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转股权:沈阳国企改制攻破最后堡垒
经济观察网讯 本报记者 刘长杰 沈阳报道 一种新型的债务处置模式,正在为沈阳的国企改制一直以来面临的债务困境,提供一种打破僵局的全新思路。 10月19日,沈阳市政府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沈阳办事处就合作处置沈阳国有企业历史债务签署框架协议。协议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由信达公司对沈阳市国有企业债权,在本息基础上实行缩水打折;其次,将信达公司债权置换到沈阳市具有发展潜力的目标企业,实现其持有潜力企业股权的“债转股”模式;然后,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培育目标企业上市,尽快把目标企业做大做强,信达公司在阶段性持有目标企业股权后,再择机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有序退出。 据悉,本次债务重组共涉及沈阳国资委旗下的35户国有企业,其中包括东北药、沈重、沈矿、东北电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涉及拖欠中国建设银行——后转至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名下——的债权本金和股权共计14.24亿元。由于这些老国企多年来效益一直不佳,因此尽管经过多方多次的努力,企业仍未化解债务,反而因信达公司对欠债企业的股权进行了查封和抵押,导致这些国企至今无法实现改制。 沈阳市政府与信达公司就此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双方确定,此次债权和股权通过缩水后,总数计为6.2亿元。信达公司签署协议后,将解除了对35户企业资产和股权的查封和抵押,并将其债权在沈阳市国资委的支持下,置换为持有等值的机床集团、北方重工、环保集团、副食集团等4户目标企业的部分股权。双方商定,力争在一年内完成上述债务重组工作,共同推进目标企业整体上市与全面发展。 事实上,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沈阳市为化解市属老国企多年沉淀下来的巨量银行债务,曾经做过两次有益的探索:其一,是通过集中处置债务包,解决了工商银行的债务问题;其二,是通过打折回购资产包,解决了农业银行的债务问题。 而这一次处置信达公司的债务,沈阳市政府认为,这是一项多赢的“债转股”解决方案,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对欠贷企业而言,由于是大比例缩水还贷,因此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降低了负债率,资产质量得以改善,为企业的发展和改制重组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资产公司而言,长期悬而未决的债务问题得以解决,由于将不良债权转为成长型大企业的优质股权,保证了其债权回收效益的可期待性;对转股企业而言,由于信达公司的参股,将有利于其实现产权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政府而言,将有助于大范围、一揽子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遗留问题,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振兴东北提供新思路。 “此次国企的债务重组,为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金融债务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沈阳市常务副市长赵长义说,这是由政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企业共同完成的偿债路径和创新模式,是沈阳市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一个成功范例。 “这是沈阳利用现阶段一部分市属重化工企业高效益的条件,来解决其它老国企债务问题的一种有益的尝试。”辽宁省社科院经研所研究员王广林同时指出,但资产管理公司就此持有一些国有公司一部分股权的法律地位问题尚须注意。 王广林说:“毕竟,当初我们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短期内处置不良资产,而非长时间持有欠债企业的股权,以至于最后做成了企业的股东。” ***注:此文为经济观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