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身份,一直发挥着独到的作用。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最后,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粮食有关。那时,尽管没有象当今时代这样,那么地强调资本,那时的资本,也许是军队,是战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粮食直接是关乎于人的,也是关乎政权的。
到了公元21世纪,这样一个资本的世纪,粮食问题,则是以价格的外貌出现的。
关于中国粮食的价格问题,争论非常多。但争论背后,还是存在着常识,存在着事实以及真相的。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4年全年丰收,连续5年夏粮丰收,尤其是,这第5个丰收,还是在一连串的灾害,包括巨大灾害的条件下获得的。这样的光环以及辉煌,遮掩住了哪些正在华夏大地上的演变哪?
耕地在演变。尽管在实验室里生产粮食,并非绝无可能,但利用耕地为主要载体,至少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世界的主流。中国的耕地,在改革开放的大的洪流冲刷下,开始形成了三个大的阶段性演变。一是所谓中国的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阶段,这个潮流,在为我们带来了“钱从哪里来”的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开发区建设的高潮,以及外国企业、国内企业对土地的占有;二是所谓把中国建设成世界工厂,成为制造业大国阶段,这个潮流,在为我们带来了持续的现金流动(注意:不是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土地的严重的污染;三是城市化建设潮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在为各级政府以及政府的关联企业,带来短期暴利的同时,在引导了民众的物质享受之后,也带来了对土地直接的侵占。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主要可耕种土地资源,就是川西盆地,也就是成都平原周围的非常小的一个地理区域。成都市的温江,历史上,就一直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被赋予“金温江”的美称。古代的这里,春天把种子丢在地里,几乎不再花费功夫,秋天就可以收获粮食。现在,粮田以至少千亩的速度消失,几乎看不见了,代之以高楼林立。应该说,这是普遍的、也具有代表性的范例。
生产力在演变。农民因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流动进城市,反映着农业生产力量的变化。这也是在上个世纪“人往哪里去”的大命题下,工人下岗和农民进城给出的两大历史答案吧。工人的下岗,增加了国家和政府解决部分人员的吃饭问题的负担,同时,原来生产粮食的农民,现在反过来,需要别人来解决吃饭问题,这个一进一出的差距,至少是应该是4倍的效应,而不是两倍。当然,现代农业科技的发达,对冲、抵消掉了一部分差距。但科技文明与自然文化属性,之间平衡与否,是不是象人喝的奶粉、动物吃的饲料,里面加了那么多的“科学的”添加剂,透支我们子孙的资源,值得警惕。
延续民族文化逐鹿中原的传统,河南的万亩连片高产试验粮田,经常被引用。我不知道也不懂农业的高科技,但从眼睛的直观感觉,知道这片曾经养育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土地,已经不堪重负,日益松散的黄色土壤,流露出增加着的贫瘠。
粮食产供销体制结构的演变。《大生》杂志,是中国工商联下属的农财经委员会创办的杂志。想来对这个领域的发言,数据和事实,是相对一手和权威的。它最新一期的文章,详细地告知我们,我们国家的粮食领域,正在发生、发展的事实,比如县级的粮库问题,比如业内都是怎么看待外资进入中国粮食产业的问题,2008之后,粮食和金融,都将对外资全面开放的问题等。
1981年,抄手的价格是8分钱一两,2008年的现在,是大约在2。2-2。5元一两,20多年的复合增长率是可以推算出来的。问题是,在国家的强大管制下,除了少数年份之外,市场的粮食价格,并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和大的问题,怎么把时间尺度拉伸展了,觉得是一个问题呢?其中,国家的大量投入,直接和隐型的,是奥秘。
2008年,国家在以往对三农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资金投入1300亿,使年度总投入达到5625亿元,后又再次增加562。5亿。以这样规模的投入,年产5。12亿吨的大致产量规模,按照连续5、6、7年丰收,大致可以得到一个价格计算的模型。这个计算,以国家的伟大、光荣、正确为前提,以国家托底收购价格为参照基数,以成本匡算为目的。小麦每斤目前的市场价格,与国家价格之间,大约存在8分钱左右的差距,比例大约为11%左右。这个微小的差距,是非常微妙的。它告诉我们,中国的粮食价格,是可以稳定的,但有两个非常的前提,一是国家能够越来越大的投入,而且无论国际风云无何变换,都投入的起;二是未来的连续的丰收是成立的,或者至少不能连续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