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G(第三代手机)的标准,目前全球基本上划分为3大阵营:欧洲以及日本大部分厂商支持的基于GSM网演进而成的WCDMA;美国高通及韩国厂商支持的基于CDMA网演进而成的CDMA2000;以及中国大唐电信和德国西门子支持的TD-SCDMA。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人们与3G之间的距离也一天天缩短。“山雨欲来”之际,3大阵营开始鼓噪,不再安于单纯炒概念,单独炫耀自身优点了,终于,他们撕破脸皮、互相指责,展开了面对面的“口水战”。 诺基亚VS高通 两大阵营主将之间的对话 日前结束的3G研讨会上,WCDMA阵营的主将——大名鼎鼎的芬兰诺基亚和CDMA2000阵营的领袖——美国高通坐到了一起,为我们奉献了一场针锋相对的高水平辩论。

诺基亚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持金首先发难:“两种标准从技术上的确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很难从使用的手机上感到差别。诺基亚专注于推动宽带CDMA,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信念是必须跟着市场走。我们对技术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尊重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刘持金的发言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削弱了CDMA2000阵营始终强调的“技术领先”之说,另一方面,强调了WCDMA阵营的选择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美国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雷鸣马上应对:“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两种标准从技术的角度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差别非常之大。”可以看出雷鸣始终坚守的阵地就是CDMA2000在技术上较之WCDMA有很大的优势。 刘持金得理不让:“那么为什么全球手机市场上三分之二都采用GSM而不是CDMA?它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不能拿标准打电话,必须拿手机打电话,如何把一个一流的标准转化为可适用技术,可以接受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长的价值链。一个优良的企业可以把这个价值链一条龙似地串起来,这一点诺基亚做得非常优秀。” 雷鸣反唇相讥:“诺基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欧盟把GSM当作一个本土技术往全世界上推,这是用政治力量推出来的。第二,我们承认在1993年的时候,GSM比CDMA早成熟了两三年,但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CDMA2000已经在韩国非常成熟了。从技术成熟的程度上说,CDMA2000比WCDMA起码成熟两年。” 刘持金继续从市场的角度入手:“你知道今天中国有多少GSM移动用户吗?上周超过了1亿,中国的CDMA用户不过几万。你告诉我中国是CDMA的市场还是GSM的市场?是CDMA2000的市场还是WCDMA的市场?” 雷鸣找到突破口:“GSM跟WCDMA是两码事。诺基亚想把这个概念平稳过渡,完全不一样,把基站完全拆掉、频率改掉才可以过渡到WCDMA上去,所以平稳过渡是很难很难的。” 他还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钱都让诺基亚赚走了。高通跟中国厂商签了IPR(知识产权)协议,把技术转给了中国。韩国依靠5300万元买来的CDMA技术,使得本国民族工业的力量从三流水平提升到了能跟摩托罗拉、诺基亚竞争的水平。” 刘持金反问:“CDMA的技术转让是免费的?” 雷鸣也反击:“GSM也不是免费的。” 刘持金说:“我们在中国投资了7家合资企业。” 雷鸣不以为然:“多数是装机而已。” 刘持金又问:“高通在中国有没有生产?” 雷鸣说:“没有生产。” …… 毋庸置疑,双方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但这绝对是一场精彩激烈的辩论。当然,也许这场辩论还要持续很久,直至3G标准的水落石出。 大唐参战矛头直指“要害” 就在WCDMA和CDMA2000两个阵营舌战正酣之际,代表中国提出TD-SCDMA标准的大唐电信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李世鹤教授,以及连宇公司首席科学家李道本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之时,也直言不讳,“炮轰”欧美两大阵营。 李世鹤对采访他的记者说,WCDMA和CDMA2000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不同,只是人为设定的知识产权的不同。他举了个例子,就像喝一升水是分两碗喝下去还是分三碗喝下去一样,一方申请了喝两碗的专利,另一方申请了喝三碗的专利。这归根结底就是利益的争夺。 李道本则分析,如WCDMA要交译码器的专利费,而这样的专利权有200多项,韩国WCDMA要交销售额的18%的专利费,而我国要支付的费用几乎达到他们的两倍。如果自主知识产权就要便宜很多了。 李道本教授也提出了对“平滑过渡”说法的质疑。在他看来,无论是2代的GSM还是CDMA,向3代过渡时都不可避免的要更换现有的基站、线路以及终端手机,因此,平滑过渡是一个“圈套”。他也举了个例子,好比是房子保留了,但是房子里的东西都要换一样。他甚至说,即使是多模的手机(一种可以在几种不同的网络中自由切换的手机概念)也不行。 而对于大唐的TD-SCDMA技术,李世鹤认为,目前很多运营商都很看好它。据他透露,台湾的几家电信公司都表示要采用TD-SCDMA技术,原因就是从GSM到TD-SCDMA是最省钱的方案。 尽管两位教授的很多观点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CDMA2000及WCDMA阵营的回应和反击,但是原载于《财经时报》上的李世鹤的一段话被很多人都认为是意味深长:“我们的标准,中国移动想用也得用,不想用也得用。因为我们的东西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