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的摸索实践,我国的资本市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但从近年来的总体走势来看,又显得不够成熟:稳定不足,震荡有余;动力不足,疲软有余。笔者认为,这其中固然不能排队起步晚这一“先天不足”因素,由于认识误区所造成的后天“发育不良”乃是关键所在:
表现在上市公司层面,把融资渠道当成圈钱工具。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只为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潜能而资本金不足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筹资便利,同时也为社会闲散资金的保值增殖创造了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对社会资本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增加股民收入、提振国家经济的“三赢”。但某些上市公司不是科学决策,谨慎运筹,谋求又好又快发展,而是借助这一融资渠道大肆圈钱,藉此大肆铺摊子、上规模,结果大大增强了经营风险,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着资本市场的稳定,也挫伤了股民的积极性。
表现在投资主体层面,把交易行为当成福利取款。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因而有赔有赚才是应有的常态,任何一方稳赚不赔都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某些资本投资主体,没有能够充分估计到资本投资存在的多种不确定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风险,尤其是2007年的空前“牛市”,更让不少人把股市当成“取款机”那样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十七大提出要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股市又被片面地误读为国家藏富于民的“机器”。因而,面对股市出现的调整、下挫、震荡或持续性萎糜时,就觉得“不正常”,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尤其是“救市”的呼声得不到明确反馈或者出现明显反弹时,就会失去信心。
表现在政府管理层面,把资本市场当成国有银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理应更多地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管理层面的职能侧重于指导、引导和服务。国家通过资本市场收益应当基于其健康有序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过多的干预,乃至期望像国有银行那样直接实现盈利,都会大大地削弱其市场属性。比如,印花税的征收就使资本市场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而过多地体现出“国家意志”,尽管其在宏观调控股市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同时,不到诸如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这样不得已的地步,国家应当慎言救市。对资本市场出现的波动,国家频繁出手干预,势必给上市公司和资本投资者带来依赖心理,不利于其在磨合中早日成长和成熟。而事实表明,前一段时期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救市,效果已然越来越显得疲弱。
基于以上观念,笔者认为,走出认识误区,在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体系,恪守游戏规则等方面做足文章,才能找到稳定资本市场的平衡点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动力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