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增长来源于效率,而经营的最主要功能也就是提高效率。基于这个原因,我相信,它也是导致失业的主要原因。换一种说法是,资本排斥劳动力!照常理,经营的作用在于对社会生产资源进行利用,而劳动力则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源,本应该大量使用,以致供不应求才对。
而事实上,劳动力往往被资本所排斥。一切的生产资本,它们之所以被利用,完全是基于它们对生效效率带来的贡献。对效率没有作为的资本,一般不会被经营者利用。购买一台设备,不管它多么大型和贵重,选择它的第一个原因是,它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作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设备的购买成本,透过本身所带来的生产成本效益加以补偿,即是一般所说的折旧。
如果,有更新、更具效率有设备出现,那么,这台机器的使命也告完结,至于它的费用回收只能听天由天。设备的先进所带来的生产质量提高,其实也是效率的一种体现,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生产效率的提高,即是拥有了在相同时间内能够生产更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一般来说,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不会是无限的,既然既然生产能力提高了,而产量又是受限制的,只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能力,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削减劳动力数量。正如以上假设的例子中,我所在的货运公司使用更大吨位的汽车,在每月货动量不变的情况下,老板必然地要减少司机人数。
资本排斥劳动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劳动力的工资是按照每月支付,属于流动资本范畴。而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购买,往往是一次性付款,即使分期付款,也有约作为约束,能够调整的可能性相对较少,劳动力的增减调整则容易得多,因此,当企业需要考虑节省成本的时候,自然首先从劳动力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看,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对劳动力自身具有排斥作用。假设企业中的某个工序,原来需要十个劳动力。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即是,原来需要十个劳动力的工序,现在可能只需要五个劳动力便可胜任,其余五个劳动力的命运通常就是下岗。
事情并非到此为此。劳动力一向是市场商品购买的主力军,劳动力下岗,也就等于失去了收入,他们必然要减少消费,为此,市场的总体购买力下降。一旦市场的购买力下降,也就等于社会生产能力出现富余。企业老板为了维持经营利润,往往压缩成本和开支,即是降低生产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企业要降低生产能力,必然再一次导致富余劳动力下岗,又再一轮减少市场总购买能力,故此,市场萎缩好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表现为:
市场竞争迫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又迫使大量使用资本----资本则排斥劳动力----导致劳动力丧失经济收入----反映为市场购买力下降----引致市场消费萎缩----加剧了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或者压缩生产能力。
让农业经营起来
最近,我听了一个讲座,讲者是一位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归国学者。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仇富心理,他这样说道:
“美国是富人多了的同时,穷人少了,所以,他们的社会稳定、繁荣;中国是富人多了的同时,穷人也多了,所以,我们的社会存在危机。不加以妥善解决,随时可能重演一次穷人革富人命的历史!”
他以中国三农问题作为例证。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尝试用不同于这位讲者的角度去解释同样的问题。
关于仇富心理,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因为妒忌心理作怪。别人有钱,自己没有,心理自然有点不平衡。但这种不平衡,通常不会成气候,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会受到公众支持,构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二是因为社会地位不公平,导致一部分人拥有暴富机会,甚至成为世袭;而另一部分人因为天生处于贫穷阶层。社会不公平,是发生革命的原因。只有经过社会变革,掌握政治权力,才能改变这部分人的命运。出现这种局面,是有其社会根源,因为存在互相对立、不可逾越的阶级差别,所以,才会发生革命。
三是因为市场交易存在不公平现象,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历史的原因,致使交易一方占有大部分的交易价值,而另一方为了能够交易,须要付出额外的代价,恐怕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状况。
农村问题也许就是发生在这里。中国农民为什么贫困?——不但是相对的贫困,而且是绝对的贫困!除了历史渊源造成农村经济地位不如城市地位这个社会原因之外,在市场交易上存在天然的经济利益差别,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打算从市场交易这个角度尝试解释以上问题,主要也是使用了以上提到的交易价值作为工具,看看能否说得清楚——这是我不久前回乡探亲,同一位农村干部闲聊的心得。
读者应该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相对于发达的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以至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农业的进步实在微不足道。尤其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在生产的方式、品种和效率上,同几百年前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主要是农业生产同自然条件、气候季节、生长周期这些天然特征有关系,决定了农业产品的生产价值,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保持在一个固定值,波动不大。即使价格有所波动,也主要是因为天灾、战争等的特殊原因导致短期性的变化。
在另一方面,农业产品的市场交易——恐怕最早的市场交易也是发生在农业产品上——因为其自身的原因,例如:市场价格的长期惯性、需求量的稳定性、消费量占个人总消费比例,等等,都决定了农产品价格当中的交易价值部分,或者说是交易价值所占的比例,也呈现为一个稳定值,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至少同其他商品,例如新兴工业品相比,是下降的。
现在的市场经济早已经渗透到农村地区,农业产品除了农民自己消费,也主要通过市场交易进入社会商品领域。问题是,农民在市场交易当中,没有得到多少交易价值。
其中一个原因,以前曾经说过,由于仍然处于自然生产和经济状况,农民在市场上出售产品的价格,主要不是根据生产价值,而是取决于他们对换取工业品的需求程度,根本不会、也不可能考虑生产成本回收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农产品市场价格通常对他们不利。
本来,按照市场交易的互利法则,交易双方都应该从交易中得到好处,虽然这种好处不一定对等。但出于种种原因,农民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劣势,不但只没有得到任何的交易价值,反而受交易条件的决定,令他们在交易的时候,交易价值为负数,导致他们连生产价值也不能全部回收。也就是说,他们越是交易,损失越多。
为此,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所得,扣除简单再生产,即是重新生产等量产品的投入之外,已经所剩无几,很多时候还要亏本出售,所以,他们只能长期维持一直原有的生活水平,连他们自己和生产一起也处于“简单再生产”和“简单再生活”状态,甚至“萎缩性生产”和“萎缩性生活”。
照理来说,社会生产的进步,即是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于就算自身生产效率没有改变的其他经济体来说,一般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分享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好处。正如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虽然没有改变,但商品价格由于生产效率提高和市场竞争而导致下降,对于他仍然能够分享到其中的好处,这种普惠性,是市场交易的互利性所决定的。
但农民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来是他们到手的交易价值少得可怜,不足以令他们以此为支付手段,从工业品的市场交易中分享到多少社会效率利益;二来,也是因为只有这么一点少得可怜的交易收入,大部分被他们用来购买其实没有多少社会效率利益的商品,例如:油盐酱醋、土布针线、瓢盘碗筷这些生活必须的低值品。
没有生产剩余,妄论投入资源去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了。即使有投入,例如国家实行补贴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所限,生产效率的提高,远远不能同工业生产相比。
当然也有例外。养鸡业、牛奶业、经济作物等等,因为机械化和产业化,在生产效率提高方面是有所作为的,因此市场交易价值也有可观的收益。但这种情况,在农村并不普遍。况且,它们的交易价值,也大部分被工业加工环节占有了,那些养牛的牧民、种田的农民,其实没有从中得到多少经济利益,同原来的自给自足不形成根本的区别。
也是因为交易价值,即是利润回报较低的原因,农业投资,科技投入,以及组织管理,都从来不会关注这个领域,致使农村生产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至于怎样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可能主要还是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原因,不是我们在这里有能力讨论的题目。