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领导者素质能力结构(2)



   知识

  卓越的领导者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他们不仅要有系统的管理知识、产业知识,还有必要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他们必须在知识结构方面取得相对均衡,不能有重大的知识缺陷和知识盲区。当然,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不容易,但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你就必须为此而努力。

  ·基础学科知识

  基础学科知识是关于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方面的知识,它们是人们几千年来认识成果的结晶,从大的方面来看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两个方面。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工程、生物、数学等方面的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则包括历史、哲学、政治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以来都存在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但对于需要承担公司重大决策、计划、协调、管理的领导者,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十分重要,应该引起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管理知识

  严格意义上讲,管理学应划入社会科学的范围,在这里之所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知识单列出来,是因为它对于领导者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管理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而系统的管理知识则是领导者行使其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

  管理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本的管理知识,二是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财务、IT建设等业务管理知识。

  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领导者,为了更好地完成领导和管理职责,他们都应该对管理知识及公司运作的各个主要环节、各职能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当然,不同业务职能的领导者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在全面理解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工作的主管者应该对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生产管理者则应该对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知识更加精通。

  对于公司最高层的领导者,首先要强调的是管理知识的全面性,但就和没有一个运动员在所有的长跑、短跑项目上都能获得冠军一样,也没有一个领导者在所有的专业业务领域都达到超一流的水平。一般而言,在全面的基础上,高层领导者在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至少应该达到精专的程度。

  ·行业、产业知识

  行业是公司生存、发展、竞争的环境之一,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公司所处行业和产业的特点、格局、发展趋势以及自己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分工,否则领导者就不可能对公司发展进行正确的规划、制定正确的策略。

  不要认为主管人力资源的领导者就不必了解行业知识,如果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么他们怎么知道招聘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公司技术发展的要求,又如何对市场、研发、生产、质量等业务人员的任职能力进行评估呢?

 连载:《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领导者素质能力结构(2)

  技能

  领导和管理才是领导者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因此对于大多数领导者来说,他们必须具备的技能并不是对设施、设备、仪器等相关实物的操作技能,而是与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的管理技能,即领导者根据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公司本身的实际资源能力,为完成公司经营的目标而应掌握的各种管理方法、技巧和能力。

  领导者的领导和管理技能是一种实践性的能力,与严整的支持性理论相比,它更讲求实际运用以及运用所获得的最终效果。当我们谈及某人的沟通能力很强的时候,主要指的是沟通效果,即能通过沟通迅速与人达成共识,而不是说他对沟通相关理论的造诣如何高深。

  ·计划与控制能力

  计划和控制是管理工作中两项重要的职能,也是领导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就是根据公司内外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需要与主观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以及达到这种状态的途径。控制则是指对组织各项经营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所制定的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计划和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依托。

  计划与控制技能是领导者最基本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使领导者更好的把握目标、目标实现的过程以及为此而采取的行动。优秀的领导者总能根据目标、环境及资源条件制定最为紧凑、合理的计划,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在过程中适时修正计划、调整路线。

  ·组织能力

  所谓组织能力,就是指领导者有效地利用组织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协调合理安排各方面的经营活动,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能力。简而言之,组织能力就是利用他人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在同样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下,不同的领导者由于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资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最终效果也可能有着天壤之别,这也反映了领导者组织能力的差异。

  ·创新、变革能力

  创新不仅包括产品、技术与服务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与变革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正如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Immelt)所说的那样:“创新是当代公司的第一核心要务”。

  创新是保持公司活力、区别于竞争对手、引领市场需求、构建竞争优势的最有效的方法。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现代公司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使大规模突破性创新成为可能。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不仅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公司进行创新、变革,其自身也必须具备高超的创新与变革能力。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领导与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领导者或管理者,甚至是基层员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必备的,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则更加严格。优秀的领导者往往能从平常的状态中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人际理解与关系技能

  作为领导者,必然要经常地了解他人,并与他们建立关系。领导者不仅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人的兴趣、需求、态度和观点、长处和短处,还应能够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觉、解释他人的非语言行为以及他人行为的原因。

  除此之外,卓越的领导者在沟通协调、说服他人及建立关系方面也会高人一筹,他们总能在需要的时候很快地与他人建立起适当的关系,并迅速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资源体系。

  ·授权意识与技能

  高明的领导者深知:在工作强度日益加剧及信息量越来越大的今天,不通过分工与授权,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同时,授权体现了领导者对员工的信任和能力的肯定,对被授权者也是一种激励,他们还可以因此而获得下属的尊重与合作。更重要的是,优秀的领导者不仅懂得授权的必要性,他们更是深知如何授权。而那些拙劣的领导者则不愿把工作分给下属、不愿意进行任何授权,而且他们还总能找到一千个理由,以证明他们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

  ·学习与适应能力

  所谓学习,按照美国学者戴尔·申克(DaleH.Schunk)的定义,它是指行为或按照某种方式表现出某种行为的能力的持久变化,它来自实践或其他的经历。学习不只是接受新的信息和观念、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真正的学习应该导致行为的改变和适应能力的增强。不断的学习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或管理者都是极端重要的。领导者的日常工作往往会占据其大部分时间,完全投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因而领导者更应该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勇于学习,善于学习。

  ·培养他人

  培养他人表明领导者帮助他人取得成功的倾向与意图。没有下属的成功就没有领导者本人的成功,培养他人是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和必备技能。领导者所制定的绝大部分目标和计划的完成都有赖于下属员工的积极参与,他们只有与环境、组织及领导者本人保持同样或更快的前进速度,领导者才能更好的行使其领导职能。

  因此,好的领导者应在工作中充分关注他人的潜能与可塑性,不仅为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机会和环境,经常给下属及员工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安慰、鼓励和帮助,而且还会直接通过各种指示、建议、要求或其他指导方式培养下属,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成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159.html

更多阅读

《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内容简介

书名: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作者:王淑莉、朱舒书号:978-7-111-31457-8定价:28.00元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以及如何从创新中获取收益的具体行动方案。创新不再停留于宣传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团队和

《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提升领导能力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先锋。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我们发现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总是和一大批世界级公司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同时发现,在一个卓越公司的成长历程中,两种重要的因素可谓关键中的关键。一是公司

《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成就动机”(4)

  不妨将目标定得再高些   坚定的目标是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目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本杰明·迪斯累利(BenjaminDisraeli)当选英国首相后在一次简短的演说中对自己成功的总结之言。   迪斯累利原本只是一

连载:《卓越经营》之公司竞争战略(1)

 公司从来都不是在封闭的温室环境中自然成长的,任何时候公司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竞争对手的竞争,公司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战胜竞争对手的过程。公司战略必须立足于竞争,并致力于取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面对市场,公司可以采取

声明:《连载:《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领导者素质能力结构(2)》为网友坐懷不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