济是国家投资少、老百姓自主创业为主的“民生经济”。从经济百强县中排前十名的县市看,县域经济大都起源于集体经济,发展于改制后的股份合作制和民营经济。无论是民营经济起步较早的浙江还是在乡镇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和外向型经济突出的珠江三角洲,民营经济和混合型经济都唱了主角。   以民营经济为特征的“浙江板块”,在全国享有盛名,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民营经济。浙江民企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全国最发达100个县(市、区)中,浙江省占了26席,总数居全国第一。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二的广东南海,更是形成了以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独特的“南海模式”,企业的密度已接近发达国家现有的水平,产值超亿元的逾100家,铝型材、陶瓷、布匹等支柱产业,均由民营企业挑大梁。   ——县域经济板块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几年来,以经济百强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纷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去年仅经济百强县就吸引外资107亿美元。江苏昆山曾经创下平均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平均每天出口1000万美元,平均每天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的纪录。目前,昆山共有台资企业一千多家,成为仅次于广东东莞的IT产业集中区。   ——县域经济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一条捷径。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安排多余劳动力就业,工业反哺农业,建设小城镇,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使广大农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大的受惠者。在许多县域经济发达的经济强县,既有繁荣的城镇,也有富裕文明的农村。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去年全国经济百强县农民人均收入5180元,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多。在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的浙江萧山,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城乡特困群众温饱无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是惠及普通农民的一大举措:农民每年花20元参加合作医疗,就可以在本区医院享受门诊药费10%的优惠,报销2万元的大病费用。眼下,萧山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项目全部实施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09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与日本——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二 经济发展模式

三、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从资本形成的角度讲,日本完全依靠内生的资本,而中国兼采用内生和外来的手段。外资在中国的资本形成方面在2004年大约为17%;而在日本,这一比例连1%都不到。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日本的金融体制比较健全,能够把

不要被社会淘汰:中国未来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二十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到2030年,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化仍将扮演核心角色,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农转非,更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上,以人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特征与新趋势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2014年,在中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

——在“中美经济学家上海圆桌会议”上的演讲童之伟【按语:2013年4月8日,中欧国际金融研究院与彼得森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中美经济学家上海对话: 中国新时期的新改革”,中美双方有40位学者与会,中方出席的有吴晓灵、吴敬琏、许小年、季

论中国当前的民生问题 2016中国民生问题

论中国当前的民生问题摘要: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的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翻开中国历史,民不聊生得时期

声明:《动力强劲的车 “民生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为网友来自星星的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